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高考结束,各地填报志愿也落下帷幕,录取工作紧锣密鼓进行,这个时间段也是涉高考招生类诈骗的高发期。花钱进名校、内部有指标、提前发奖学金等花式骗法已经在路上。
记者注意到,教育部、各地教育厅等部门几乎每年在高招季都会发布相关注意事项,提醒考生和家长。
教育部表示,随着技术发展,不法分子的诈骗手段不断翻新,一些招生诈骗披上信息化外衣后又卷土重来。因此列举了诈骗分子常用的伎俩,并针对性地给出防范提示,希望考生和家长们认真查看,谨防被骗。
提示 1 助学金正规申请 个人信息别外泄
2016年,山东临沂的高三毕业生徐玉玉以568分的成绩被南京邮电大学英语专业录取。当年8月21日,刚收到大学录取通知书的徐玉玉接到诈骗电话,被陈文辉等人以发放助学金的名义,骗走了全部学费9900元。随后,徐玉玉在报警回家的路上猝死。
2017年9月15日,山东省高级人民法院裁定驳回陈文辉、黄进春、陈宝生的上诉,维持被告人陈文辉无期徒刑,剥夺政治权利终身等判决。
教育部提醒考生,当接到自称教育、财政等部门工作人员的电话,要发放“国家助学金”、“返还义务教育费”、“助学扶助款”等时,考生及家长要主动与当地教育部门或学校联系求证。不要随意透露家人姓名、电话、职业等相关信息,坚持做到不透露、不相信、不理睬。
全国学生资助管理中心也发布预警强调,无论是哪个单位、个人提供资助,都不应要求学生在电话中告知身份证号、银行卡号、手机验证码等信息,也不会要求缴纳任何费用或在ATM机和网上银行进行操作。如有类似要求的,学生和家长可先向学校老师和当地教育部门咨询,千万不要擅自按照对方要求操作,以免上当受骗。
提示 2 提前录取莫轻信 官网查看最保险
小王收到自称某大学招生办的电话,称因艺术类院校提前招生,小王的录取状态为“自由可投”,如果想被学校录取,需提前交纳学费,否则有退档无法录取的风险。信以为真的小王向对方支付了8000元。
针对这种情况,教育部表示,高招提前批次录取主要针对的是军事、国防、艺术类院校考生,录取工作全部实行异地远程网上录取,由专门的计算机系统按志愿和投档规则投档,不受任何人为因素影响。对于收到的任何以招生为由的电话短信,不要相信,考生可通过教育考试院官网查询录取信息,切不可“病急乱投医”,以免上当受骗。
提示 3 内部指标空虚有 军校招生标准同
小刘一心想报考军校成为国防生,可分数还差一点,此后他收到自称为某军校招生办主任的电话,称学校有“内部招生指标”,如果小刘想上军校,得先交保证金。为打消小刘顾虑,对方还通过QQ给小刘看了学校的招生公文,小刘对此深信不疑,当即交付保证金5000元。
教育部发布防范提醒指出,军校招生与其他地方高校招生相同,有严格的程序和规定。军校招生没有“内部招生名额”的说法,军队和武警部队不允许任何个人私自携带招生公文,招生过程也不存在向考生或家长展示公文这一环节。诈骗的最终目的是缴费,考生及家长不要上当受骗。
提示 4 培训补课要分清 实地查看最重要
唐女士收到女儿娜娜老师的QQ信息,称可让其女儿报名上某大学的学前培训班。唐女士向对方转账1200元,后电话联系女儿老师,对方称QQ被盗并未发送此信息,才发觉被骗。
教育部表示,不少学生家长会提前为准大学生做足准备,但一定要选择合格规范的培训机构,如果招生广告打着与名校合办的名义,家长要主动证实培训班的资质,最好实地查看了解,要保证教学质量,不花冤枉钱。
提示 5 高招会应接不暇 若要收费需警惕
陈同学高考结束后,参加了大大小小很多场高招会,但对于录取环节和步骤还一知半解,他在某网站咨询“网上专家”,告知要交纳800元咨询费,小陈为了听所谓“名师”的一对一辅导,把钱转账给对方。
教育部表示,考生参加志愿填报指导咨询活动一定要认清主办机构,学校会有专门的活动通知,考生及家长要按照学校的通知前往。对于社会举办的收费性质的志愿填报咨询辅导活动要提高警惕,所有的高考政策及信息一定要以官方公布为准。
高招诈骗六大套路
利用虚假招生网站诈骗
不法分子自称是高校或招生办某领导的熟人,有“内部指标”等名额,通过索取活动费、学杂费等名目实施诈骗。
办理“特殊类型”加分优惠诱骗
不法分子冒充教育局、学校领导,自称能帮未上线考生获取降分优惠或加分福利,以通过特殊关系或渠道帮分数不够的考生以“特殊生”录取为诱饵进行诈骗。
发送链接植入木马诱骗
不法分子向考生及家长发送带有链接的“服务短信”。一旦点击链接,手机立刻被植入木马病毒,进而绑定的银行卡账户、密码等资料被窃取,钱财也被转走。
“高考补助金”转账诈骗
考生信息泄露,不法分子冒充政府部门工作人员,通过电话准确报出考生姓名、学校等信息获取考生信任,然后通知考生可领取“高考补助金”,诱骗考生或家长在ATM机上操作进行转账。
伪造录取通知书诈骗
不法分子故意混淆不同招生类型,拿自考助学班、网络教育班的入学通知书蒙骗考生及家长;或按照招生学校的网站制作假网页发布虚假录取信息,并寄送假录取通知书,让考生将学费转入指定账号。
假冒军校招生诈骗
不法分子通过伪造军校招生公文、公章等手段蒙骗考生和家长,以“内部招生指标”、“计划外招生指标”、“军校扩招”等为幌子,向考生及家长寄发通知书,伺机诈骗钱财。
链接 5年来北京涉高招诈骗总案值超4000万元
近日,北京海淀法院总结了北京市近5年来高招诈骗犯罪情况。数据显示,2013年-2017年间,北京共审结涉高招诈骗案件34起,审理被告人63名,涉及97起犯罪事实,97人被骗,总案值共计人民币4224.5万元。
97起犯罪事实中,北京大学、中国政法大学最受犯罪分子“青睐”。其中,39起涉军校犯罪中包含专业军事院校、国防生、委托生及预备役,各地装甲兵学院、陆军指挥学院、武警学院均有涉及,部分招生项目系犯罪分子虚拟。7起涉艺考犯罪均针对艺考校考环节,北京电影学院、中国传媒大学及其他大学艺术特长生招录均有涉及。
北京海淀法院发现,高招诈骗案案值远超同类诈骗案件,其中最高案值近1000万元,平均案值高达33.58万元。
值得一提的是,该类案件财产损失弥补情况不容乐观,退赔及部分退赔合计占比不超过16.5%,大部分案件没有退赔。
北京市第三中级人民法院近日在通报审理招生录取诈骗案件情况称,5年来北京涉及招生录取类的诈骗案件共41件,军校和艺术院校这样的特殊招生更是成为很多犯罪分子“钻空子”的地方。(记者王俊)
转自:新京报
版权及免责声明:凡本网所属版权作品,转载时须获得授权并注明来源“中国产业经济信息网”,违者本网将保留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的权力。凡转载文章,不代表本网观点和立场。版权事宜请联系:010-65363056。
延伸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