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带一路’建设及相关举措将有效激活沿线国家的工程机械市场需求,这已成为我国工程机械行业的共识。”中国机电产品进出口商会副会长石永红表示,“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基础设施建设前景广阔,将是我国工程机械行业产能与装备合作的重点领域。同时,我国主要工程机械企业在“一带一路”沿线的产业布局日趋完善,有足够的能力在“一带一路”沿线国家推进国际产能和装备制造合作。
市场潜力大
记者了解到,我国工程机械行业受益“一带一路”建设,对沿线国家的出口表现好于其他地区。
中国机电产品进出口商会提供的数据显示,2016年,我国工程机械产品对“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出口87.3亿美元,同比增长2.8%,高于行业出口总额增幅13个百分点;占行业出口总额的44.7%,占比明显高于我国全商品、机电产品出口中“一带一路”沿线国家所占比重。
“我国对外工程承包‘一带一路’沿线项目呈快速发展势头。”石永红介绍,2016年,我国对外承包工程对沿线国家完成营业额760亿美元,增长9.7%,占我国对外承包工程完成营业总额的47.7%;2016年在沿线国家新签对外承包工程合同额1260亿美元,同比增长36%;对沿线国家直接投资145亿美元,占我国对外投资总额的8.5%。一批重大标志性项目建成投产或开工建设,如葛洲坝集团于今年3月份签约承建巴基斯坦投资额最大的达苏水电项目。
石永红强调,“一带一路”沿线自贸区及经济合作区的建设将有力拓展我国工程机械出口空间。我国与东盟完成了自贸区升级谈判,与其他一些国家和地区的自贸区谈判也已经完成或在积极推进。“我国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经济已经深度融合,在沿线20多个国家建设了56个经贸合作区,涉及多个领域,累计投资超过185亿美元。由于‘一带一路’项目多以基建、资源类项目为主,‘一带一路’海外工程建设需求有望极大地拓展国内工程机械产能的向外输出空间。”石永红表示。
以标准互认促出口
在“一带一路”倡议带动下,产业整体“走出去”将成为工程机械行业国际合作的特色和亮点。
“产业整体输出可以降低成本和风险,提高效率和效益。相关部门可以整合资源,以装备制造企业为龙头,以境外产业合作园区为主要载体,推进上下游一体出海,提升‘走出去’成效。其中,依托工程承包项目以及工业园区建设,建立原材料基地和加工配送基地应成为重要方式。目前我国已在150余个国家建成、在建、拟建118个工业园区,其中77个处在‘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如,长沙高新区计划在罗马尼亚的布加勒斯特建设一个大型工程机械产业园区,通过产业项目实施,将我国的工程机械输出到罗马尼亚,即为一项有益的探索。”石永红说道。
值得注意的是,当前我国工程机械产品相关标准常常面临在国际上得不到认可的尴尬局面。虽然我国于2015年10月发布了《标准联通“一带一路”行动计划(2015~2017)》,提出全面深化与沿线国家和地区在标准化方面的双多边务实合作和互联互通,以积极推进标准互认,推动中国标准“走出去”,但目前相关工作在工程机械领域的推进成效并不明显。“目前,各国对工程机械产品的认证各不相同,中东、东南亚都有各自的认证,欧洲有CE认证,俄罗斯有GOST认证等。标准之争,实质上是中国企业与国外企业间的利益之争。我国工程机械产品的竞争优势之一在于性价比高,而认证带来的贸易成本增加会逐渐削弱我国产品的价格优势。”石永红表示。
鉴此,石永红建议相关部门采取措施,引导我国工程机械行业加大中国标准的国际化推广力度,争取更多的国际话语权,积极参与国际标准和区域标准制定,推动与主要贸易伙伴之间的标准互认;鼓励使用中国优惠资金的工程承包项目及对外援助项目,在实施过程中优先使用符合互认标准的国产工程机械设备。这不仅有利于提升我国行业标准的国际化水平,也有利于更好地支撑我国工程机械产品、技术、产业等全面“走出去”。
版权及免责声明:凡本网所属版权作品,转载时须获得授权并注明来源“中国产业经济信息网”,违者本网将保留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的权力。凡转载文章,不代表本网观点和立场。版权事宜请联系:010-65363056。
延伸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