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以种为先。全方位夯实粮食安全根基、加快建设农业强国,必须继续牢牢攥紧农业“芯片”。在近日召开的第二届国际种业科学家大会上,院士专家分享了科研创新、成果转化、良种供应保障等种业全产业链的新突破,共议推动种业振兴助力端牢中国饭碗。
科技创新助力攥紧“当家品种”
科技创新是建设农业强国的根本动力。与会专家指出,在耕地和水资源有限的情况下,农业稳产增产的根本出路在科技。端稳中国饭碗必须加快科技自立自强,牢牢攥紧中国种子。
种质资源收集与保护、突破性品种选育、前沿育种技术研发……各个环节久久为功,我国现代种业发展取得显著成效:节水小麦、优质水稻品种选育取得新突破,农作物良种覆盖率达96%以上,保证了中国粮主要用中国种;主要畜禽核心种源自给率超过75%,良种对畜牧业发展的贡献率超过40%。
中国工程院院士、河南省农业科学院研究员许为钢在会上发表演讲时引用了一组数据:1978年至2021年,我国小麦种植面积从4.4亿亩减少到3.6亿亩,但总产量从0.54亿吨提升到1.3亿吨。“我国小麦单产超过世界平均水平,单产提高对总产发挥了决定性作用。”他指出,要加强培育绿色新品种,为解决小麦生产面临的关键问题提供有力的品种支撑。
我国华北平原地下水超采严重,小麦生育期降水量严重少于需求量,节水高产小麦品种的选育具有紧迫性。许为钢说,我国育种工作者因地制宜育成“冀麦38”“石4185”“邯6172”等优异品种,促进华北形成现代节水高产小麦耕作方式。
育出更多好种子,必须加快育种技术创新。近年来,我国加快种质资源发掘利用,研发应用关键技术,开展全国优质米品种联合攻关,培育了一大批优质稻米品种。
我国南方双季稻区种植早稻多为籼稻,品质、效益偏低,多用于储备粮或工业用粮。运用分子精准设计育种技术,中国科学院院士李家洋带领团队聚合高产、抗寒抗高温、抗病抗倒伏、长粒优质等优异性状育成了“中科发早粳1号”新品种。
李家洋介绍,新品种将提前两三个月把优质新粳米送上餐桌,帮助农民提高种植收益,助力南方各省提升口粮自给率。“我们通过水稻分子设计育种实践,培育了一系列高产优质新品种,为解决‘高产不优质,优质不高产’提供了有效途径。”
国际种业已进入“常规育种+现代生物技术育种+信息化育种”的“4.0时代”。多名与会专家指出,将现代生物育种技术、信息技术、人工智能技术和传统综合育种技术进行融合,能有效实现作物产量、抗逆性等性状的迅速提升,进一步提升种业竞争力。
“技术手段不断革命,传统物候周期限定的表型育种,正向破除时空制约的多组学综合育种拓展。”许为钢说,育种科研正融合表型组学、代谢组学、蛋白组学和基因组学等学科,以及高通量、大数据、智能化等技术。
专家指出,在创新攻关持续推进,部分品种研发取得突破性进展的同时,还需看到,我国在核心种源等领域还有相当的差距。当前,我国正开展十大主要粮食和畜禽育种攻关,促进水稻、小麦、大豆、生猪等重要农产品品种更新换代。
更多良种洒向广袤田野
保障粮食和重要农产品稳定安全供给始终是建设农业强国的头等大事。日前召开的中央农村工作会议提出,实施新一轮千亿斤粮食产能提升行动。与会专家对此充满信心,期待更多自主研发的好种子洒向沃野,助力提升农产品产量和品质。
大会期间,安徽新世纪种业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分别与南京农业大学、中国科学院遗传与发育生物学研究所就高产抗赤霉病小麦新品种“南农999”和“中科166”的品种权转让签约,每个品种权及后期技术服务费达1000万元。
小麦赤霉病被称为小麦“癌症”,不仅造成严重减产,产生毒素还会危害人类生命健康。安徽新世纪种业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常务副总经理梁栋说,此次转让的小麦新品种在抗赤霉病能力上均达到中抗以上水平,相关品种推广将为小麦稳产、农民增收做出贡献。
好种子落地离不开育繁推一体化发展。作为种业创新的关键主体,企业正加快联结科技和资本,打通研发和市场。2022年,农业农村部遴选了69家农作物、86家畜禽、121家水产种业企业机构,集中力量构建“破难题、补短板、强优势”国家种业企业阵型,加快打造种业振兴骨干力量。
大会期间,第二届三亚国际种业博览会同时举行,突破式育种成果成为关注焦点。新广农牧有限公司展区吸引观众慕名前来,了解“广明2号”快大型白羽肉鸡品种情况。2021年底,我国自主培育的“广明2号”等3个快大型白羽肉鸡品种通过审定,品种性能与国际先进水平不相上下。
