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汽车工业秉承强国初心而来,借着改革开放的东风奋发而上,经过70载砥砺奋进、自立自强,走出了从无到有、从小到大、从弱到强的蜕变之路,如今已屹立世界汽车工业之林。
回眸70年峥嵘岁月,商用车在中国汽车发展史上书写了自主担当的励志传奇。如今,我们可以自豪地说,与国民经济发展密切相关的商用车,称得上是中国汽车工业的基础和脊梁。
一、蹒跚中起步 结束“万国造”
新中国成立之初,百业待兴。彼时,中国汽车工业基础差,且不具备造车能力,满街跑的都是从国外引进的“万国牌”汽车。
1949年12月,毛泽东主席访问苏联,参观了斯大林汽车制造厂。看到苏联先进的制造工艺,他对随行人员说:“我们也要有这样的汽车厂。”后来,这句话被认为是为中国“汽车梦”播下了一粒种子。
1953年7月15日,随着长春第一汽车制造厂(以下简称“一汽”)正式奠基,中国汽车工业开始破土萌芽。
1956年7月,第一辆国产解放牌汽车——解放CA10型载重汽车总装下线,结束了中国不能制造汽车的历史,也激发了全国的造车热潮。以二汽为代表的汽车厂、为整车配套的零部件企业和一批专用车生产企业相继诞生,通过扩建和技术改造,我国中型载货汽车的产能和技术水平得到了大幅提升。
1958年3月10日,第一辆NJ130型2.5吨“跃进”牌载货汽车驶下生产线,宣告中国轻卡时代的来临;1960年4月,中国重汽前身济南汽车制造厂通过艰苦奋战,成功试制出第一辆黄河牌JN150型8吨载货汽车,拉开了中国重型汽车工业发展的序幕。
当卡车行业进入快速发展轨道之时,作为商用车市场的另一重要组成部分——客车行业也紧跟时代发展步伐,与时俱进、不断向前。1957年,上海、北京两地的客车装配厂采用国产解放牌CA10型底盘和全部国产设备,试制出全金属结构车身的五七型客车,成为我国首款完全自主制造的国产客车;70年代开始,国内客车生产企业纷纷采用卡车底盘,大批量改装生产大型单体客车和铰接客车。
这一时期,虽然国内缺乏工业基础和配套产业链,但中国汽车人勇于探索,不仅解决了中国汽车工业“有没有”的问题,还实现了由“全盘从苏联引进”到“自力更生为主、引进为辅,独立自主建设”的转变,初步建立了中国自主的系统设计和开发能力,形成以载货车为主的汽车工业生产体系。
二、引进吸收促发展 告别“缺重少轻”
1978年,改革开放的号角吹响,中国对外敞开了大门,技术引进热潮席卷中国汽车工业。在商用车领域,斯太尔、五十铃整车技术引进成为这一时期的标志性事件。
1983年12月,中国重汽集团的前身——中国重型汽车工业联营公司与奥地利斯太尔公司签订重型汽车制造技术转让合同,全套引进斯太尔91系列重型汽车整车技术;1985年,第一辆斯太尔91在四川汽车制造厂下线;1989年,第一辆国产斯太尔在济南汽车制造厂下线。这是当时为解决我国汽车工业“缺重”现状而引进的项目,改变了中国重型汽车的市场格局。
值得一提的是,考虑到汽车工业是一个环环相扣的整体,斯太尔技术引进项目还包含重型商用车关键总成的引进,如发动机、车桥、变速器、车架、制动系统等。目前,在国内占据重要位置的零部件厂商,如潍柴动力、法士特、汉德车桥等都是在斯太尔技术基础上发展而来的。
在此后的20多年时间里,斯太尔技术成为中国重型汽车的主要技术平台,使中国的重型商用汽车制造技术向世界先进水平迈进了一大步。
“少轻”也是当时中国汽车工业的软肋。1985年1月,国家汽车行业主管部门采用技贸结合的方式,与日本五十铃汽车公司签订《五十铃N系列载货汽车技术转让合同》和《五十铃N系列轻型载货汽车驾驶室技术转让合同》。这次技术引进的影响极为深远,奠定了我国轻卡行业从改革开放到其后30年的竞争格局。自上世纪90年代中期起,国内的轻型载货车厂商推出了许多以“铃”字命名的轻卡系列产品,并得到市场的广泛认可。至此,我国汽车工业“缺重少轻”的问题已基本得到解决。同时,中型载货车也通过技术改造实现了产品升级换代。
