写在前面:一季度,在新冠疫情造成的长期创伤效应、俄乌冲突、货币政策紧缩对经济活动造成的拖累等因素影响下,全球经济、金融环境波动不断。面临全球经济减速、需求淡季限制石油需求复苏步伐的形势,中国石油需求向好为国际石油市场提供一定支撑。一季度,世界石油需求环比回落60万桶/日,同比增加55万桶/日,至1亿桶/日,略高于疫情前水平。欧美驾驶季即将来临、中国因素向好,提振二季度石油需求恢复性增长。随着原油市场面临的金融侧压力减弱,市场将关注点从宏观层面切换到市场基本面,对下半年仍持乐观态度。国际天然气市场由于北半球反常的暖冬天气,加上持续的液化天然气流入和充足的天然气库存,给欧洲和亚洲现货价格带来了下行压力。然而,全球天然气平衡是脆弱的。天然气进口市场仍然面临供应紧张的问题。未来,在LNG现货市场中,欧洲在逐渐摆脱对俄罗斯能源的依赖,提高自身进口及再气化的能力。
2023年一季度,国际油价呈现弱势盘整走势。1—2月,国际油价整体在80美元/桶附近盘整,中国疫情快速过峰,需求复苏提振市场信心;对俄油品制裁禁令生效,俄罗斯决定3月减产50万桶/日,供应减少担忧加剧,构成对国际油价的支撑。与此同时,美联储超预期加息担忧犹存,美国原油和成品油库存均增至2021年6月以来的最高水平,OPEC+维持产量政策不变等因素导致油价上涨动能不足。3月中旬,美国硅谷银行、美国签名银行等接连倒闭,波及全球金融市场,对金融危机的恐慌情绪殃及大宗商品,国际油价持续走低,3月13—15日,布伦特油价连续3日下跌,累计跌幅达到10.98%。3月17日,布伦特原油近月期货合约收于72.49美元/桶,创下2021年12月以来新低,较年内高点下降15.14美元/桶。其后,金融市场恐慌情绪有所缓解,国际油价弱势反弹。2023年一季度,布伦特期货均价为82.10美元/桶,环比下跌6.53美元/桶(7.4%),同比下跌15.49美元/桶(17.7%)。
一季度影响国际油价的主要因素
因素一:各国货币政策总体偏紧打压经济预期,但中国疫情政策优化利好经济增长,机构观点有所分歧。
在新冠疫情造成的长期创伤效应、俄乌冲突、货币政策紧缩对经济活动造成的拖累这些因素影响下,全球经济、金融环境波动不断。在主要经济体通胀情况总体逐步改善、各国货币政策紧缩幅度趋弱、中国疫情防控放开等因素的共同作用下,各机构对今年全球经济增速放缓预期存在明显分歧。联合国和世界银行将预期增速分别下调0.3和0.2个百分点至1.9%和1.7%;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将增速预期抬升0.2个百分点至2.9%。中国石油经济技术研究院分析认为,紧缩货币政策效果逐步显现,美、欧等发达经济体经济增速仍将加速下降,美元转弱总体利好新兴经济体,2023年全球经济增速将放缓至1.5%。
值得高度关注的是,一方面,美联储持续强势加息,利率高企导致的金融系统流动性危机有所显现,且将逐步向实体经济传导,不能排除系统性经济危机的可能。另一方面,如果美联储加息终止或启动降息,通胀存在再度抬头的风险,全球滞胀风险加大。
因素二:一季度世界石油需求季节性回落,但超疫情前水平。
一季度,美国受到洪水、暴雪等极端天气影响,石油需求显著走弱,预计一季度美国石油需求环比下降80万桶/日,同比显著下降160万桶/日,至1965万桶/日,至疫情前95%。中国受到甲流爆发等因素影响,公路出行指数环比回落,需求恢复不及预期。后期车辆出行频率有望提升,且出口配额相对充裕,国内炼厂加工提升将拉动原油需求。
整体看,全球经济减速、需求淡季限制石油需求复苏步伐,但中国石油需求向好提供一定支撑。2023年一季度,世界石油需求环比回落60万桶/日,同比增加55万桶/日,至1亿桶/日,略高于疫情前水平。其后,欧美驾驶季即将来临、中国因素向好,提振二季度石油需求恢复性增长。预计二季度世界石油需求环比增加100万桶/日,同比增加250万桶/日,至1.01亿桶/日。
