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工业旅游发展形势向好,发展空间广阔,潜力巨大。”在日前举行的全国工业旅游联盟常务理事会期间,全国工业旅游联盟常务理事会副理事长罗民接受中国工业报记者采访时如是说。
合理开发 资源共享利用
全国工业旅游联盟常务副理事长、上海工业旅游促进中心理事长鲍炳新在接受采访时说: “工业旅游的开发有几点意义,其一,有助于传播工匠精神,培育工业文化。当工业遗产成为旅游景点,引导更多公众参观,有助于公众了解工业发展的现状。在人才纷纷投身金融业、房地产业的今天,提升大众对工业,特别是制造业的重视和尊重,实现技术更好、产品质量更高、品牌更强的目标。例如张裕酒文化博物馆的建立,不仅可以博览中外酒文化,看亚洲最古老的酒窖,游客还可以在酿酒作坊体验自酿美酒,并将现场照片制作在酒标上,把旅游经历物化并带回家。
其二,有利于复兴老工业基地,推动产业结构转型,将废弃的厂房、设备加以重新建设,不仅可以实现资源重新利用,帮助改善当地产业结构,还可以增加新的就业机会,推动产业结构升级。上海杨树浦工业区在原有工业遗产的基础上建立了购物中心,并配有咖啡馆、酒吧、健身及儿童娱乐场所等,成为网红打卡地。其三,缓解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之间的矛盾,推动绿色发展,将工业园区改造为旅游景点,促使工业城市转变经济增长模式,减少重工业企业的运行和排放,利于治霾进程的加快,缓解经济发展与生态环境之间的矛盾,符合绿色发展的理念。”
符合需求 赋予旅游更多工业内涵
鲍炳新表示: “工业旅游是一项朝阳产业。按照世界旅游组织发布的数据,人均GDP达5000美金以上是旅游的高速增长期,我国2018年人均GDP已达到8000美元以上,2018年国内有游客约56亿人次,而上海2018年游客约5.6亿人次,其中工业旅游1300万人次 (约占6%),由此推论全国工业旅游约3~4亿人次。”如此庞大的市场急需发展工业旅游,弘扬工业文化,传播工业精神,提升中国制造文化软实力。
据了解,自2001年文化和旅游部 (原国家旅游局)把推进工业旅游列入旅游工作要点,正式启动 “全国工业旅游示范点”以来,工业旅游得到快速发展。 “十三五”旅游业发展规划明确指出, “鼓励工业企业因地制宜发展工业旅游,促进转型升级,支持老工业城市和资源型城市通过发展工业遗产旅游助力城市转型发展,推出一批工业旅游示范基地。2016年12月,工业和信息化部和财政部联合发布 《关于推进工业文化发展的指导意见》,提出要 “大力发展工业旅游”,自此,我国迎来工业旅游全面加速发展的重要机遇期。
7月9日召开的全国工业旅游联盟成立大会,首批推出了十条工业旅游特色路线。截至目前,经过暑期的旅游高峰期,各项数据显示,特色路线的暑期客流量呈现明显上升趋势,无论是成都的工业遗产之旅,还是洛阳东方红之旅,或者是上海智慧城市互动之旅,特色旅游路线都吸引了大批游客体验工业之美。
探索中前进 让工业旅游更专业
在摸索中前进,在实践中成长。罗民向记者介绍: “相比于国外发展较为成熟的英国铁桥峡谷和德国鲁尔工业区,我国工业旅游的发展还处于不断探索的发展阶段,存在很多问题。第一,企业对工业旅游的认识不足,并没有将企业经营思维转化为工业旅游的经营思维,尤其是传统工业企业中的军工企业,不能完全做到开放式地发展工业旅游。第二,工业与旅游的结合显示出不平衡现象。工业企业擅长的是工业生产和工业技术,对于工业旅游有些吃力,在发展过程中并不那么专业,一些旅游路线的设定虽然让游客一饱眼福,但是由于人数过多,路线设计不合理等因素影响到了正常生产;部分工业旅游路线设定忽略安全因素或者配套设施尚不完善等等。第三,加强专业队伍建设。工业旅游的目的是让游客更清晰地体会我国工业的发展历程,更真实地体会工业生产的流程,更轻松地享受工业制造带来的成果。所以,经营队伍的专业性要加强,从讲解到路线的设定都要专业化。”
据了解,湖北黄石从 “危机矿山”经过修复、改造、治理、再造,利用废弃的矿坑、工业遗址和周边的生产车间,先后建成了大冶铁矿博物馆,黄石国家矿山公园等工业旅游点。创建于1986年的隆力奇生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秉承 “游客也是顾客”的理念,设定隆力奇4.0智能化新工厂参观通道,透过玻璃墙,可以看到ACMA生产线、胶体车间、原料自动仓库等,智能机械手在不同岗位上精密运转,展示了产品从原料制作到包装成箱的全过程。这些参观通道,在环境美、空间美、工艺美、视觉美上统筹规划。此外,游客还可以参观文化长廊、研发中心、隆力奇精品工厂店等。整个路线的设定,将游客定位于顾客,不仅发挥了工业的作用,使游客切身体会产品的制作全过程,而且向传统旅游看齐,使工业和旅游的结合得以平衡。(实习记者 郭莹)
转自:中国工业报
【版权及免责声明】凡本网所属版权作品,转载时须获得授权并注明来源“中国产业经济信息网”,违者本网将保留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的权力。凡转载文章及企业宣传资讯,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网观点和立场。版权事宜请联系:010-65367254。
延伸阅读
版权所有:中国产业经济信息网京ICP备11041399号-2京公网安备110105020359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