动力电池加速迈向6C时代


中国产业经济信息网   时间:2024-07-19





  动力电池充电倍率持续“向上”进阶。近期,亿纬锂能发布大圆柱电池新产品,具备6C快充能力,可实现电动汽车充电5分钟续航300公里。“C”指充电倍率,近年来,为提高用户充电体验,动力电池充电倍率逐步从早期的2C慢充发展到3C快充,再到4C超充。如今,具备更高充电倍率的6C电池也逐渐走入大众视野。不过,有业内人士指出,支持超快充的充电桩网络建设滞后,或成为制约6C电池发展的关键因素,未来行业还需进一步推动电池与充电网络的同步发展。


  企业发力6C电池


  当前,快充功能已成为动力电池厂商竞争的焦点。近年来,亿纬锂能、欣旺达等众多国内动力电池企业都在积极推进自家产品从1C、2C向4C等更高充放电倍率方向发展。如今,6C产品的出现,意味着动力电池充电速度达到新高度。


  除亿纬锂能外,欣旺达也在今年北京车展上发布了两款快充新品,均采用先进快充技术和高能量密度材料,超快充长寿命负极创新技术,电池充电速度比传统电池提升数倍,充电峰值倍率达6C。欣旺达动力电池系统产品线总经理邓杰公开表示,新产品峰值充电6C,平均充电4.5C,10分钟可以把电量充到80%。


  4月,杉杉股份发布公告称,公司动力类快充产品出货量快速增长,已实现4C、5C产品规模化供应,且6C产品已完成客户定型。另外,近期业内也有消息称,宁德时代计划在下半年推出充电倍率达到6C的动力电池。


  “6C的电池出现,意味着电动汽车充电速度迎来新突破,在缓解消费者补能焦虑的同时,进一步拉动电池行业发展。”国际智能运载科技协会秘书长张翔向《中国能源报》记者表示。


  搭配800V平台


  电池企业想要提升产品功率性能,需在正极、负极、电解液、隔膜和结构设计等多个环节上下功夫。伊维经济研究院研究部总经理、中国电池产业研究院院长吴辉在接受《中国能源报》记者采访时指出:“具备快充功能的电池对负极材料、结构设计都提出新要求,企业需要针对材料体系和工艺设计进行研发优化。”


  值得一提的是,业内有分析认为,为使电池实现6C充电倍率,并同时兼顾更高能量密度,其研发或涉及铁锂和三元的混合材料体系。“铁锂和三元两种电池的特性不同,双方的结合可以互为补充,不过,混合材料体系尚未实现规模应用,仍待进一步研发,未来能否成为快充领域的解决方案存在不确定性。”张翔表示。


  另外,6C电池的出现,也给汽车充电平台带来更高要求。据了解,提高电动车电压平台可大幅提升整车运行效率、缩短充电时长。为匹配4C及以上的快充电池,800V高压平台也正加速普及。


  据了解,充电功率取决于充电电流和充电电压,800V平台将整车高压电气系统电压范围提升至550V-930V区间,通过提升电压提高整车充电功率,以达到“超快充”目的。“高压快充车型、超充桩和高倍率电池相互'搭配',才能实现充电最大峰值功率。”张翔表示,现在800V高压平台已经成为不少车企的宣传重点,但是能够匹配800V车型的充电桩却很少,市场上整体呈现出“有车但找不到桩”的情况。在此背景下,800V高压快充技术的应用价值并未得到充分体现。“高压快充车型的保有量还相对较小,因此对于充电桩企业来说,投资800V充电桩的研发、建设,很难实现盈利,桩、车发展不均衡问题凸显。”


  有待市场检验


  整体来看,在应用层面,要使具备4C、6C等超快充能力的电池产品真正惠及消费者,还需达成电池、高压车型、超充桩三方“共振”。光大证券此前发布研究报告称,800V高压平台车型及规划陆续推出,宁德4C磷酸铁锂快充电池加速超充趋势落地,超充桩建设成为高压快充推广的制约因素。


  “通过政府给予充电桩生产企业一定的财政补贴,可以降低其生产成本,进一步提升桩企积极性,进而推动6C电池普及。另外,由于4C电池采用了更高品质的材料和先进的制造工艺,未来其推广普及也将面临降本挑战,其技术可靠性和安全性也需要市场的进一步验证。”张翔表示。


  随着电池企业争相布局,新一轮6C“竞赛”已经打响,行业各方在关注电池技术进步的同时,要兼顾充电基础设施的建设和升级,以实现电池与充电网络的同步发展。在业内人士看来,未来随着各家企业6C电池产品的陆续推出、800V高压平台的愈加成熟,动力电池行业有望加速迈向6C时代。


  展望后市,东兴证券研报指出,即将上市的爆款车型多数配置高压快充,行业有望加快推进快充电池平价化趋势,今年或成为快充产业链发展提速元年。(记者 姚美娇)


  转自:中国能源报

  【版权及免责声明】凡本网所属版权作品,转载时须获得授权并注明来源“中国产业经济信息网”,违者本网将保留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的权力。凡转载文章及企业宣传资讯,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网观点和立场。版权事宜请联系:010-65363056。

延伸阅读



版权所有:中国产业经济信息网京ICP备11041399号-2京公网安备110105020359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