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线旅游企业:多点开花 一路高歌


中国产业经济信息网   时间:2024-01-05





  2023年是旅游业逐步复苏和快速发展的一年。随着疫情的过去,旅游需求空前旺盛,成为消费市场的一抹亮色。头部在线旅游企业的业绩“一路高歌”,2023年第三季度,受旅游业务持续复苏的影响,在线旅游平台的旅游产品预订同比大幅上涨,业绩同比均显著增长,普遍达到或超过2019年同期水平。抖音、小红书等平台切入在线旅游市场,给市场注入活力的同时,也进一步加剧在线旅游市场博弈。


  加大政策指引


  2023年3月24日,文化和旅游部发布了《关于推动在线旅游市场高质量发展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在线旅游作为连接旅游经营者与旅游者的纽带,已经成为旅游市场的重要一环。《意见》对在线旅游平台建设提出规范化要求,有利于整肃行业生态,促进行业公平化、健康化发展;加强市场监管,提升数字化监管效能,有助于营造一个良好的在线旅游平台竞争环境,塑造良好的行业形象,提升消费者信任度。


  在线旅游企业代表着旅游业的先进生产力,在旅游数据资源、技术积淀方面具有天然优势,因此,《意见》在金融服务、旅游预售以及新技术应用等方面提出要求,为在线旅游市场发展指引方向,助推拥有万亿规模的在线旅游行业进入高质量发展新阶段。


  业绩快速恢复


  回顾2023年旅游市场的复苏进程,从1月开始,旅游市场进入缓慢复苏阶段,进入4月,市场呈现快速恢复态势,随后在五一假期,旅游市场呈现稳定复苏格局。自6月中下旬暑期开始,市场热度进一步攀升,中秋和国庆相连形成8天超长假期,加上杭州亚运会的热度和相关利好政策效应的叠加,形成热度较高的假日旅游市场,旅游市场全面复苏。经文化和旅游部数据中心测算,2023年前三季度,国内旅游总人次36.74亿,同比增长75.5%;居民国内出游总花费3.69万亿元,同比增长114.4%。


  在这样的市场环境下,国内头部在线旅游企业的业绩快速恢复。如2023年第三季度,携程实现营业收入137亿元,同比增长99%。同程旅行2023年第三季度收入同比增长61.1%,达到32.99亿元。另外,受到入出境政策调整影响,在线旅游平台入出境旅游业务订单大幅提升。携程披露的数据显示,出境游复苏显著,尽管第三季度跨境航空客运量仅恢复至2019年同期的50%左右,但携程出境酒店和机票预订量已恢复到2019年同期水平的80%左右。


  市场博弈加剧


  抖音、小红书等平台从为OTA平台导流到直接下场对接酒旅商家,凭借流量和内容优势正加速拓展旅游在线渠道。2023年5月,抖音上线“日历房”功能,用户可在抖音搜索界面在线完成景区门票和酒店预订,逐步形成了“种草—消费—履约—反馈”的闭环链路。在聚集大量时尚消费群体的小红书App上,旅游出行也成为排名前四的垂直品类。小红书自建线下营地“安吉小杭杭”,上线自营店铺“小绿洲”,成立璞真乡里(上海)旅游文化有限公司,构建平台内一整套消费流程。


  但从现状来看,一方面,头部OTA平台仍然拥有市场上大部分供应商的议价权,小红书、抖音等内容平台主要赚取上游企业营销推广的费用;另一方面,抖音、快手、小红书的产品多集中在景区门票等本地生活服务层面,对于交通、酒店和其他旅游产品服务等刚需业务,交易体量与携程仍有差距,因此,对传统在线旅游平台的挑战相对有限。


  加快线下布局


  从旅游市场发展来看,一方面,经济复苏带动年轻人就业企稳向好,线上流量和红利趋于封顶,需要线下的用户来补足;另一方面,旅游产业链供给要在短时间内恢复,急需大量行业人才进行补充,定制团的增多给供应端提出新需求,也需要线下服务终端提供高标准的服务。在这样的情况下,在线旅游平台也在继续拥抱线下。2023年,同程旅行宣布,首批线下加盟门店正陆续在上海、江苏、浙江等省市落地。携程则在3个月内签约了1300余家新门店,遍布福建、贵州、海南、河北、河南等20个省份。从整个行业来看,在线旅游平台对一二线城市的覆盖率和渗透率非常高,但更下沉的低线城市线上与线下客群重合率低,居民消费能力和意愿尚未深度挖掘,线下扩张不仅能打通销售渠道,还可以整合线上资源,加速门店转型,进一步提升品牌辨识度。


  在线旅游行业发展过程中,线上和线下的界限正在逐渐模糊,越来越多的传统旅游企业开始向在线转型,而在线旅游企业也正在不断拓展线下业务,旅游行业呈现线上线下融合的趋势。另外,过去在线旅游市场基本被携程、同程旅行、美团、飞猪等占据,随着时间的推移,越来越多的新入局者涉足这个行业,这些新兴的平台通过创新和优化服务,逐渐赢得了消费者的青睐。在此背景下,各家平台应如何定位、参与竞争,将直接影响在线旅游市场的未来发展走向,带来全新的变化与挑战。(杨彦锋 王伟强)


  转自:中国旅游报

  【版权及免责声明】凡本网所属版权作品,转载时须获得授权并注明来源“中国产业经济信息网”,违者本网将保留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的权力。凡转载文章及企业宣传资讯,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网观点和立场。版权事宜请联系:010-65363056。

延伸阅读



版权所有:中国产业经济信息网京ICP备11041399号-2京公网安备110105020359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