大而不强,一直是我国轻工业发展面临的现实窘境,亟待破解。日前,中国轻工业联合会召开全国轻工业质量标准工作大会,透露出我国轻工领域政府主管部门、行业组织和企业,以质量标准为抓手图谋破局的思路和决心。
目前,工信部正在加大力度推进三品战略,要求各相关行业发展更高层次的标准。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将在全国选择100个城市、1000种业态、10000家企业开展达标对标行动,并开展“标准化+”行动,实施消费品标准和质量提升计划。国家认证认可监管委也在大力推进质量认证体系建设,促进全面质量管理。在政策指导下,各类市场主体的活力也正在进一步迸发。
做强标准化机构
标准是产品质量的硬约束,是产业发展的硬实力,是未来制造业竞争的重要基础。高质量发展时期质量标准该如何发挥作用,特别是在新技术日新月异,网络经济、大数据、两化融合等深入发展的背景下,如何提升质量标准工作,成为摆在轻工人面前需要思考和答复的现实课题。
据了解,我国有3万多家检验检测机构,其中有200多家外资机构,但是在排名前20家的机构中,外资机构占大部分。我国的检验检测机构多而不强,这也是一个窘境。
回答现实问题,化解窘境,就要抓住解决问题的牛鼻子。标准化机构是标准、人才、资金、项目、品牌、市场的集中聚合点,是市场服务和竞争主体。标准化机构的强弱,不仅意味着我国在标准领域的市场服务能力、话语权和影响力,也代表着我国相关产业发展水平,甚至直接影响消费者的市场选择,无疑是一个牛鼻子。
中国轻工业联合会会长张崇和对于强化标准化机构管理规范的决心坚定,在谈到新时代质量标准工作的新使命时表示,要进一步加强标准化机构管理,指出部分标准化机构长期不换届,管理不规范,标准制修订任务完成不及时。在2017年全国专业标委会考核评估中,轻工业有4个标委会不达标,这些机构亟待加强管理,优化运行,确保各项工作规范有序顺利地开展。
国际上关于质量的评价包含了标准、计量、合格认定3个要素,我国在实践中把这3个要素发展为标准、计量、检测检验和认证认可4个要素。中国轻工业联合会率先以检测检验和认证认可为抓手,在综合考虑现状基础上,探索以联盟的形式做强标准化机构,并在日前的全国轻工业质量标准工作大会上,正式成立中国轻工业联合会检测检验认证联盟(以下简称联盟)。
其实,为提高轻工业检测认证机构实力,张崇和较早之间就开始考虑和布局整合检测认证机构。中轻联综合业务部副主任、联盟副理事长兼秘书长王旭华表示,轻工领域有一支庞大的检测认证机构,联盟的成立将检测认证机构凝聚在一起,搭建信息沟通、人才培训和业务合作的平台,可以更好地做更多的事情,有利于检测认证机构的发展壮大。
中国轻工业联合会副会长、联盟理事长何烨对联盟的工作提出了3个方面的要求,一是以资产为纽带,把联盟内检测认证机构更紧密联系起来,成立联合体,让检测检验认证工作串联起来,提供一站式服务;二是以联盟的名义与政府机构、行业组织、企业集团等洽谈合作,面向大客户总揽总包服务,跨区域跨领域开展检测检验认证服务;三是汇总分析检测检验认证机构信息,向社会大众公布,引导消费者采购和消费升级。
据了解,目前联盟在拓展业务合作等方面已经有了实质成效。在考虑到机构资产和隶属关系等现实问题的情况下,中轻联以联盟形式,另辟蹊径推进机构整合的路子迈出了坚实的一步。
激活各类主体
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激发轻工领域各类主体活力,激活源头活水,成为中轻联推进轻工行业质量标准提升的有力举措。张崇和要求各类标准化机构和轻工企业提升核心竞争力,大力挖掘标准源,发现并满足新的标准需求,开辟轻工质量标准新的局面,从而推动行业高质量发展。
据了解,中国轻工业质量认证中心将沿着“产品→产品价值链→产品与消费者行为大数据适宜性关系”这样一个路径来研究中国轻工产品的高质量发展;围绕高端质量、安全升级、优质生态、适宜性评价、人文关怀评价、卓越治理体系建设等前沿性研究,强化差异化、特色化发展。通过创新认证服务模式、提供高质量发展解决方案等增值认证服务活动,推进企业产品向高端发展。
中国家用电器协会则以团体标准助力智能家电互联互通,协会联合海尔、美的、博西家电、长虹、海信、TCL、创维7家企业,牵头成立了“智能家电互联互通工作组”,并于去年11月发布T/CHEAA 0001-2017《智能家电云云互联互通标准》,成为中国家用电器协会发布的第一项团体标准。中国家用电器协会理事长姜风表示,这个标准不是搁在抽屉里的标准,而是遵循智能家电产业发展趋势,技术要求严格而清晰,具有较强的可实施性。
海尔公司则依托自身技术实力,将自己的“防电墙”技术推动成为国际标准,树立了海尔安全品牌,从而带动海尔热水器产品走向世界。目前海尔已经建成了标准创新产业生态圈,形成切实有效的标准化与质量管理工作模式:技术、专利、标准联动模式,全球标准协同模式以及一元质量管理模式。
国家轻工业食品质量监督检测广州站强化能力建设,拥有500余台套仪器设备,具备食品、农产品等领域共1377个产品1780个参数的检测能力,2017年共承接了47800多批次样品的政府委托监督抽查和风险监测任务,承担了政府70多万批次的食品快检工作。
全国制鞋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在加强能力建设的同时,积极找准质检与客户的结合点,做好国际标准化工作,完成从“参与者”到“主导者”的转变,通过国际标准化工作服务制鞋企业,提升国际竞争力。据了解,全国制鞋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已成为国际标准化组织“鞋号标识和标记体系”技术委员会秘书处、“鞋号标识和标记体系”技术委员会“数字化脚、鞋楦和鞋”工作组召集人、“鞋类”技术委员会“鞋类和术语”工作组召集人、“鞋类”技术委员会“鞋类和微生物”工作组召集人,以及欧盟标准化组织“鞋类”技术委员会观察员。(记者 李锋白)
转自:中国工业报
版权及免责声明:凡本网所属版权作品,转载时须获得授权并注明来源“中国产业经济信息网”,违者本网将保留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的权力。凡转载文章,不代表本网观点和立场。版权事宜请联系:010-65363056。
延伸阅读
版权所有:中国产业经济信息网京ICP备11041399号-2京公网安备1101050200358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