改革开放后的第一个10年,是我国商用车技术发展最快的一个时期,也是我国卡车行业的第一个“黄金十年”。在自主卡车领域中,既有中型卡车解放CA141和东风EQ140的同台对垒,也有重型卡车黄河JN162、红岩CQ30290和铁马SC2030的激烈竞争。在国外技术引进上,罗曼、奔驰、斯太尔、太脱拉和日产柴等车型与技术相继在中国“落地生根”。与此同时,我国客车行业不仅突破了卡车底盘的限制,形成了规模化生产,还在1988年推出国内第一款卧铺客车。尽管随着时代的发展这种车型已经退出客运市场,但它在我国客车历史上却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
三、积极改革 不断提升实力
随着改革开放的进一步深化,我国汽车工业的任务逐渐从最初的打基础转变为发展民族汽车工业。在这段时间,我国商用车行业吸收国际先进技术的路径也开始走向了引进消化再创新的新阶段。
进入上世纪90年代,我国客车行业找到了实现自我突破的最优途径,就是引进技术、合资合作生产。当时欧、美、日、韩等地区在国际客车市场上具有很强的技术优势,因此我国企业技术引进也不外乎欧美和日韩两条路线,方式主要为技术合作或合资建厂。其中,采用欧美技术路线的客车生产企业较多,代表车型有北方尼奥普兰、安徽凯斯鲍尔、西沃客车、亚星奔驰、申沃客车等,采用日韩技术的典型代表为沈飞日野、桂林大宇、四川丰田柯斯达等。
上世纪90年代中后期,我国自主品牌客车开始崛起,其发展速度之快、势头之猛出乎所有人的预料。自主品牌客车快速发展的标志,是股份制企业和民营企业等企业形式的出现,当时走在前列的客车企业已开始谋求上市,为企业发展引入新动能。
进入2000年,中国已成为世界客车生产大国,无论是在公路、旅游客运市场,还是在城市公交领域,我国客车都有不俗的表现。客车生产规模化、集中化程度不断提高,逐渐形成以“一通三龙”为代表的中国客车第一阵营。为适应我国高速公路快速发展,各家客车企业开发出众多公路、旅游客车、旅游观光客车;为优先发展城市公共交通、倡导绿色出行,出现了多种形式的公交车,比如低地板公交车、新能源公交车、机场接驳摆渡车等。这一时期,中国客车行业展现出勃勃生机。
建立现代企业制度,培养适应市场经济能力,也是国内卡车企业必须面对的挑战。这其中,思路灵活、动作较快的当属福田汽车。1996年,福田汽车白手起家,以“百家法人造福田”的模式,从地方国有企业转型为股份制公司;1998年福田汽车股票上市,由生产四轮农用车的小厂发展成拥有全系列卡客车的国内知名商用车制造商。
此后,历史“包袱”沉重的国营重卡企业也下决心进行市场化改革。2001年1月~2003年1月,原中国重型汽车集团面临亏损倒闭,国务院决定对该公司实施改革重组,下放至山东、陕西和四川(重庆成为直辖市前)进行地方管理。2001年1月,中国重型汽车集团有限公司正式成立;2002年2月,陕西汽车集团有限责任公司挂牌成立;2003年1月,重庆红岩汽车有限责任公司成立。原中国重汽集团下属的3家企业在重组后获得新生,通过引入市场竞争机制,改革管理体制以及坚持制度创新,使3家企业从破产边缘逐渐发展成为我国重卡行业的中流砥柱。
改革开放带来的管理体制上的政企分开和市场竞争环境的改变,给商用车生产企业增添了更多自主权,有效调动了企业在经营上的积极性与主动性,增强了商用车企业的自主创新能力和对市场把控能力。
四、自主创新驱动 赶超国际先进水平
2010年,我国商用车市场收获了有史以来的最好业绩。重卡销量首次突破百万辆大关,客车销量打破历史纪录,整车出口达到26.19万辆……一份份亮眼的成绩单,无不证明我国商用车行业已步入发展快车道。
不过,令人始料未及的是,在达到历史高峰后,国内商用车销量开始逐年下滑,从持续几十年的卖方市场彻底转变为买方市场。
此前,由于我国商用车企业一直“不愁销量”,提高工艺、改进产品的动力较小。随着市场经济带来的竞争压力持续增大,企业逐渐认识到进行技术改进、提高产品性能的重要性。逐渐地,我国商用车产品与服务开始向高端化、精细化发展。
在这一过程中,商用车企业采取了多种方式。一方面,与国际商用车巨头合资合作;另一方面,不断挖掘自身潜力。例如,排放升级一直是商用车行业关注的重点,近年来,各家企业都在加大研发力度,力求推出符合标准和用户需求的车型。
