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策频出传利好 提振轻工业促绿色消费“两翼齐飞”


中国产业经济信息网   时间:2022-08-23





  从5部门联合发布《关于推动轻工业高质量发展的指导意见》,到13部门发布《关于促进绿色智能家电消费的若干措施》,一段时间以来,支持轻工业发展的政策频出,涵盖补产业短板、建绿色产品标准、促绿色消费等方方面面。在政策助力下,轻工业正努力克服挑战,扎实推进高质量发展。


  轻工业关乎人们的衣食住行,是我国国民经济的传统优势产业、重要民生产业。面对疫情等超预期因素带来的挑战,轻工业努力克服不利影响。上半年,轻工业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长4.6%;规模以上轻工企业营业收入11.4万亿元,同比增长7%;轻工8种重点商品累计出口额2117.4亿美元,同比增长10%。


  “在疫情下,我国轻工业保持较快增长实属不易。”工信部消费品工业司司长何亚琼说,我国轻工产业体系完备,配套能力强,市场化程度高,展现出良好韧性。随着稳经济一揽子政策措施逐步落地生效,轻工业韧性好、发展稳的优势持续显现。


  聚焦轻工业发展,我国出台一系列举措:工信部等5部门联合发布《关于推动轻工业高质量发展的指导意见》,从产业链、品牌竞争力、科技创新力等多个维度助力轻工业增品种、提品质、创品牌;商务部等13部门联合发布《关于促进绿色智能家电消费的若干措施》;工信部等4部门联合发布《推进家居产业高质量发展行动方案》,以高质量供给促进品质消费。


  “推动轻工业稳健发展,既是为了提振工业,也是为了促消费。”何亚琼说,要立足于加强政策支撑和措施保障,以市场化手段补齐轻工业发展短板弱项,构建具有更强创新力、更高附加值、更加可持续发展的现代轻工产业体系。


  增加升级创新产品。工信部明确,加快构建以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政产学研用深度结合的轻工业创新体系,鼓励通过市场化运作建设创新平台型企业。针对造纸、家用电器、日用化学品等行业的薄弱环节,研究制定和发布一批重点领域技术创新路线图。


  “到'十四五'末,力争建成轻工业重点实验室、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各150个,形成以优势企业为主体、高校院所统筹协同的创新体系。”中国轻工业联合会会长张崇和在近日举行的中国轻工业百强企业高质量发展高峰论坛上表示。


  用标准引领消费升级。不久前,国内厨电品牌方太发布高能气泡洗技术,同时联合中国家用电器研究院发布了洗碗机行业清洗技术团体标准《洗碗机气泡洗清洗技术规范》,对气泡洗清洗技术与试验方法进行了规范。


  工信部明确提出,围绕产品安全、质量提升、节能节水环保等方面,加快完善标准,优化推荐性国家标准、行业标准、团体标准供给。张崇和说,要进一步发挥骨干企业在标准化委员会中的积极作用,研制一批高水平标准,通过先进标准引领轻工业实现品质发展。


  做好供需协同。工信部消费品工业司一级巡视员张晓峰说,要推动企业建立健全质量管理体系,提高质量在线监测、在线控制和产品全生命周期质量追溯能力,围绕行业、区域、产品三个维度实施品牌培育工程。


  “下一步,工信部将进一步推动5G和千兆光网为代表的新型基础设施建设,持续在家电家居等领域挖掘一批典型应用场景,释放'双千兆'网络潜力。”何亚琼表示,还要进一步强化全链条服务保障。


  转自:国际商报

  【版权及免责声明】凡本网所属版权作品,转载时须获得授权并注明来源“中国产业经济信息网”,违者本网将保留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的权力。凡转载文章及企业宣传资讯,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网观点和立场。版权事宜请联系:010-65363056。

延伸阅读

  • 助力转型升级 轻工业智能制造步伐加快

    近年来,轻工业积极响应国家关于推进“互联网+”的号召,认真落实《中国制造2025》战略规划,目前行业信息化及智能制造水平取得了长足进步,不仅在生产制造领域实现了智能化的大幅提升,而且也开发出很多终端智能产品。
    2017-07-13
  • 聚优势发挥引领作用 推动我国轻工业集群发展进阶

    聚优势发挥引领作用 推动我国轻工业集群发展进阶

    截至2016年年底,全国轻工业特色区域和产业集群达470余个,其中中轻联与相关行业协会、地方政府共建258个,主要集中在家电、皮革、家具、文房四宝、日用品、制笔、五金、塑料等38个行业,分布于浙江、广东、山东、安徽、江苏等...
    2017-07-22
  • 创新是中国轻工业品牌开拓国际市场的关键

    8月11日,“全球举杯共分享——青岛啤酒远销100国家暨一带一路市场拓展发布会”在青岛举办。发布会上,中国轻工业联合会副会长贾志忍致辞指出,创新是中国轻工业品牌走出去开拓国际市场的关键所在。
    2017-08-11
  • “衰退”的轻工业能否振兴吉林经济?

    日前,经济学家林毅夫开出一剂猛药:吉林省转型轻纺工业,发展劳动密集型产业,带动重工业继续发展。不过,该理论甫一问世,立即引来反对之声。
    2017-08-29


版权所有:中国产业经济信息网京ICP备11041399号-2京公网安备110105020359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