2017年,由中国农业科学院北京畜牧兽医研究所首创的,基于“京芯一号”55K SNP育种芯片的基因组选择技术体系被应用到白羽肉鸡育种。新广农牧先后育成6个专门化白羽快大型肉鸡品系,筛选出了两个优秀配套系组合。目前,通过审定的“广明2号”正在加快产业化推广,该公司一年可扩繁生产1200万套白羽父母代种鸡。
立足商业化育种,科企合作走向深入。近年来,北京市农林科学院玉米团队每年通过国审品种30个以上。该团队长期与20多家种业企业稳定合作,育成品种都通过科企合作实现产业化应用,年种植面积约5000万亩,累计超过4亿亩。
首批通过国审的机收籽粒品种“京农科728”,鲜食玉米主导品种“京科糯2000”“农科糯336”……该院培育的品种包括生产所需的多种类型。该院玉米研究所首席科学家赵久然说:“以生产和产业需求为导向,团队持续高效创新种质、培育品种。”
大会期间,12家从事种业繁育、良种销售等业务的公司签约进驻崖州湾科技城三亚国际种业科创中心,助力该园区构建良好的种业产业发展集群。聚焦打造种业科创高地,该园区已累计注册涉农企业上千家,培育引进国家高新技术企业165家,创新要素加速汇聚。
“纵观世界农业强国,无一不是种业强国。”中国农业大学校长孙其信说,种业发展需要种质创新和品种培育、种子生产加工、营销推广“三驾马车”共同拉动。在此过程中,不仅需要农业领域的科学家,也需要工业、经济学、管理学、市场营销等方面专家的共同努力。
确保好种子“供得上”“供得好”
虽是冬日,南海之滨依然温暖如春。在海南省东方市,感恩平原各处农田农事不断茬,制种农户纷纷开展水稻育秧。春节过后,这里即将进行大规模插秧。
这段时间,海南农乐南繁科技有限公司制种基地格外热闹,制种农户、技术人员在田间地头上起“制种课”,南京农业大学副校长、南京农业大学三亚研究院院长丁艳锋现场传授水稻育秧及田间管理技术。
“我们在东方有2万亩制种基地,为中国种子集团有限公司、湖南隆平种业有限公司等10多家种业企业代繁30多个优质高产水稻品种。”海南农乐南繁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长王仕明介绍,公司年产水稻种子600万到800万公斤,可供600万至800万亩大田水稻种植。
东方市水稻一年三熟,是发展制种产业的理想之地。去年,东方市被认定为国家级制种大县。目前,有60多家种业企业在此布局制种基地,制种面积达8.2万亩。东方市农业农村局有关负责人介绍,东方将借助国家级制种大县的政策扶持,建设涵盖科研、生产、加工的10万亩高标准制种基地。
目前,我国形成了以海南、甘肃、四川三大国家级育制种基地为核心,96个制种大县和120个区域性基地为骨干的种业基地“国家队”,国家级基地供种保障能力提高到75%,覆盖了粮、棉、油、糖、果、菜、茶等重要农作物。
优质种子的供应保障能力,成为种业企业日益重视的核心竞争力。山东登海种业股份有限公司在海南三亚等地建立了育种基地,在新疆、甘肃、宁夏、山东等地建立了种子生产加工基地,配套安装了集果穗烘干、脱粒、精选、包衣、包装为一体的现代化大型种子加工生产线。
该公司名誉董事长李登海说,种业企业要提升规模化生产、加工、包装出高质量种子的能力,还要不断健全种子推广、销售和服务体系。同时,要针对种子生产方面的制种产量高、生产成本低、易收获脱粒、发芽率高、加工安全需求进行品种研发创新。
长期以来,“仿冒种子”“套牌种子”现象频发,取证难,不仅扰乱市场,也给粮食稳产、农民增收带来隐患。随着我国种业知识产权法律制度体系日益成熟,特别是去年新种子法的实施,让与会业内人士对市场净化充满信心。
受访嘉宾普遍认为,新修改的种子法扩大了植物新品种权的保护范围及保护环节,加大对假、劣种子等侵权行为处罚力度,有效地激励了种业原始创新。期待立法部门、司法机关、行政机关、行业组织等进一步形成合力,构建全链条全流程知识产权保护机制。(记者 罗江)
转自:经济参考报
【版权及免责声明】凡本网所属版权作品,转载时须获得授权并注明来源“中国产业经济信息网”,违者本网将保留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的权力。凡转载文章及企业宣传资讯,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网观点和立场。版权事宜请联系:010-65363056。
延伸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