经过市场竞争、体制改革、合资合作、技术引进、自主创新发展,以及在国家的大力支持下,我国商用车市场不断向好,并在2018~2021年步入快速发展期,特别是重卡市场,连续4年销量突破百万辆。在这一时期,商用车企业也逐渐做大做强,在国内市场牢牢占据行业主导地位,在安全、环保、动力、经济、舒适和可靠性等产品技术指标上,接近或超过世界先进水平,各家车企也集体向高端市场发起冲击,包括解放J7、重汽黄河、陕汽X6000、上汽红岩H6、江淮V7等国产高端车型不断引领潮流,已具备与外资品牌抗衡的实力。
五、加快电动智能化转型 凭实力角逐国际舞台
经过多年艰苦奋斗,我国商用车行业连续多年成为全球第一大商用车生产国,自主创新、自主可控成为商用车行业制胜法宝。以新能源化、智能化为突破口,中国商用车更是抢占了先机。
自2009年初开展“十城千辆”示范工程以来,我国新能源商用车产业在政策支持下,实现了从无到有、从有到优,且核心技术自主的历史性突破。尤其是新能源客车,借助补贴政策的“东风”,我国新能源客车行业一路高歌猛进,在应用规模方面处于世界领先地位。
近几年,在“双碳”战略目标以及汽车“新四化”浪潮的推动下,中国新能源商用车步入快速发展通道。2022年,我国新能源商用车爆发趋势更加明显,累计销量33.8万辆,同比增长78.9%,呈现出市场规模和发展质量双提升的良好局面,是提振市场大盘的重要力量。
受政策和市场双重驱动,我国商用车企业密集发布新能源商用车战略,加大对新能源商用车的投入,根据换电、充电、燃料电池等新能源技术路线的特点,结合不同产品类型、不同运营场景,探索换电重卡、融资租赁、运力服务等多种商业模式,促进新能源商用车渗透率不断提高。
在我国新能源商用车产业取得规模全球领先的同时,智能化进程亦不断加速。在全球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中,商用车已逐渐从单一的运输工具转变为新一代移动智能终端,商用车智能化、网络化技术正在特定场景中加速落地。例如港口、矿山等低速场景已实现L4级自动驾驶技术的初步商业化运营,干线物流、Robobus等场景的L3级自动驾驶技术已产生商用价值,末端无人配送也实现了常态化运营。
得益于长期的技术积淀、稳定的供应链体系,我国商用车企业在新能源技术、智能化研发与应用上赢得了先发优势。
除此之外,国内商用车企业在海外市场上的影响力也在不断提升。
根据中国汽车工业协会发布的数据,今年上半年,我国商用车出口36.1万辆,同比增长31.9%,呈现出量质齐升的发展特征。作为“中国制造”出海的一张靓丽名片,中国品牌客车在全球客车市场上占据重要地位。包括宇通客车、苏州金龙、中通客车等旗下的客车产品先后奔赴海外,全球竞争力进一步提升。
此外,我国卡车市场也展现出较为强劲的出口势头。今年1~6月,卡车累计出口27.6万辆,同比增长37%,成为拉动卡车市场增长的重要力量。
随着出海步伐的加快,有越来越多的中国商用车企业将目光从亚非拉地区转向欧洲市场,并从简单的国际贸易逐渐发展为直接投资模式,通过海外建厂、本土化生产和营销、共用技术定制化开发新车型等多种方式,在海外获得了一定的市场基础,树立了良好的品牌形象。
70年的筚路蓝缕、披荆斩棘,经过历代汽车人的不懈努力,中国商用车产业实现了从借鉴模仿到正向研发,从市场换技术到反向技术输出的转变和跨越,挺起了中国汽车工业强国的脊梁。
面向新征程,中国商用车产业要积极应变、求变、谋变,坚持创新和变革双轮驱动,加快转型升级发展步伐,秉持开放、合作的理念,主动接轨国际标准,与世界产业链深度相嵌,努力践行高质量发展,助力实现中国汽车强国梦。(李亚楠)
转自:中国汽车报
【版权及免责声明】凡本网所属版权作品,转载时须获得授权并注明来源“中国产业经济信息网”,违者本网将保留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的权力。凡转载文章及企业宣传资讯,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网观点和立场。版权事宜请联系:010-65363056。
延伸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