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5月份,焦煤、焦炭期价整体呈现宽幅震荡走势,价格重心较4月末下移,焦煤月跌幅大于焦炭。截至5月31日,焦炭09合约收盘价为2270元/吨,月跌幅为3.5%;焦煤09合约收盘价为1670元/吨,月跌幅为7.5%。
在现货端,焦价亦呈现震荡走势。5月上旬焦炭完成1轮提涨,加上4月份的提涨,焦价累计上涨5轮,涨幅为500元/吨~550元/吨;进入5月下旬,钢企对焦价调降1轮,降幅为100元/吨~110元/吨;5月底时个别区域焦企再度提涨焦价,但主流地区焦企未跟进,钢企也未落实涨价。焦煤价格变化不大,炼焦煤现货价格指数在1730元/吨上下波动。
从运行逻辑来看,今年4月30日召开的中共中央政治局会议延续稳中求进的政策基调,宏观层面总体给予黑色金属终端市场较好的预期。其中对于房地产市场,会议定调“统筹研究消化存量房产和优化增量住房的政策措施,抓紧构建房地产发展新模式,促进房地产高质量发展”,时隔多年再次提出“去库存”。在政策指引下,各部委和地方政府陆续出台相关政策,如推进保交房、消化存量商品房等重点工作;设立保障性住房再贷款,支持地方国有企业以合理价格收购已建成未出售的商品房,用作配售型或配租型保障性住房;降低个人住房贷款最低首付款比例、下调住房公积金贷款利率、取消住房贷款利率下限等等,以促进房地产市场平稳健康发展。此外,近期特别国债、消费品以旧换新等政策也在加速落地,对黑色金属终端需求形成托举之势。
从“双焦”供需基本面来看,5月份实际需求呈稳增长趋势,但临近月末时表现出阶段性见顶态势,对市场情绪造成扰动。另外,煤矿端提产预期强化,叠加进口保持高位,压制焦煤价格弱势运行,进而拖累焦炭等下游产品价格。
实际需求增量空间不大
关注淡季钢材表现
5月份,样本钢企盈利面扩大至52%左右,处于近两年来中位偏高水平。受利润的刺激,钢企高炉产能利用率提升至88%左右,日均铁水产量增至236万吨,不过近两周铁水产量微幅下降,出现阶段性见顶迹象。
据相关机构调研,6月份有15座高炉计划复产,涉及产能约为5.86万吨/天;有8座高炉计划检修,涉及产能约为3.59万吨/天。若按照该停复产计划生产,预计6月份日均铁水产量为237.8万吨,较当前水平增量空间已不大。从季节性因素来看,6月份受高温天气影响,将步入需求淡季,目前五大钢材品种去库存速度也逐步放缓,将抑制钢企的生产节奏。
此外,近期国务院印发《2024—2025年节能降碳行动方案》,强调严格落实钢铁产能置换,严禁以机械加工、铸造、铁合金等名义新增钢铁产能,同时指出2024年继续实施粗钢产量调控。目前来看,粗钢产量调控的实施细则暂不明确,有待后期持续跟踪。数据显示,今年1月—4月份我国粗钢产量为34367万吨,同比下降1063万吨,降幅为3.0%。
焦企小幅盈利 供应跟随需求
5月份,在需求稳增长的拉动下,叠加焦煤表现略显弱势,独立焦企吨焦利润实现扭亏为盈,刺激焦企提产的积极性,焦化产能利用率升至72%左右,较前期低点提高8.3个百分点,同比下降1.6个百分点;焦炭日产量为66.5万吨。不过,随着下游铁水产量逐步见顶,焦企开工率也同步趋稳。后期来看,实际需求虽然见顶,但存在韧性,预计6月份需求不会出现显著下降,焦企在尚有利润的情况下,预计会保持稳定供应。
煤矿存在提产空间
进口量处于偏高位
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今年前4个月,我国原煤累计产量为14.8亿吨,同比下降3.5%,其中山西省原煤累计产量为36923.3万吨,同比下降7509万吨,降幅为16.9%。2024年山西省原煤总产量目标为13亿吨左右,同比减量约为7800万吨。4月份山西省日均原煤产量为327.6万吨,若要实现全年产量目标,则5月—12月份的日均产量需抬升至379.9万吨,未来山西省煤矿存在复产空间,相应的炼焦煤供应也存在增量预期。不过从当前的情况来看,煤矿提产进程不及预期,炼焦煤样本矿山日均精煤产量维持在76万吨,仅比前期低点增加3万吨左右。
焦煤进口仍保持高位。4月份我国进口炼焦煤1094.9万吨,同比增长29.37%。1月—4月份我国累计进口炼焦煤3783.9万吨,同比增加710.1万吨,增幅为23.1%。4月份,蒙古国煤炭继续维持高通关量,我国自澳大利亚进口煤炭量有所增长,后期关注增长能否延续。
库存压力相对有限
5月份,在供需两旺的格局下,焦炭库存低位趋稳,整体库存压力不大。焦煤出现小幅累库,但整体保持相对低位。从库存结构上来看,由于近期需求逐步见顶,下游焦钢企业采购节奏放缓,上游煤矿端库存由降转增。后期需关注淡季阶段供需形势的变化,若煤矿复产提速,焦煤仍或缓慢累库。
整体来看,宏观氛围偏暖,终端市场对需求修复的预期改善,但传导至“双焦”需求上则需要一段时间。基本面上,焦炭供需趋稳,预计6月份的增量空间不大;煤矿端复产预期仍存,叠加炼焦煤进口保持高位,对煤价形成压力,预计6月份“双焦”价格或以偏弱震荡走势为主。(冯艳成)
转自:中国冶金报
【版权及免责声明】凡本网所属版权作品,转载时须获得授权并注明来源“中国产业经济信息网”,违者本网将保留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的权力。凡转载文章及企业宣传资讯,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网观点和立场。版权事宜请联系:010-65363056。
延伸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