需求负反馈传导 “双焦”价格偏弱震荡


中国产业经济信息网   时间:2024-08-26





  8月份以来,焦煤、焦炭期价整体延续前期震荡下行走势,焦炭价格刷新近4年来新低,焦煤尚未跌破2023年5月份低点。截至8月19日收盘,焦炭主力连续合约价格月跌幅为9.5%,焦煤月跌幅为7.8%。


  在现货端,7月下旬以来,焦价连续4次调降,截至目前,湿熄焦价格累计下调200元/吨、干熄焦价格累计下调220元/吨。价格调整后,现山东日照港口准一级湿熄焦炭报价为1720元/吨,产地山西吕梁报价为1600元/吨。焦煤价格同样呈下跌趋势,目前国内外煤价较7月底下跌70元/吨~140元/吨不等,其中蒙古国煤炭(下称蒙煤)价格跌幅居前,国内煤价跌幅居中,澳大利亚煤炭(下称澳煤)价格跌幅有所收窄。


  从运行逻辑来看,市场7月份交易重心为弱宏观预期,8月份逐步转到弱现实、弱需求上,致使价格下跌趋势延续。8月份北方多地气温虽已有所下降,但降雨范围仍较广、频率仍较高,终端市场尚未完全走出淡季,黑色系板块整体承受需求压力。产业层面,前期煤焦钢产业链各环节存在利润分配不均衡的矛盾,例如上游矿山端维持较为可观的利润空间,而中下游焦钢企业则呈现微利甚至亏损的局面,随着板块整体价格下跌,利润不均衡矛盾快速积聚并激化,焦钢企业开始加大减产幅度,将压力进一步向上游传递,市场交易重心落到需求负反馈逻辑上。


  需求负反馈向上游传导


  原料需求承压


  在需求淡季阶段,钢材价格整体偏弱运行,再加上螺纹钢生产将执行新国标,旧国标被集中抛货,导致钢材价格加速下跌,而原料端整体下跌节奏相对滞后,且幅度不及钢材。钢企盈利面持续缩窄,调研数据显示,进入8月份,市场盈利面仅剩5%左右。在亏损压力下,钢企逐步加大减产力度,通过降需求将压力向原料端传导。目前,全国247家钢企高炉日均铁水产量降至228.77万吨,近3周累计下降10.84万吨,同比下降16.85万吨。对比来看,2022年6月—7月份钢企盈利面缩小至个位数时,日均铁水产量由242万吨最低降至213万吨,降幅高达29万吨。仅从该数据来看,目前铁水产量仍有下降空间。不过考虑到今年钢材整体库存压力较2022年小,预计此轮铁水降幅不会超过2022年。


  另外,近期河北唐山地区粗钢产量调控政策落地消息发酵,为原料偏弱的行情继续增添利空因素,后续需持续关注其他地区粗钢产量调控工作的落地情况。


  焦化利润转负 紧跟限产


  随着减产力度加大,钢企对焦炭的采购情绪下滑,保持低原料库存策略,焦炭价格承压回调,焦化平均利润也重新回到亏损态势。数据显示,目前独立焦企平均吨焦亏损37元,主产地山西地区接近盈亏平衡。从总体来看,吨焦利润情况略好于吨钢。不过以目前来看,本轮焦价调降的周期尚未结束,焦化亏损存在进一步扩大的可能。


  近期焦化企业召开市场分析会,认为当前煤炭供应相对宽松,而煤价跌幅较小,呼吁亏损焦企加大限产力度,同时降低煤炭库存,以做好应对市场长期下滑的准备。调研数据显示,焦企产能利用率降至72.8%,较高点下降1.7个百分点,整体步入下降趋势中。


  焦煤供需表现为偏宽松


  焦煤端尚处于提产过程中,数据显示,目前国内523家炼焦煤矿原煤日均产量为203万吨,同比下降11.4万吨;精煤日均产量为78.5万吨,同比下降1.12万吨。据了解,山西地区煤矿产量已逐步回升至去年7月份的水平,结合当前需求下滑压力的传导,预计本轮煤矿提产已接近尾声。


  在进口端,7月份煤炭整体进口量保持高位,达4621万吨。由于7月份那达慕假期各口岸通关阶段性暂停,预计蒙煤月度进口量或小幅下降。近期来看,蒙煤通关量回升至中位偏高水平,较6月份有所下降,主要是受下游拉运积极性下滑、口岸监管区库容再度紧张的影响,通关节奏放缓。数据显示,目前甘其毛都口岸监管区库存升至316万吨,同比增加174万吨。总体来看,随着国内煤的提产及进口煤的不断补充,叠加实际需求下滑,焦煤供需表现出偏宽松的态势。


  焦煤库存压力持续增大


  从数据上来看,焦煤库存压力相对焦炭更大,对煤价走势不利。截至8月16日,焦煤总库存为2380吨,较4月份低点增加156万吨,同比增加约200万吨;焦炭库存为793万吨,同比下降31万吨。


  整体来看,钢材库存消化存在压力,钢企已率先减产,在需求负反馈逻辑压力的传导下,“双焦”均存在进一步减产的预期,将呈现供需双弱态势。随着价格的快速下跌,市场偏空情绪得到释放,同时焦煤期价跌至蒙煤长协价格附近,受到一定支撑;在铁水产量未见底前,“双焦”价格恐难有较强的反弹驱动力,预计短期或维持弱势震荡走势。(冯艳成)


  转自:中国冶金报

  【版权及免责声明】凡本网所属版权作品,转载时须获得授权并注明来源“中国产业经济信息网”,违者本网将保留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的权力。凡转载文章及企业宣传资讯,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网观点和立场。版权事宜请联系:010-65363056。

延伸阅读



版权所有:中国产业经济信息网京ICP备11041399号-2京公网安备110105020359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