因素三:俄罗斯供应降量有限,世界石油供应总体充足。
2月,世界石油供应量为1.015亿桶/日,其中OPEC+23个国家石油产量提高至5250万桶/日,非OPEC+产油国石油供应提高至4890万桶/日。2月,俄罗斯石油(原油、凝析油、天然气凝析液)产量至1137万桶/日,比2022年2月仅低3万桶/日。其中,原油产量为991万桶/日,比2022年2月低14万桶/日,比OPEC+目标低57万桶/日。总体看,尽管当前俄罗斯产量降幅仍有限,但在西方制裁、限价影响下,俄罗斯主动及被动减产限制了其供应前景。产量政策方面,3月,在欧美银行接连“爆雷”导致油价大跌之后,沙特阿拉伯和俄罗斯随即开会讨论如何加强市场稳定。4月2日,8个OPEC+产油国决定从5月起合计减产165万桶/日至今年年底,凸显OPEC+产油大国稳定油价的决心。
在OPEC+执行新减产政策、俄罗斯供应有限减量、伊朗制裁不取消的情况下,一季度世界石油供应环比下降40万桶/日之后,二季度将在非OPEC+产油国增产的带动下恢复增长,环比提高15万桶/日,其中非OPEC+产油国环比增长100万桶/日。
因素四:全球石油库存延续补库态势,下半年将转为供应短缺状态。
基准情景下,一季度世界石油需求环比回落且将超过供应降幅,市场基本面将呈现产大于需态势,石油库存继续低位回补,一季度石油市场产大于需115万桶/日。二季度开始,全球石油需求增量将超过供应增量,产需缺口将有所收窄,在OPEC+执行新产量政策的情况下,预计二季度世界石油市场将产大于需25万桶/日,并将在下半年转向产小于需,石油库存将再度下降。
因素五:美联储不排除放缓甚至停止加息进程的可能,美元可能由强转弱。
由于当前整体通胀仍较高,同时美国中小银行正受到硅谷银行倒闭事件所引发的挤兑冲击,美联储面临应对滞胀风险和金融风险的两难选择,3月22日,美联储联邦公开市场委员会决定加息25个基点。美联储可能在5月再度加息25个基点后停止强势加息,甚至降息。进入二季度和下半年后,随着美联储紧缩周期的结束,欧美经济或将逐步开始呈现一些初步的复苏迹象,金融市场的恐慌情绪也将开始平复的过程。在全球经济初步企稳之时,市场的交易重心或将从衰退转向复苏,美元也将开启趋势性下行周期。预计美元强弱转换时间点可能发生在美联储加息周期结束后的数个月。
后市国际油价预测
硅谷银行破产抽紧金融市场的流动性导致国际油价大幅下挫,但中期来看,该突发事件引发金融系统性风险的可能性较低,并且可能改变美联储加息路径,在基本面仍具支撑的背景下,油价下跌空间有限。如果油价长时间徘徊在70美元/桶附近,一是将触碰OPEC主要国家的财产盈亏底线,驱使OPEC的产量调节政策再次启动托底,二是将加大美国收储的可能。本次OPEC+执行新一轮大幅减产利好基本面进一步收紧,将加速油价反弹。随着原油市场面临的金融侧压力减弱,市场将关注点从宏观层面切换到市场基本面,对下半年仍持乐观态度。(中国石油经济技术研究院 石洪宇)
转自:中国石油报
【版权及免责声明】凡本网所属版权作品,转载时须获得授权并注明来源“中国产业经济信息网”,违者本网将保留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的权力。凡转载文章及企业宣传资讯,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网观点和立场。版权事宜请联系:010-65363056。
延伸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