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能教育:因材施教尚需"人类智慧"


来源:中国产业经济信息网   时间:2019-09-13





  在日前召开的世界人工智能大会上,科技部新一代人工智能发展研究中心发布了《智能教育创新应用发展报告》。《报告》指出,智能教育当前已经从教育辅助向价值创造阶段过渡,未来有望在自适应学习、自适应互动课等应用上有所突破,进而进阶到具备认知与强交互能力,以自适应学习为代表的因材施教阶段。
 
  当前智能教育的产品形态主要集中在智能批改、拍照搜题、智能测评、智能题库、分级阅读和自适应学习六方面。其中,自适应学习和分级阅读是最主流的产品形态,两类产品数量合计占比49%。
 
  《报告》分析,人工智能技术在教育领域实现产业化应用所需年限与通用领域无根本性区别。语音识别将在2年内实现产业化应用,预测分析、虚拟现实、机器学习、深度神经网络、计算机视觉、聊天机器人均需要2~5年实现产业化应用,自然语言处理(NLP)需要5年以上实现产业化应用。在知识图谱、认知计算两个方面,由于教育场景的归一性和收敛性更好,这两个场景在教育领域将会在2~ 5年内实现产业化应用,早于通用领域5年以上的等待时间。
 
  针对加大智能教育关键技术的研发力度,专家建议,首先要依托智慧教育国家人工智能开放创新平台,组建跨学科、跨区域的“人工智能+教育”研究共同体,广泛开展跨学科探索研究,推动脑科学、神经科学、认知科学等学科的交叉融合;其次要加强政企学研多方合作,产业界加强研发探索,学术界提供扎实理论基础,并最终试点应用到相关教学场景;最后要进一步推进平台建设,推动开放平台向公众开放智能教育关键共性技术,打造智能教育生态。
 
  好未来集团总裁白云峰认为,人工智能有效助力了“更加公平而有质量的教育”。“公平”就是通过信息化手段,尽量消弭地域、贫富等差异,让孩子们能有机会接受到同等同质的教育,让优质的教育服务和资源实现均衡配置;“质量”就是通过学习资源的智能推荐和自适应学习,提高孩子们的学习效率,改进学习方式,减轻学生负担,加强综合素养培养。
 
  同时,人工智能等技术在教育领域的深度应用,为教育管理评价、教师队伍建设、学习行为分析提供了更多维度的数据信息,对现有的教育理念、方式和内容产生了革命性变化。“智慧校园”“智慧课堂”等未来教育图景逐步展现,智能化、数字化、网络化、个性化的教育体系已成为趋势和共识。
 
  未来的教育仍然需要“人工智能”与“人类智慧”相结合,AI只是对教育学习过程中低效重复的工作的替代和辅助,而学校和教师可以更加关注教育的本质和教学的效果,做更多“育人”的工作,使学生更高效地获取知识、习得能力。(记者 何晓曦)
 
  转自:国际商报
 

  【版权及免责声明】凡本网所属版权作品,转载时须获得授权并注明来源“中国产业经济信息网”,违者本网将保留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的权力。凡转载文章及企业宣传资讯,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网观点和立场。版权事宜请联系:010-65367254。

延伸阅读

  • 西电科大建成我国首个人工智能教育创新实验室

    记者近日获悉,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成为获首批“人工智能”新专业建设资格的高校之一,成为同时拥有人工智能专业和智能科学与技术专业的高校。我国第一个人工智能教育创新实验室近日也在西电建成。
    2019-04-11
  • 搞定“熊孩子” 智能教育机器人还须再提智

    搞定“熊孩子” 智能教育机器人还须再提智

    不可否认,近年来智能教育机器人发展迅速,并号称有多项功能,不仅能陪伴孩子,还能实现辅导、交互、娱乐。那么,目前市场上的智能教育机器人是真有本事还是噱头居多?它能解决家长们的难题吗?
    2019-04-23
  • 智能教育催化课堂新生态

    智能教育催化课堂新生态

    在《中国教育现代化2035》的政策背景下,互联网技术、人工智能技术如何成为教育变革的催化要素?如何在与课堂教学深度融合的基础上,促进学生的培养由知识型教育向能力型和素养型转变?
    2019-05-23
  • 未来智能教育发展将走向普及、融合、变革、创新之路

    在高度关注人工智能促进教育发展的同时,我们也要密切关注人工智能对教育带来的问题和挑战,如人机关系的伦理困境、个人隐私的滥用危机和新技术应用的数字鸿沟等。我们要秉持积极审慎的态度,踏踏实实走好未来智能教育发展之路。
    2019-06-02

热点视频

多措并举稳外贸 动力强劲底气足 多措并举稳外贸 动力强劲底气足

热点新闻

热点舆情

特色小镇



版权所有:中国产业经济信息网京ICP备11041399号-2京公网安备110105020359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