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半年,自行车电动自行车行业在国内外市场需求增加带动下,生产高速增长,出口高位运行,行业呈现稳中加固、稳中向好发展态势,为实现全年目标任务奠定坚实基础。
行业营收、利润均保持两位数增长
来自中国自行车协会的数字显示,今年以来,自行车、电动自行车产量连续四个月以两位数的速度增长,1—6月份,自行车规模以上企业产量2518.7万辆,同比增长19.7%;电动自行车规模以上企业产量1620.2万辆,同比增长33.6%。同时,行业努力抢抓机遇,积极拓展市场空间,运动休闲自行车、智能化锂电化的新国标电动自行车以及电助力自行车,成为新的消费增长点。上半年,自行车比整个轻工业行业高16.8个百分点,高于全国工业增速18.4个百分点,行业发展向好态势继续巩固。
营业收入保持较快增长,利润增速出现分化。1—6月份,自行车规模以上企业营业收入357.1亿元,同比增长45.4%;实现利润13.6亿元,同比增长77%。电动自行车规模以上企业营业收入520.8亿元,同比增长34.2%;实现利润17.9亿元,同比增长9.3%。其中,自行车行业营收、利润均保持两位数增长,行业利润率进一步提高,已达3.82%。
零部件出口额创近年来最大增幅
1—6月份,自行车出口3553.6万辆,同比增长51.5%;出口额24.26亿美元,同比增长81.9%;出口平均单价68.6美元,同比增长20.0%;6月当月,自行车出口600.5万辆,同比增长7.4%,出口额4.41亿美元,同比增长37.4%。
进入二季度后,连续三个月出口额同比保持两位数增长,但出口量呈逐月环比下降走势。对主要市场出口均有所增加,对美国出口790.6万辆,同比增长29.3%,对日本出口355.1万辆,同比增长10.2%,对印度尼西亚出口224.6万辆,同比增长19.3%;对菲律宾、马来西亚出口强劲增长,出口量同比增长了245.4%和179.9%;对俄罗斯、加拿大、越南、韩国、沙特阿拉伯等出口增幅超两位数。
1—6月份,零部件出口额为25.17亿美元,同比增长107.2%,创近年来最大增幅。6月当月零部件出口额4.82亿美元,同比增长86.6%,环比增长3.0%。在零部件出口排名前十位的国家和地区中,对巴西、意大利、印度尼西亚、美国、波兰、俄罗斯出口额增长一倍以上,对其他国家和地区出口额均保持了两位数以上的增长。
高端消费者对进口自行车需求扩张
上半年,行业积极应对外部环境变化,生产经营向好态势进一步巩固。
中自协表示,在奥运经济的带动下,今年以来国内运动自行车消费有较大幅度增长,其中高端消费者对进口自行车需求扩张,上半年竞赛型自行车进口量同比增长49.5%。同时,有两家国产自行车品牌首次成为国家队器材供应商,伴随奥运健儿在东京赛场拼搏,也为国内消费者提供了高品质、多元化的产品选择,对促进国内消费升级将发挥积极作用。
另外,电助力自行车在国际市场受追捧的同时,国内市场前景也被看好,有更多的企业尝试增加内销新产品投放,通过创造新供给引领新消费。
零部件短缺或带来机遇
受全球疫情影响,部分自行车零件厂被迫停工或减产,一些高端零部件交货期已延长至一年有余,零部件供应问题进一步加剧了从去年开始的高档自行车短缺。
中自协认为,目前,产能供不应求的情况,导致全球主要整车厂正考虑重组供应链,这为我国自行车制造业在全球产业链重构中提供了机会窗口期。我们应该抓住机遇,进一步提升零部件品质和档次,整零企业共同加大关键技术攻关,攻克一批“卡脖子”产品和技术,推动全行业制造能力提升。
智能网联产品有望扩大市场份额
今年以来,行业两化融合取得新进展,龙头骨干企业相继开展数字车间建设,为智能化转型打下坚实基础。中自协介绍,有的企业已经在机加工车间导入自动加工岛,通过AGV将物料自动配送至焊接机器人,把客户订单、车间生产和物流运输数据实时融合,实现了员工减少、产能和效率大幅提升。还有部分企业应用了生产计划排程系统、MES生产管理、WMS智能仓储等信息化软件,采用电子看板自动排产,从原料入库到产品出库生产过程信息化,产品质量可追溯,企业智能制造雏形初显。
上半年,骨干企业推出一系列智能化、网联化电动自行车新品,再次掀起市场波澜。通过一部手机可以完成对车辆的所有操作,语音交互技术应用使电动自行车的人车互动更友好,与北斗导航系统深度合作实现车速监督和车辆安全监测等,这些智能网联产品大大提升了消费者体验感,拓展了市场空间。
全年营业收入同比增长20%左右
当前,行业内销、出口均保持稳步增长的良好势头,尤其是骨干企业订单已经排至年底,个别外贸企业已接到明年一季度的出口订单。中自协预计,到年底,行业将继续保持平稳增长态势,全年营业收入同比增长20%左右,利润有较大幅度增长;全年累计出口额增长力争超20%,附加值进一步提升。
自行车、电动自行车作为交通出行的重要工具,与百姓生活密不可分,国内消费市场潜力巨大,全行业要主动适应新变化,努力实现扩内需、稳出口、增利润,确保行业稳中有进,实现“十四五”良好开局。(记者 史晓菲)
转自:消费日报
【版权及免责声明】凡本网所属版权作品,转载时须获得授权并注明来源“中国产业经济信息网”,违者本网将保留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的权力。凡转载文章及企业宣传资讯,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网观点和立场。版权事宜请联系:010-65363056。
延伸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