旅游业界积极引导游客文明旅游助力疫情防控


中国产业经济信息网   时间:2021-08-13





  “疫情防疫不放松,文明旅游记心中”“文明旅游,从我做起”……为做好疫情防控工作、营造浓厚的文明旅游氛围,各类文明旅游宣传语在各地景区的LED显示屏、宣传栏中随处可见。


  近期,国内出现多点散发疫情,发展趋势具有不确定性。在此背景下,文化和旅游行业纷纷运用预约购票、错峰出行、专人引导服务等方式,严格落实常态化疫情防控措施,保障游览秩序,提升服务质量,引导游客将“文明”“安全”收入行囊。


  文明引导 规范出游


  连日来,各地景区不断强化各项疫情防控规定,引导广大游客文明规范出游。


  陕西省咸阳市礼泉县袁家村安排了大量执勤人员,不断提醒游客戴好口罩、配合测温。“为保障游客安全,袁家村每日进行两次全村范围消杀工作,游客中心每半小时播报一次,提醒游客佩戴口罩等。同时,在景区各街区醒目位置设置提示牌,提醒游客文明旅游。”袁家村村委会主任王创战介绍。


  在海南三亚蜈支洲岛旅游区,无纸化、实名制购票受到游客欢迎。游客在官网预订门票后,凭身份证或扫描二维码即可入园。景区在重点防控区域配备了红外线测温系统,大大提高了防疫效率,便利游客快速通行。此外,景区在基地游客通道、游客中心、娱乐项目体验区等场所加大体温检测和消杀力度,着重加强文明旅游宣传,引导游客文明出行,自觉维护个人及公共卫生。“大家现在紧绷‘安全弦’,景区有专人测温、消毒,卫生间提供了消毒液、洗手液,重点区域也进行定时消杀,感觉很安心。”游客黄女士说。


  在宁夏回族自治区,贺兰山岩画景区、西夏陵国家考古遗址公园等发布疫情防控须知,提醒游客在旅游区内全程佩戴口罩,提倡无接触购票,并实时控制游客人数和密度,引导游客保持环境卫生、文明旅游。


  “请戴好口罩,扫码进入,保持一米距离。”“八一”建军节当天,武汉文旅志愿服务总队的志愿者们在武汉自然博物馆入口处免费为游客发放口罩,提醒大家做好个人防护。“我们还向游客宣传防疫知识,请他们佩戴好口罩再入场,希望能够帮助景区做好疫情防控工作,营造文明、安全的旅游环境。”现场一名志愿者说。


  智慧旅游 助力抗疫


  智慧核验、人脸识别、关口前置……各旅游企业纷纷利用大数据和智慧旅游手段,减少人员接触。


  杭州云鲤悦酒店在严格落实测温、亮码、佩戴口罩等举措的同时,启用了智能机器人,以数字化手段保障酒店客人、员工的健康安全。该酒店运营总监李佳林介绍,酒店所有的外卖和快递等都通过机器人送到客人的房间门口。机器人到达房间门口后会自动拨打客房电话,通知客人来取件,实现全程无接触配送。


  江西庐山西海风景区运用智慧景区系统“互联网+旅游”服务平台,在后台对中高风险地区购票游客实行“阻隔”,做到旅游景区流量管理关口前置,严把安全关。景区门口增设红外体温检测机器人,快速准确地检测入园游客的体温。


  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旅游科学学院副院长邓宁认为,通过智慧旅游借助技术手段能够有效营造安全、文明的出行环境。建议各地利用行程码和大数据对游客轨迹和行为进行分析,精准评估目的地、景区的疫情风险,分类、分级、分区域进行精细化管理;通过技术手段及时提醒游客进行必要防护和文明旅游,有效分流和杜绝游客扎堆,降低旅游行为导致的疫情传播风险。


  加强防控 严防扩散


  根据文化和旅游部发布的《关于全面加强当前疫情防控工作的紧急通知》,各地文化和旅游系统不断加强疫情防控力度,倡导文明旅游,严防疫情通过文化和旅游途径传播扩散。


  福建省文化和旅游厅要求A级旅游景区落实门票预约制度,确保游客信息可查询、可追踪和景区的安全有序开放;落实景区出入口、主要景点等容易形成游客聚集的区域的人流疏导,防止人员瞬时聚集。“我们还要求旅行社对旅游产品进行安全风险评估,合理确定团队人数,科学安排旅游活动,避免游客聚集。”福建省文化和旅游厅相关负责人说。


  海南省旅游和文化广电体育厅从加强进出岛旅游管控,坚持预约、限量、错峰制度,严格酒店宾馆和乡村民宿防控措施等方面全面加强疫情防控,要求旅行社及在线旅游企业不得组团前往中高风险地区旅游,不得开展前往中高风险地区的“机票+酒店”业务,文化和旅游场所不得接待中高风险地区游客。


  云南省玉溪市文化和旅游局发布致广大游客及文化和旅游从业者的疫情防控倡议书,倡导游客文明旅游,养成健康习惯,主动配合疫情防控期间的游览组织方式和应急处置,进入旅游景区和文化活动场所提前主动配合登记、体温测量和防疫健康码核验。(采访组成员:唐伯侬 吴健芳 林雯晶 陶李 程芙蓉 任丽 执笔:唐伯侬)


  转自:中国旅游报

  【版权及免责声明】凡本网所属版权作品,转载时须获得授权并注明来源“中国产业经济信息网”,违者本网将保留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的权力。凡转载文章及企业宣传资讯,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网观点和立场。版权事宜请联系:010-65363056。

延伸阅读



版权所有:中国产业经济信息网京ICP备11041399号-2京公网安备110105020359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