景区门票等销售收入提升、综合管理成本下降、智慧营销创新模式为景区带来线下转化……2024年是5G商用5周年。5年来,通信行业创新成果的转化与应用在旅游业高质量发展过程中的作用逐步显现。
2023年4月,工业和信息化部、文化和旅游部共同印发的《关于加强5G+智慧旅游协同创新发展的通知》提出,到2025年,我国旅游场所5G网络建设基本完善,5G融合应用发展水平显著提升,产业创新能力不断增强,5G+智慧旅游繁荣发展。同年11月,文化和旅游部办公厅、工业和信息化部办公厅公布第一批30个“5G+智慧旅游”应用试点项目。“5G+智慧旅游”应用试点项目提升了游客服务质量,优化了旅游业的管理流程,提高了旅游营销的效率,产业价值和社会效应日益凸显。同时,我国超大的旅游市场、海量的用户、多样的场景等规模优势反哺信息技术的研发和进步,实现了5G和旅游业之间双向奔赴、相互成就、协同发展。
广州北京路项目是“5G+智慧旅游”应用试点项目之一,带动街区收入提升67.1%。其中,5G无人零售车累计订单量超90万笔,为街区带来销售收入1050万元;5G机器人餐厅在试点营业期间累计订单量超1.8万笔,销售额约50万元;“5G+AR”试妆镜、“5G+AR”试衣镜等创新消费场景拉动街区销售额超150万元。
江苏花果山景区项目是“5G+智慧旅游”应用试点项目之一,该项目充分发挥5G大带宽、低时延的技术特点,通过部署5G紧急终端喊话、5G-IP无线调度系统、5G智能停车指引系统、5G实景导览等,年均节约费用超3500万元。
黄山风景区管委会相关负责人介绍,景区上线了迎客松掌上调度平台,在索道、票务、气象等多源数据基础上,以精准算法模型对视频数据进行多维分析,实现主要景点和道路的1小时人流预测预警。平台上线后,游客在景区内核心游览节点及狭窄路段的通过时间减少60%,平均下山时间减少80%。
此外,5G还助力相关单位优化运营监测、应急预警、人员调度等环节,有效保护游客生命财产安全。
作为“5G+智慧旅游”应用试点项目之一的上海迪士尼项目结合应急管理、交通、客流、防汛防台、综合执法、重大活动等多个板块需求,打造了智慧治理平台,在日常管理、客流管理、交通管理、部件管理、指挥调度、应急管理和专项管理7个方面实施数字化监测及大屏数据可视化展示。
除了服务和体验的提升,“5G+智慧旅游”协同发展还为旅游业的不断创新提供了支撑。
伊利草原乳文化旅游景区有关负责人介绍,景区结合5G快速传播的优势和特点,搭建了以微信公众号、视频号、小程序账号和抖音号为主要传播窗口的宣传阵地。截至目前,景区官方媒体年度宣传超400条,曝光量超过1900万次,培育粉丝量超过15.5万。此外,景区还利用大数据进行游客画像,建立数据库,了解游客的复游意愿,有效提升游客二次游览率。
在北京,中国国家话剧院借助超高清、人工智能、5G等数字技术,推出数字演艺新业态“第二现场”。以4月5日首演的话剧《苏堤春晓》为例,中国国家话剧院旗下数字演艺品牌“CNT现场”通过北京与上海、成都、南京、深圳、杭州、乌镇“第二现场”联动,实现即时拍摄、制作、输出超高清现场作品,为异地剧院观众提供沉浸式现场内容,实现“同时共在,千里共赏”的体验。
这种“科技+艺术”“演出+演播”的传播方式,在一定程度上推动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有观众评论,“第二现场”的形式非常新颖,建议将来探索线上点映,给更多观众线上观看的机会。
在上海,国产首艘大型邮轮“爱达·魔都号”结合5G和卫星技术,打造了邮轮本地5G网络与船上WiFi相融合的网络环境,为游客提供了良好的互联网上网和本地多媒体体验。以往不少邮轮搭载早期的2G GSM系统,游客在邮轮上无法享受畅快的网络和丰富的应用,“爱达·魔都号”的网络配置受到了国内外宾客的一致好评。
随着5G、大数据、人工智能、超高清视频等技术的发展,各类旅游场所和旅游消费场景的数字化转型需求日趋强烈,产业数字化正在成为旅游新蓝海,数字技术在推动旅游业转型升级、规范旅游市场、带动社会就业、促进营销模式创新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
智慧服务创新体验带动销售收入攀升、智慧管理深度赋能景区降本增效,智慧营销趋于精准化、5G智慧旅游创新产品实现新突破……中国信息通信研究院的相关评估报告认为,经初步测算,首批“5G+智慧旅游”应用试点项目取得了良好的产业价值和社会效应,让业界对“5G+智慧旅游”未来的发展更有信心。
中国信息通信研究院副院长王志勤认为,相关部门可以进一步加强对“5G+智慧旅游”应用试点项目的指导,推动旅游景区形成数字化建设规划意识,进一步鼓励适配旅游场景的产品、技术研发,推动场景与技术深度融合,为我国旅游业提供更多个性化、品质化、交互化、沉浸式的数字化创新样板和宝贵经验,为研究制定“十五五”5G+智慧旅游协同创新相关政策奠定实践基础。(吕 慧)
转自:中国旅游报
【版权及免责声明】凡本网所属版权作品,转载时须获得授权并注明来源“中国产业经济信息网”,违者本网将保留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的权力。凡转载文章及企业宣传资讯,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网观点和立场。版权事宜请联系:010-65363056。
延伸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