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生艺术实践工作坊,来自福建安溪的小学生展示竹藤编。记者 冯琪 摄
“只有取消了(特长生)加分,才有可能真正实施学校的体育和美育,它不再是个别优异或有特长的人才去学的,而是每个人都必须去学的。”日前,在教育部召开的介绍美育改革发展情况发布会上,教育部体育卫生与艺术教育司司长王登峰表示,当前美育教育功利化倾向,跟教育评价体系有重要关系。
王登峰还表示,今年年底之前,教育部将推出《新时代学校体育美育改革发展的意见》,推动加快补齐体育和美育教育的短板,明确学校体育和美育在教育评价体系中应有的地位。
美育教师
可以请兼职教师
吹拉弹唱、绘画、舞蹈……在很多人印象里,这就是学校美育工作的含义。对此王登峰表示,这些只是美育在学科技能方面的要求。而真正的学校美育不仅包括这些,它还有更重要的综合性育人功能。
“大家都知道体育教育是短板,但美育比体育还要短。”昨日,王登峰在发布会上表示,学校美育的办学条件、师资队伍、艺术场馆建设是要下大力气去改进、改善的。
根据教育部公布的最新数据,2018年全国小学艺术器材达标率提高到93.8%,初中提高到95.5%;2018年全国义务教育阶段美育教师人数增加到71.7万人。比10年前有较大幅度提高。
在师资建设方面,教育部近年推出了《学校体育美育兼职教师管理办法》,王登峰称,这个办法作为一个过渡,一下子还不能配齐美育教师的,可以用兼职教师的办法请行业中、甚至在校内教其他科目的老师教孩子们的艺术课程,例如非遗传承人、艺术院团的老师等,多种渠道改变师资短缺的问题。
美育教育
功利化难题待破解
学校美育教育存在的问题体现在“重应试轻素养、重少数轻全体、重比赛轻普及”,这些问题均指向学校美育教育的功利化倾向。
此前,体育特长生属于高考的全国性高考加分项目之一,还有个别地区存在“文艺特长生”等加分项目。体育和美育,成了一些学生和家长眼中的升学捷径,这也导致招考过程中种种乱象的出现。
王登峰表示,美育功利化的现象之所以出现,是因为在教育评价体系中,美育所占的份额和所应发挥的基础性的作用并没有充分体现。只有改变教育评价体系,将美育教育作为教育评价的一个重要指标,这种情况才能根本扭转。
2018年3月,教育部印发《关于做好2018年普通高校招生工作的通知》,全面取消包含体育特长生等全国性高考加分项目。
王登峰称,只有取消了(特长生)加分,才有可能真正实施学校的体育和美育,它不再是个别优异或有特长的人才去学的,而是每个人都必须去学的。要破解美育功利难题,就要将美育作为每个人都一定要学、要考、要评价的内容,在学生的升学和全面发展的评价里占到应有的地位,要作为考核学校、考核地方政府工作绩效的一个重要指标。
同时,解决这些问题有一定的复杂性。王登峰表示,涉及美育评价体系,首先要面对公平问题。目前美育教育在不同地区、不同学校之间的发展很不平衡,政策不能要求在很少有机会接触高水平美育教育的地区,硬把美育作为孩子们的升学依据。“因此,我们只能循序渐进、一步一个脚印地去改进,采取措施落实开齐开足美育课程、配齐配强美育教师等基本要求,在发展中解决美育功利化问题。”
■ 亮点
大学生修满艺术课学分方能毕业
“美或者美育并不是可有可无的,而是每个人成长过程中必须要接受的一种教育。在基础教育阶段如此,高等教育阶段更是如此。”王登峰在会上强调。
4月11日,教育部印发《关于切实加强新时代高等学校美育工作的意见》,意见包括,各高校要把公共艺术课程与艺术实践纳入高校人才培养方案,纳入学校教学计划,实行学分制管理,鼓励高校开展学生跨校选修公共艺术课程和学分互认。每位学生须修满学校规定的公共艺术课程学分方能毕业。
早在2006年,教育部印发的《全国普通高等学校公共艺术课程指导方案》中就明确提出,“对于实行学分制的高等学校,每个学生至少要通过艺术限定性选修课程的学习取得2个学分。”本次《意见》再次强调公共艺术课程学分,各校要推动高校公共艺术课程学分化建设,有条件的高校可以在此基础上提出更高的学分目标。据教育部公布的数据,目前全国84.6%的高校面向全体学生开设公共艺术课程。
王登峰还提到,高校美育工作要强调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
目前,国内不少中学开展了“艺术实践工作坊”活动,把一些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项目引入到校园,由传承人、大师和学校老师带学生研习和传承。王登峰表示,这样的工作在高校也是完全可以做的,而且我们在高校已经建立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基地,让更多的高校学生能够参与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学习、传承和实践中去。
■ 相关新闻
中小学生展示剪纸、皮影、编织等技艺
“我们用玉兰花骨朵和蝉蜕做成毛猴……”昨日,全国第六届中小学生艺术展演活动现场展演在苏州拉开帷幕,来自北京市昌平区一所小学的学生介绍着自己手里的“毛猴”。
记者了解到,全国各地500多所中小学的师生参加本次展演,规模超过万人。该活动由教育部和苏州市人民政府主办,展演将持续到4月20日。
此次艺术展演主要为中小学开展的学校美育成果的展示,项目分为艺术表演类、学生艺术实践工作坊、艺术作品类、中小学美育改革创新优秀案例四大类。现场展演期间,将集中展示10场声乐、器乐、舞蹈、戏剧、朗诵等艺术表演,53个学生艺术实践工作坊和学生优秀艺术作品展览等。
学生艺术实践工作坊是展演活动的板块之一,同样于昨日开幕,围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艺术传承,展示剪纸、皮影、编织、刺绣、扎染等具有地域特征、民族特色和教育特点的优秀传统文化艺术项目。
据悉,根据《学校艺术教育工作规程》,全国中小学生艺术展演活动每三年举办一届,活动从2003年开始举办,至今已举办六届。
■ 背景
美育改革发展意见年底出台
2015年,国务院下发的《关于全面加强和改进学校美育工作的意见》中曾明确指出,美育是整个教育事业中的薄弱环节,主要表现在一些地方和学校对美育育人功能认识不到位,应付、挤占、停上美育课的现象仍然存在;资源配置不达标,师资队伍仍然缺额较大。
此后,多个文件陆续发布,引导人们重新审视和践行学校美育的育人价值。
据王登峰介绍,在今年年底之前,教育部还将推出《新时代学校体育美育改革发展的意见》,推动加快补齐体育和美育教育的短板,明确学校体育和美育在教育评价体系中所占的应有地位。(记者 冯琪)
转自:新京报
【版权及免责声明】凡本网所属版权作品,转载时须获得授权并注明来源“中国产业经济信息网”,违者本网将保留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的权力。凡转载文章及企业宣传资讯,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网观点和立场。版权事宜请联系:010-65367254。
延伸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