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方百计夯实稳物价基础


中国产业经济信息网   时间:2022-05-29





  今年以来,在全球疫情和俄乌冲突持续影响下,各国通胀压力显著上升。从主要经济体情况看,4月份美国CPI同比上涨8.3%,涨幅为40年来较高水平;欧元区CPI初值同比上涨7.5%,涨幅高于3月份,继续创历史新高。


  与国际通胀高企形成鲜明对比的是,4月份我国CPI同比上涨2.1%,扣除食品和能源的核心CPI为0.9%,在输入性通胀压力较大的情况下价格保持了稳定温和上涨,很不容易。可以说,我国物价的低位运行,对全球物价继续发挥着重要的“稳定器”作用。


  从4月份当月情况看,CPI同比涨幅有所扩大,主要是受疫情和囤货需求影响,食品价格由上月下降1.5%转为上涨1.9%,影响CPI上涨0.35个百分点。同时,受国际因素影响,部分能源价格涨幅较高,也助推了居民消费价格涨幅扩大。


  总的来看,我国商品和服务的市场供给比较充足,保持价格稳定有较多有利条件。我国经济韧性强,市场空间大,政策工具箱丰富,特别是粮食生产连年丰收,生猪产能充足,产业体系齐全,工农业产品和服务供给充裕,粮油肉蛋奶果蔬等重要民生商品供应充足,煤炭、油气等基础能源保障有力。此外,服务消费仍处在恢复之中,价格涨幅比较低。更重要的是,我国始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统筹推进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采取了一系列有力有效的保供稳价措施,宏观政策力度节奏把握精准、不搞大水漫灌,不会出现物价全面上涨的情况,我们有底气、有信心、有能力保持国内物价总体平稳运行。


  我国基本民生需求品供应是充裕的,但仍不可掉以轻心,仍需付出巨大努力稳物价。价格是市场最灵敏的信号,物价不稳会严重扰乱市场预期乃至整个经济运行秩序,还会影响社会稳定。当前外部环境日益复杂严峻,能源、粮食、原材料等大宗商品价格快速上涨,国际产业链供应链受到冲击,我国经济已深度融入全球,全球通胀高企客观上会加大我国物价上行压力。在这种形势下,必须高度重视保障我国的粮食、能源稳定供应,千方百计夯实稳物价的基础。


  在稳定物价方面,要抓实粮食生产,确保粮食产量和供应稳定;立足我国以煤为主的能源资源实际,尽快释放国内优质煤炭产能。在做好疫情防控的同时进一步畅通物流特别是重点地区物流,维护产业链供应链稳定。同时,加大市场监管力度,严厉打击囤积居奇、哄抬价格、散布虚假信息等违法违规行为。兜牢民生底线,着力缓解物价上涨对低收入群体生活的影响。


  转自:经济日报

  【版权及免责声明】凡本网所属版权作品,转载时须获得授权并注明来源“中国产业经济信息网”,违者本网将保留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的权力。凡转载文章及企业宣传资讯,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网观点和立场。版权事宜请联系:010-65363056。

延伸阅读

  • 全面上涨无基础 物价涨幅总体可控

    全面上涨无基础 物价涨幅总体可控

    当前,居民消费价格同比涨幅“破3”引关注。事实上,当前居民消费价格指数(CPI)上涨呈现结构性特征。总体来看,短期上涨无碍全年3%左右的物价调控目标的实现。
    2019-11-18
  • 复工复产是稳物价最有效手段

    复工复产是稳物价最有效手段

    保持物价水平特别是重要民生商品价格的基本稳定,既是打赢疫情防控阻击战的重要保障,也事关人民群众尤其是困难群众的基本生活。
    2020-03-10
  • 物价调控目标3%背后的保民生信心

    物价调控目标3%背后的保民生信心

    政府工作报告在设定2021年经济社会发展主要预期目标时提出“居民消费价格涨幅3%左右”,低于去年预期目标。这既是实事求是之举,也彰显稳发展保民生的信心。
    2021-03-09
  • 稳物价须臾不可松懈

    稳物价须臾不可松懈

    稳物价对稳经济大盘至关重要。日前召开的国务院常务会议指出,面对当前复杂严峻、通胀严重的国际环境,必须着力办好自己的事。
    2022-07-07


版权所有:中国产业经济信息网京ICP备11041399号-2京公网安备110105020359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