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增”“减”之间凸显发展指向


中国产业经济信息网   时间:2019-03-10





  “确保所有行业税负只减不增”“基本民生投入确保只增不减”——这是今年政府工作报告中两项实打实、硬碰硬的承诺。“增”“减”之间,体现了激发活力、促进健康发展的信心和决心,彰显保障民生、增加人民福祉的指向。
 
  轻赋少事,以佐百姓之急。我国有上亿市场主体,而且还在不断增加。当前我们面对的是经济转型阵痛凸显的挑战。一些企业面临较大经营压力,税费负担减一分,他们的活力就会加倍释放。“放水养鱼”,成长壮大后的市场主体将有效提升经济社会运行活跃度,增强财政可持续能力,促进稳增长、保就业、调结构目标实现。
 
  对人民群众来说,民生保障多一分,就会收获更多幸福感。今年财政收支平衡压力加大的情况下,政府工作报告对民生工作做出细致安排。教育、医疗、社保……织牢织密民生保障网,能为日后经济社会发展提供更多动力,与减税降费的最终目标一致。
 
  “减”是改革,“增”也是改革。各级政府在开源节流保证财政可持续、压减经费过紧日子的同时,还要不断创新民生工作方式,全力以赴、尽力而为,满足群众多层次、多样化需求,尽力为群众救急解困、雪中送炭,基本民生的底线要坚决兜牢。
 
  “只减不增”“只增不减”这一实打实的硬承诺,结合经济社会发展特点和人民群众的迫切需求,将成为全面提升发展质量、满足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期待的有效抓手。(记者 段续、刘怀丕)
 
  转自:新华社
 

  【版权及免责声明】凡本网所属版权作品,转载时须获得授权并注明来源“中国产业经济信息网”,违者本网将保留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的权力。凡转载文章及企业宣传资讯,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网观点和立场。版权事宜请联系:010-65363056。

延伸阅读

  • 高铁建设应体现民生为重的原则

    高铁建设应体现民生为重的原则

    争抢高铁最重要的是群众能够尽快地找到致富的机会。换言之,建设高铁不只是建设交通枢纽、交通大动脉的问题,而是与经济建设紧密相关的事情。
    2017-08-24
  • 民生价费重点检查要多层面发力

    国家发改委日前发布消息称,为切实加强对城市供水、供气、供暖、电信领域的价格监管,规范价格行为,维护消费者权益,决定开展全国城市供水、供气、供暖、电信领域价格重点检查。
    2017-10-31
  • 政府工作报告派发“民生礼包”

    政府工作报告派发“民生礼包”

    “为政不在多言,须息息从省身克己而出;当官务持大体,思事事为民生国计所关”。每年的政府工作报告,都以民心为本心,透露出浓浓的民生情怀,今年也不例外。
    2019-03-06
  • 管好用好民生“钱袋子”

    管好用好民生“钱袋子”

    今年以来,不少地区宣布提高城乡居民基础养老金等社会保障项目水平,受到社会广泛关注和点赞。民生保障水平的持续提升,背后是国家财政的有力支持。
    2023-04-19


版权所有:中国产业经济信息网京ICP备11041399号-2京公网安备110105020359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