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 稳物价就是稳民生


中国产业经济信息网   时间:2023-03-07





  物价关系经济运行,影响百姓生活。今年政府工作报告将全年居民消费价格涨幅定在3%左右,这一预期目标充分考虑影响物价的各种潜在因素,留有一定余地,有利于稳定市场预期,有利于增进做好保供稳价工作的决心和信心。


  相对于全球高通胀的形势,物价涨幅定为3%左右,尤为难得。物价涨幅长期控制在相对稳定的水平,为宏观政策调控留足空间,可以有效支撑经济运行保持在合理区间。去年以来,我国精准把握政策保供稳价力度,物价始终运行在合理区间,为稳住经济大盘发挥了重要作用。今年1月份,国内物价保持平稳运行,CPI同比上涨2.1%,大幅低于美国6.4%、英国10.1%的涨幅,继续成为全球物价的重要“稳定器”。


  受输入性通胀、翘尾等因素影响,今年物价上涨压力仍然存在,但从供给基本面看,我国物价保持平稳运行具有坚实基础。粮食生产连续丰收,大豆油料产能提升工程开局良好,生猪产能合理充裕,蔬菜在田面积和水产品产量稳中有增,工业和服务业市场供给充足,基础能源保障有力,保供稳价体系进一步健全。开年以来,各地各部门积极落实中央部署,统筹做好保供稳价,如农业农村部启动春季田间管理技术大培训,保障粮油稳产增产;宁夏、安徽等多地加强市场价格监测分析预警等,保障重要民生商品供应充足、储备充实,市场价格平稳有序。


  市场经济条件下物价受供求关系影响较大,有时会出现一定波动。我国经济韧性强、市场空间大、政策工具箱丰富,坚持实施稳健的货币政策,科学把握政策力度、节奏和重点,不搞“大水漫灌”,重要民生商品保供稳价具备较为完备的调控体系、丰富的实践经验、有效应对市场价格异常波动的能力。


  物价涨幅3%,这个数字不简单。坚持以人民为中心,提升价格调控能力和水平,以供应稳保障价格稳、以价格稳促进供应稳,我们完全有条件、有能力、有信心保持物价总体稳定。(记者 魏玉坤)


  转自:新华社

  【版权及免责声明】凡本网所属版权作品,转载时须获得授权并注明来源“中国产业经济信息网”,违者本网将保留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的权力。凡转载文章及企业宣传资讯,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网观点和立场。版权事宜请联系:010-65363056。

延伸阅读

  • 全面上涨无基础 物价涨幅总体可控

    全面上涨无基础 物价涨幅总体可控

    当前,居民消费价格同比涨幅“破3”引关注。事实上,当前居民消费价格指数(CPI)上涨呈现结构性特征。总体来看,短期上涨无碍全年3%左右的物价调控目标的实现。
    2019-11-18
  • 复工复产是稳物价最有效手段

    复工复产是稳物价最有效手段

    保持物价水平特别是重要民生商品价格的基本稳定,既是打赢疫情防控阻击战的重要保障,也事关人民群众尤其是困难群众的基本生活。
    2020-03-10
  • 物价调控目标3%背后的保民生信心

    物价调控目标3%背后的保民生信心

    政府工作报告在设定2021年经济社会发展主要预期目标时提出“居民消费价格涨幅3%左右”,低于去年预期目标。这既是实事求是之举,也彰显稳发展保民生的信心。
    2021-03-09
  • 千方百计夯实稳物价基础

    千方百计夯实稳物价基础

    今年以来,在全球疫情和俄乌冲突持续影响下,各国通胀压力显著上升。从主要经济体情况看,4月份美国CPI同比上涨8.3%,涨幅为40年来较高水平;欧元区CPI初值同比上涨7.5%,涨幅高于3月份,继续创历史新高。
    2022-05-29


版权所有:中国产业经济信息网京ICP备11041399号-2京公网安备110105020359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