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工业领域从“九五”开始就强调结构调整,近10年来,国内石化产业一边加大结构调整的力度,一边加快淘汰落后产能的速度。
“十三五”期间,国务院专门印发了《关于石化产业调结构促转型增效益的指导意见》,全行业淘汰落后产能和结构调整都取得了明显的成效,但目前看来,仍然存在“大宗基础产品过剩,高端化学品短缺”的状况,进一步细分就是“成品油过剩,新材料和专用化学品短缺”。
2019年国内成品油产量3.6亿吨,表观消费量3.1亿吨,出口5537.6万吨;2020年成品油产量3.3亿吨,表观消费量2.9亿吨,出口4574.3万吨;2021年上半年成品油产量1.76亿吨,表观消费量1.52亿吨,出口2720.6万吨。从这些数据可进一步看出,我国柴油消费趋于饱和,汽油市场小幅增长,航空煤油和高品质船燃市场空间较大。
近10年来,石化全行业为解决长期结构性矛盾突出的问题,持续加大结构调整与优化和转型升级的力度,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
一是新建炼化一体化装置的技术方案必须是少产成品油、多产化学品,即“少油多化”方案。最典型的就是恒力长兴岛、浙江石化舟山的新建装置,这些新建一体化装置成品油的产出率都不高于30%。
二是正常运行中的炼油装置尽量降低柴汽比。2019年全行业生产柴汽比1.18、消费柴汽比1.17,2020年生产柴汽比和消费柴汽比都是1.2,2021年上半年生产柴汽比1.03、消费柴汽比0.98。
“十四五”期间,国内这种转型趋势仍将继续。(作者:中国石油和化学工业联合会副会长 傅向升)
转自:中国石化报
【版权及免责声明】凡本网所属版权作品,转载时须获得授权并注明来源“中国产业经济信息网”,违者本网将保留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的权力。凡转载文章及企业宣传资讯,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网观点和立场。版权事宜请联系:010-65363056。
延伸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