性价比“整顿”宴席用酒市场


中国产业经济信息网   时间:2024-08-26





  随着酒企对宴席市场的不断深耕、消费需求的改变,“参与”宴席的白酒产品的价格带逐渐从此前的500—800元下探至如今的300—400元,而在一些低线市场的宴席场景中,白酒产品价格带或将从100—300元升至300元以上。“这其实是300—400元价格带的扩容。”业内人士表示,调整营销策略、布局这一价格带以抢占宴席市场的有名酒品牌,也有区域品牌,但总体来看,区域品牌仍是大众宴席选择的主流。


  300—400元价格带正成为主流


  酒企蜂拥布局的背后,是方兴未艾的宴席市场。中金研报数据显示,2022年白酒市场规模达6211亿元,其中,宴席市场约占40%,为2300亿—2500亿元。


  从整体规模来看,宴席市场仍在不断扩容,但相较于去年白酒“商务弱、宴席强”的局面,今年白酒消费市场却出现“商务弱、宴席弱”现象。业内人士指出,相较于去年,今年宴席市场消费较弱,主要是部分场景缺失及上半年渠道、终端压力未能得到有效缓解所致。从细分市场来看,在毕业生人数增长的背景下,谢师宴、升学宴等消费场景恢复较快,但婚宴这一消费场景整体恢复较慢。


  事实上,当前的宴席市场正呈现出冷热不均的状态,即谢师宴、升学宴火热,婚宴遇冷。“随着结婚人数的下降以及婚宴形式的改变,婚宴作为白酒消费场景的存在感逐渐降低。”业内人士解释说。


  仍选择白酒为宴席用酒的人群的消费观念也在发生改变。“讲面子、讲排场的宴请标准已经成为‘过去时’,如今,性价比才是消费者关注的重点。”业内人士表示,从终端市场来看,目前宴席用酒主要以每瓶300元的酒类产品为主,其中红花郎、国台国标酒等产品成为消费者在选择宴席用酒时较常选购的产品。有烟酒店老板介绍说:“目前大部分宴席的酒水标准多为每瓶300元,这样的转变是近几年才开始的,几年前消费者选购的产品每瓶多在500元左右,宴席规格高一些的会选择每瓶800元左右的产品。”


  山西汾酒某地区营销板块相关人士表示,总部每年都会针对宴席市场制定营销方案,因为各个地区消费需求差异性很大,消费水平也不同,所以我们打造了一个产品矩阵,覆盖各个价格带。老白汾酒、青花20、青花30比较受欢迎,其中老白汾定位在100—300元价格带,属于山西汾酒主流大单品,以宴席市场为主要消费场景。


  在福建厦门的白酒经销商表示,在宴席市场具备潜力的名酒单品也都集中在300—400元,水晶剑、海之蓝、红花郎、井台等都是宴席市场上比较热门的产品。


  一位熟悉山东白酒宴席市场的业内人士表示,山东各地市的宴席用酒,一方面受地区习惯影响,另一方面席面档次、受众人群不同,酒水规格也不尽相同。以升学宴为例,山东鲁南地区大多以300—400元价格带为选择范围。


  作为酱香型白酒重要产区,贵州人摆宴席多选择本地产的酱香型白酒产品,“我们这里摆宴席比较偏爱贵州安酒,每瓶大约不到300元,家里条件好一点的也会选择500元左右的酒。”一位来自贵州安顺的消费者说。


  “整体来看,处于300—400元价格带的白酒产品已成为宴席的‘主要配置’。”业内人士指出,具备更高性价比的白酒产品或将获得越来越多消费者的青睐,特别是在婚宴市场,人们既看中品牌又追求经济实惠,高端用酒聚焦在五粮液、国窖1573、茅台1935等;中端及区域品牌用酒聚焦在剑南春、洋河、水井坊、红花郎等既有品牌效应、价格又相对便宜的白酒产品上。


  除婚宴、谢师宴等场景,端午、中秋等家庭宴席场景也成为酒企布局的重点。如酒鬼酒、内参酒联动多个高端餐饮品牌,上线“馥郁端午乐在其粽——畅享‘千桌’粽情妙宴”活动。卓鹏战略咨询机构董事长田卓鹏指出,宴席市场目前还没有名酒品牌能处于绝对的领先地位,而区域白酒品牌通常是大众宴席选择的主流。


  高性价比产品拥有更多市场份额


  目前,宴席市场对于白酒而言,在一定程度上打破了淡旺季局限。随着宴席用酒价格不断下探,次高端酒借助这一机会获得了更多的市场份额。


  中金公司指出,宴席正替代商务场景成为次高端白酒的主要消费场景之一,约占白酒行业总收入的40%。县级和地级市等低线市场的宴席场景主流价位有望从100—300元升级至300元以上,驱动次高端白酒规模增长。国金证券指出,因宴席场景的强复苏性,带动了一线城市300—400元价位、区县地区100—300元价位用酒的动销。


  “原来追求面子用超高端酒的,现在都改用君品习酒、青花郎、珍三十了。”新营销专家贾福春表示,从白酒消费来看,人们对于面子的追求正转换为对高质性价比的追求。在这一背景下,300—400元价格带的扩容不仅是消费降级所致,也是一些地区及一些人群消费升级的体现。


  未来酒企应如何布局宴席市场,业内人士指出,酒企布局宴席市场可以分两步走,不仅要重新梳理经销商与产品体系,让更有能力的人运作市场,让更符合区域市场需求的产品进入市场,同时也要有足够的耐心,陪伴当地的核心消费人群做改变,而非追求短期的效果。


  转自:中国食品报

  【版权及免责声明】凡本网所属版权作品,转载时须获得授权并注明来源“中国产业经济信息网”,违者本网将保留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的权力。凡转载文章及企业宣传资讯,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网观点和立场。版权事宜请联系:010-65363056。

延伸阅读



版权所有:中国产业经济信息网京ICP备11041399号-2京公网安备110105020359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