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网北京3月30日电 (张桂贵)近期,新冠肺炎疫情蔓延全球,世界大宗农产品期货价格上涨,加之部分媒体报道一些国家开始限制本国农产品出口,个别担忧我国粮食保障的声音开始出现。事实情况究竟怎样?我国的粮食安全是否有保障?
农业农村部农村经济研究中心副研究员张振在接受人民网记者采访时表示:加强农产品供应链建设,提升风险管理水平,就能在很大程度上降低新冠肺炎疫情对世界农产品价值链的冲击,不仅可以保障我国的粮食安全没有问题,并能够为保障世界,特别是最贫困和脆弱地区人们的营养和健康作出贡献。
全球粮食生产和供应总体情况如何?
张振分析认为,当前世界食物供给充足。2017至2018年度世界谷物总供给量34.18亿吨,总需求量26亿吨,期末库存8.17亿吨;2018至2019年度世界谷物总供给量34.44亿吨,总需求量26.43亿吨,期末库存8.01亿吨;2019至2020年度世界谷物总供给量进一步预计为34.67亿吨,总需求量26.71亿吨,期末库存7.97亿吨。上述数据显示,近年来世界粮食生产形势总体趋好,库存充足,不存在总量短缺问题。
那么真正会威胁粮食安全的因素是什么?张振认为,受“人员隔离、交通中断”等疫情防控措施的影响,农业生产出现要素暂时短缺、用工成本上涨和流通不畅等问题,但这些会随着逐步的复工复产恢复正常。真正可能引发粮食价格上涨,威胁粮食安全的因素是粮食的可及性问题。也就是说,疫情有可能冲击世界农产品供应链,表现为农产品生产、加工、运输中的劳动力短缺,物流中断,农产品出口国突然提高出口关税或完全禁止出口农产品,以及由这种政策引发的模仿行为,进而造成更大范围的自我囤积,产生恐慌预期,并严重扰乱本已十分脆弱的世界农产品贸易关系,威胁低收入国家或贫困人群的营养与健康。
我国粮食的进出口是什么格局?
张振认为,从国家粮食的进出口格局来看,我国是粮食的净进口国,但从进口谷物情况来看,我国的主粮对外依存度很小。
2019年我国谷物净进口1468.2万吨,同比减18.2%,其中小麦进口348.8万吨,增12.5%;玉米产品进口479.3万吨,增36%;稻谷产品进口254.6万吨,减17.3%。与2019年我国粮食总产量6.64亿吨的数量相比,进口的谷物只占国内产量的2.2%。由此可以看出,我国完全可以保障国内主粮绝对安全,把饭碗牢牢端在自己手上。
我国是否有能力应对全球粮食危机的风险?
张振指出,我国粮食生产连续5年稳定在1.3万亿斤以上,已实现“16连丰”。粮食生产呈现种植结构持续优化、发展质量持续提升、粮食产能稳步增强的特点。当前,我国耕地保有量已实现了2020年不少于18.65亿亩的保护目标,预计年底8亿亩高标准农田也能完成。
近十年来我国粮食自给率均较高,稻谷和小麦两大口粮完全实现自给,谷物自给率也在95%以上,我国已经建成比较完备的粮食储备调控体系,针对突发事件、自然灾害等也建立了相应的应急保障机制,我国有能力也有实力应对全球粮食危机风险。
端牢自己的饭碗,还有哪些工作需要做好?
张振认为,虽然我国粮食供给总量充裕,但粮食安全的形势不容乐观,粮食生产能力的基础还不牢靠,个别品种库存比较大,有些地方重农抓粮的积极性不高,盲目乐观的情形有所抬头。对于像我国这样一个拥有近14亿人口的大国来讲,粮食安全一定要警钟长鸣,不能轻言粮食已经过关了。国际上因为封锁出口导致市场恐慌先例比比皆是,我们要树立忧患意识、风险意识,继续贯彻“以我为主、立足国内、确保产能、适度进口、科技支撑”的国家粮食安全战略,坚守确保谷物基本自给、口粮绝对安全的战略底线,守住耕地保有安全线,稳定粮食播种面积和产量,确保我们的饭碗在任何时候都要牢牢端在自己手中,饭碗里主要装中国粮。
为此,一是要落实藏粮于地,夯实粮食产能基础。继续加强耕地保护制度建设,改进耕地占补平衡管理,确保耕地数量安全。强化农业基础设施建设,加强高标准农田建设,继续实施耕地质量保护与提升行动,不断补齐耕地质量和粮食生产的短板。
二是持续推进藏粮于技,增强粮食生产潜力。加大粮食科技攻关力度,加强粮食先进实用技术集成创新与科技成果推广应用,增强科技保粮能力。
三是完善农业补贴政策,深化粮食收储制度改革。继续通过稳定政策来稳定预期、稳定生产,压实粮食安全省长负责制,加大对产粮大县支持力度,调动地方抓粮和农民种粮积极性。继续推进市场定价、价补分离改革,正确处理好中央和地方、政府和企业的关系,做好“后去库存”时期政策衔接,创新和完善更适应市场化改革要求的调控机制,建立粮食收购长效机制,打好稳定粮食生产、分品种把握库存消化节奏、拓宽多元化进口渠道等政策“组合拳”。
四是加强粮食极端风险管理,建立粮食极端风险分散机制。统筹利用两个市场两种资源,加快农业全球供应链建设,提升风险管理水平。研究出台农业保险法,健全大数据支撑的粮食极端风险监测预警机制,建立粮食极端风险应急响应机制。此外,张振还倡导社会各界要增强忧患意识,树立科学健康的消费理念,养成合理膳食习惯,减少不必要的浪费。
转自:
【版权及免责声明】凡本网所属版权作品,转载时须获得授权并注明来源“中国产业经济信息网”,违者本网将保留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的权力。凡转载文章及企业宣传资讯,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网观点和立场。版权事宜请联系:010-65367254。
延伸阅读
版权所有:中国产业经济信息网京ICP备11041399号-2京公网安备110105020359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