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洋功能性食品,是指以海洋生物资源作为食品原料的功能性食品。在国家政策的引导下,海洋功能性食品行业迎来了新的发展机遇。近年来,有创新精神的企业和科研机构正通过老“药”新用、发展精深加工、拓展消费场景等途径,以提高海洋功能性产品竞争力。
创新谋求多元化发展
消费多元化以及对食品安全、营养的不懈追求,让人们对海洋功能性食品投来了更多关注的目光。行业市场规模不断扩大。
《2022—2027年中国海洋功能性食品行业发展分析与投资前景预测报告》(以下简称《报告》)显示,截至2021年底,海洋功能性食品行业市场需求规模为896.5亿粒,行业市场供给规模为914.4亿粒。我国海洋功能性食品行业市场需求主要受产品原材料成本情况、产品自身功能情况、居民消费能力情况以及健康意识等因素共同影响。
《报告》指出,当前,我国海洋经济正在经历从高速发展到高质量发展的转变,海洋经济加快转型升级。在国家创新驱动战略和科技兴海战略的指引下,中国海洋科技在深水、绿色、安全的海洋高技术领域发展迅速,在推动海洋经济转型升级过程中急需的核心技术和关键共性技术方面取得了突破。目前,国内外新研发的海洋功能性食品层出不穷。其中包括采用酵母发酵生产的虾青素膳食补充剂。不同于海藻来源的虾青素,这种酵母来源的虾青素的优点在于无色无味。此外,还有通过将野生型小球藻的细胞暴露在紫外线和化学试剂下,开发出的质地相对柔软,味道和气味也更加温和的小球藻。
业内人士分析,基于我国2019—2021年海洋功能性食品行业供给和需求情况分析,行业总体处于供需紧平衡状态。未来,随着行业供给能力的进一步提升以及行业产品市场渗透率进一步增长,预计我国海洋功能性市场行业供需将长期维持紧平衡状态。
精深加工拓展更大市场
随着海洋功能性食品行业竞争的不断加剧,大型企业间并购整合与资本运作日趋频繁,国内外海洋功能性食品生产企业愈来愈重视对行业市场的分析研究。特别是对当前市场环境和客户需求趋势变化的深入研究,以期提前占领市场,取得先发优势。在我国,该产业由于起步晚、相关技术研究不够成熟且技术成果转化程度低,导致产品品质参差不齐、同质化现象严重,以初加工产品为主,精深加工产品少。另外,企业规模小,难以形成产业化。
业内人士表示,水产加工是渔业生产的延续,可以优化渔业产业结构,带动渔业经济增长,应继续大力发展水产加工技术。近年来,随着我国水产加工设备行业的发展,水产加工技术的不断进步,水产品加工能力不断提升。在水产品加工行业生产和服务过程中,新技术的应用,能够更好地解决水产品行业痛点和问题,保障行业服务效果。
相关人士建议,还可在热门的食品赛道中,采用海洋食物作为主要原料,既突破了传统品类在原料方面的局限性,又迎合了健康食品的发展趋势,使得产品兼具口感风味与营养健康。例如,一家有机海藻零食品牌的热销产品海盐膨化海带片,以可持续收获的有机海藻作为主要原料,经过焙烤加工而成,焙烤后的产品口感酥脆,可以取代市场上许多流行的薯片、泡芙和其他松脆零食。
创造适配不同消费场合下的功能食品,也将打开更大市场。以某品牌的饼干产品为例,该产品将蓝莓松饼与蛋白质脆饼搭配,制作的蛋白能量棒适合当作早餐、午餐、健身零食甜点食用。
业内人士表示,用可持续发展的眼光看待海洋食品的深加工,既有利于解决市场信息偏差造成的供需问题,又突破了海鲜同质化的瓶颈。深入了解海洋生物功能成分的价值,以市场需求作为导向,针对特定的人群与场景设计产品,进一步打造差异化的品牌价值,海洋食品产业还有待更多的探索与尝试。
转自:中国食品报
【版权及免责声明】凡本网所属版权作品,转载时须获得授权并注明来源“中国产业经济信息网”,违者本网将保留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的权力。凡转载文章及企业宣传资讯,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网观点和立场。版权事宜请联系:010-65363056。
延伸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