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具有战略性、纲领性、引领性,旅游业高质量发展就是落实新发展理念的具体行动,旅游行业要抓住机会,以改革开放为动力、以机制创新为抓手、以合作共赢为目标,促进长三角地区旅游业高质量发展
国家主席习近平在首届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开幕式上发表主旨演讲时表示,将支持长江三角洲区域一体化发展并上升为国家战略,着力落实新发展理念,构建现代化经济体系,推进更高起点的深化改革和更高层次的对外开放。
加快长三角一体化发展既是大势所趋,也是必然要求。长三角地区是我国经济最具活力、城镇化程度最高、开放程度最大、创新能力最强的区域之一,长三角城市群已跻身国际公认的六大世界级城市群。改革开放40年来,长三角一体化发展已有很好基础,要顺势而为、乘势而进,以上升为国家战略为创新突破,更好服务全国、走向世界。
长江三角洲区域一体化发展上升为国家战略,为长三角旅游业高质量发展提供了重要机遇。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具有战略性、纲领性、引领性,旅游业高质量发展就是落实新发展理念的具体行动,旅游行业要抓住机会,以改革开放为动力、以机制创新为抓手、以合作共赢为目标,促进长三角地区旅游业高质量发展。
以深化改革开放推动旅游业转型升级。近年来,我国旅游业取得了骄人的成就,但仍然存在一些问题,如人民日益增长的旅游需要与旅游产品供给无法满足消费升级需求、政府管理和服务水平跟不上旅游业快速发展等等。特别是在大众旅游、全域旅游发展的新格局下,为顺应新时代旅游业发展,需要我们大胆改革,如加大旅游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提供高质量、多样化、个性化、特色化旅游产品,以优美的旅游环境和优质的服务满足人们不同需求,通过改革开放有效促进产业转型升级。
以长三角一体化机制创新营造良好的旅游发展环境。近日,习近平总书记在民营企业座谈会上指出,一些民营企业在经营发展中遇到不少困难和问题,有的民营企业家形容为遇到了“三座大山”——市场的冰山、融资的高山、转型的火山。因此要积极营造国际化、法治化、便利化的营商环境,进一步减轻企业负担。要创新管理机制,“以最多跑一次”理念,提高政府部门的效率。要思考谋划长三角旅游一体化长远发展,着力整合各地优势,找准最大公约数,形成合作共赢的机制。
长三角旅游业合作走在了全国区域旅游合作前列。2011年5月,在江苏、浙江、安徽、上海三省一市政府共同推动下,长三角地区旅游合作联席会议成立,至今先后召开了七次工作会议,对加快推进长三角旅游一体化,推动从理念构想变为发展共识,从局部对接变为全方位合作,从政府间协作变为企业、社会的多元参与发挥了重要作用。
笔者建议,推进长三角旅游一体化发展应在以下几方面努力:在旅游资源开发利用上发挥优势,错位发展,各扬所长,将资源类型合理分工,形成彼此的互相补充;在旅游市场宣传营销上统一品牌,形成合力,为长三角地区带来更好的展示、宣传机会,提升区域的国际影响,率先将长三角建设成高品质的世界著名旅游目的地;在旅游市场管理上,积极打造世界一流的旅游环境,对照国际最高标准,进一步激发市场活力和动能,努力增强配置资源的能力和国际竞争力,实现高质量发展;在旅游服务基础设施上,以智能化、便捷化为导向,加强旅游公共服务设施建设,加快在机场、码头、高铁重要站点和高速公路服务区设立旅游咨询中心,形成相互开放、标准统一的区域旅游服务网络。
长三角旅游业高质量发展应惠及更多民众。旅游业高质量发展要重视区域内城市参与分享旅游发展红利,实现上海都市圈功能溢出,实现共同受益;鼓励和支持长三角各地市、各景区(点)加强联动,联手推出更多旅游便民惠民举措,如探索推出“畅游长三角惠民一卡通”等产品,鼓励和支持建立租车异地还车一体化的便捷体系;联手创新入境旅游便利政策,共同营造境外旅客购物离境退税的良好环境,加强宣传并引导境外游客用好过境免签等有利政策;建立全覆盖的旅游信息服务体系,联合推动旅游大数据库建设,实现旅游信息互联互通,建立假日旅游、旅游安全提示、旅游景区(点)大客流预警等信息联合发布机制。
建立完善长三角旅游联合执法、综合监管机制,定期交流行业管理和市场监管经验,推动旅游行业协会之间的广泛合作,联合打击不正当竞争和侵害消费者权益的行为;畅通长三角区域旅游投诉通报和处理渠道,建立健全游客投诉即收即处的快速处理机制;构建旅游应急突发事件的联动协调机制,建立跨区域旅游重大事件和旅游安全事件的应急预案,完善旅游交通事故异地救援和保险理赔体系。
江苏、浙江、安徽和上海三省一市地缘相近、文脉相连;旅游资源丰富,旅游设施完善,旅游产品多元;旅游人群众多、旅游企业聚集、旅游市场繁荣,旅游业区域一体化极具发展空间。但一体化不是一样化,三省一市旅游发展要坚持各自特色,要立足自身实际,发挥互补优势,实现高质量共同发展。(作者:浙江旅游职业学院党委书记 王昆欣)
转自:中国旅游报
版权及免责声明:凡本网所属版权作品,转载时须获得授权并注明来源“中国产业经济信息网”,违者本网将保留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的权力。凡转载文章,不代表本网观点和立场。版权事宜请联系:010-65363056。
延伸阅读
版权所有:中国产业经济信息网京ICP备11041399号-2京公网安备110105020359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