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新征程、新动能、新发展”为主题的中国工程机械工业协会六届四次会员代表大会暨第二十届中国工程机械发展高层论坛近日在西安召开。
会上,协会会长苏子孟表示,2023年工程机械行业发展的有利因素很多。由于我国取得疫情防控重大决定性胜利,2023年GDP将实现5%左右的增长速度;“十四五”规划中一批重大项目、重点工程等陆续开工建设,稳投资力度持续加大,基础设施建设提速,专项债投放加快,政策性银行新增贷款投放增加,房地产将逐步走出谷底,乡村振兴和新型城镇化、区域发展重大战略等政策举措进一步落地,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转型步伐继续加快,存量政策和增量政策逐步叠加发力,将为工程机械行业高质量发展提供强力支撑,全年国内工程机械市场需求将好于2022年。
行业依然存在压力
根据最新数据显示,行业产品线依然存在一定压力。据中国工程机械工业协会对挖掘机主要制造企业统计,2023年3月销售各类挖掘机25578台,同比下降31%,其中国内13899台,同比下降47.7%;出口11679台,同比增长10.9%。2023年1-3月,共销售挖掘机57471台,同比下降25.5%;其中国内28828台,同比下降44.4%;出口28643台,同比增长13.3%。
苏子孟表示,随着时间的推移,后期压力会逐渐释放,2023年工程机械行业整体将呈现企稳回升向好态势,预计行业将实现质的有效提升和量的合理增长。尽管国际形势严峻复杂,凭借我国工程机械技术、产品和服务等整体优势,预计出口额仍将保持较高水平。
他认为,我国经济恢复的基础尚不牢固,发展不平衡不充分问题依然突出,需求收缩、供给冲击、预期转弱三重压力仍然较大,一些领域工程机械市场存量尚需消化,产能结构性过剩矛盾仍很突出。部分排放标准国三切国四后的非道路机械因成本增加短期内还影响客户对新机的购买。地缘政治冲突升级和保护主义影响,大国间在关键领域的博弈加剧,发达经济体对产业链安全诉求提升,国际市场竞争更加激烈,工程机械出口面临一定的不确定性。因此,今年行业既有新的发展机遇,也会面临严峻挑战。
高端产品发展结硕果
苏子孟总结行业发展技术成果时表示,去年高端工程机械发展亮点纷呈。具有高配置、高效率、高可靠性耐久性的工程机械产品得到更广泛的认可。对标国际高端市场需求,满足国内重点工程需要,行业企业强化了可靠性耐久性适应性测试和工业性考核检验,主要产品性能参数得到了新的全面提升。
智能化工程机械从试点到推广应用,行业各相关企业投入了大量精力,实现了技术突破,在辅助人工操作、监测和远程操控、无人驾驶、故障预警、人机协作、场景多机协作、安全管控方面取得了大量应用成果。同时,在数字化、智能化赋能的基础上,实现了原有工程机械的升级换代。
各相关企业结合技术改造、腾退搬迁、产品结构调整、新产品产业化等大规模引入智能制造技术、工艺和设备,努力实现智能化升级。全年建设出越来越多的智能化工厂、车间和应用场景。
一批工程机械企业入围2022年度智能制造示范工厂、智能制造优秀场景名单,有的被评为灯塔工厂。
电动工程机械继续快速发展,电动挖掘机、装载机、矿用自卸车、汽车起重机、叉车、升降作业平台等均呈现出较好的发展势头。其中电动叉车占叉车总量比重已超过64%,升降作业平台电动比例达到91%,电动挖掘机、装载机、矿用自卸车等已经批量应用。
绿色制造不断深化,协会配合有关部门和行业相关企业,推动建立绿色标准体系、创建绿色工厂、建设绿色园区、打造绿色供应链、开发绿色产品,一批企业完成了改造升级,有的获得2022年绿色制造工厂称号。
此外,一批重大技术装备投放市场应用良好,彰显了行业企业服务重大需求的能力水平。
一批行业企业坚持创新发展,重大技术装备研制与应用取得新的成果:2600吨级越野轮式起重机、2400吨级全地面起重机、万吨米以上塔式起重机、超大直径盾构机等相继研发成功。
加强薄弱环节建设
苏子孟针对行业短板提出了发展建议。他表示,要针对制约行业发展的共性问题、产业薄弱环节,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增强自主创新能力。着力运用当代科学技术和先进产业组织方式,构建高水平产业链供应链体系,使工程机械产业链供应链具备高端的链接能力、自主可控能力、自我提升能力;注重对技术、产品、流程、管理和制度等各环节进行高水平创新,大力提升企业研发制造能力,不断增强基础软实力和核心竞争力,实现长远发展。
苏子孟建议,依托工程机械行业先进产业集群、新型工业化示范基地等,建设好主导产品特色鲜明、创新要素高度集聚、网络协作紧密高效、产业生态体系完善的工程机械先进产业集群,促进大、中、小、微和国有、民营、外资企业共同发展,进而打造好具有国际一流水平的研发、制造、服务高地,构建世界级先进的工程机械产业集群。
并且加大对“五基”领域技术研发的支持力度,加快提升包括基础零部件和元器件、工业基础软件、基础材料、基础制造工艺及装备、产业技术基础等基础能力;积极推动覆盖主机装备和关键零部件的产业协同创新体系建设,努力解决部分高端整机、配套件自主化率相对较低,可靠性耐久性存在差距问题,加速核心零部件、共性关键技术的突破和产业化推广应用。
通过各类先进技术手段,努力实现工程机械后市场现代化。继续推进工程机械全生命周期的监督管理;积极推动完善落实在用设备制度法规,规范二手机交易,引导和支持老旧工程机械有序退出。
加快构建代理商、租赁商等现代企业管理制度,优化发展环境,积极推进与制造企业的协同发展。
苏子孟总结表示,要加强行业自律,维护好市场秩序,敬畏规则、尊重市场规律;要严控经营风险,管控好各种不利于行业和企业自身持续稳定健康发展的行为和做法,积极从短板入手加强行业的产业升级和建设步伐。(记者 郭宇)
转自:中国工业报
【版权及免责声明】凡本网所属版权作品,转载时须获得授权并注明来源“中国产业经济信息网”,违者本网将保留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的权力。凡转载文章及企业宣传资讯,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网观点和立场。版权事宜请联系:010-65363056。
延伸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