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20日,中国石化在京首次召开以“同心抗疫,决战脱贫”为主题的社会责任报告“云”发布会。这是中国石化持续第13次发布年度社会责任报告,也是首次尝试抖音直播等“云”发布形式向社会披露中国石化年度履责进展情况。
中国石化官方抖音、易捷商城小程序、广东石油、甘肃石油、福建石油等多个自有电商平台同步为贫困地区和湖北地区产品直播带货,积极履行社会责任。直播连线甘肃东乡群众,带领网友朋友们云参观布楞沟流域脱贫攻坚新面貌。中国石化湖北石油员工在加油站现场云分享中国石化保障应急救援油品供应、抗击新冠肺炎疫情的行动。
中国石化2019年度社会责任报告用能源化工、精准扶贫、绿色低碳、携手伙伴创造共赢价值、回馈社会、境外履责等六大主题详实地展现了中国石化在过去一年里的担当作为。中国石化董事长、党组书记张玉卓在报告致辞中说,2019年,中国石化积极履行政治责任、经济责任和社会责任,积极推动能源转型,坚定不移走生态文明、绿色发展之路,集中力量攻克深度贫困堡垒,热心公益慈善、增进民生福祉和社会和谐,坚持开放合作、服务“一带一路”建设,攻坚克难,稳中求进,圆满完成全年各项目标任务,以优异成绩庆祝新中国70华诞。
报告显示,2019年,中国石化实现税费3122亿元,集团总部投入扶贫资金达1.65亿元。炼油能力和芳烃生产能力均排名全球第一位,位列《财富》世界500强企业中第二位。
2019年,中国石化不忘承诺,立足能源化工产业,满足人民需求。油气勘探开发取得十大突破成果,增加原油和天然气供应;中科炼化一期完成项目中交、古雷炼化一体化项目80万吨/年乙烯装置开工、更多炼化项目持续推进中,不断推进结构优化升级;历经16年,形成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对位芳纶成套技术,突破了国外的技术封锁;投资超10亿元布局新能源、新材料、节能环保和高端智能制造四个领域,实现能源供应多元化,为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提供新动能。
2019年,中国石化坚持绿色低碳发展,助力美丽家园建设。深入推进“绿色企业行动计划”,27家单位获得绿企称号;在全国范围供应国六标准油品,油品硫含量从2000年的近1000ppm降至现在的10ppm,减少环境损害;上海石油不仅在旗下247个加油站布点销售生物柴油,预计未来将有2000余辆公交车喝上“地沟油”;上海石化成功生产出低硫船用燃料油,成为国内首家生产低硫船用燃料油的炼化企业;推动“能效提升”计划,全面推行清洁生产,加强温室气体减排管理,有效应对气候变化。
2019年,中国石化关爱员工、携手伙伴,创造共赢价值。坚持以客户为中心,构建自有产品和服务品牌体系,中国石化品牌价值年增长率持续提高;易捷便利店累计开设2.7万家,每天服务2000多万人次,销售额达620亿元;带动产业链发展,创新打造“易派客”平台,被评选为中央企业电子商务联盟“2018年度最具影响力电商品牌”;加入清除塑料废弃物行动联盟,携手平台伙伴共同推进绿色可持续发展。
2019年,中国石化积极回馈社会,共享发展成果。扶贫方面,中国石化总部共承担全国8个县的对口支援和定点扶贫任务,投入帮扶资金1.65亿元,其中,西藏班戈县、青海泽库县、安徽岳西和颍上县、湖南凤凰和泸溪县、新疆岳普湖县已实现“脱贫摘帽”。公益方面,“中国石化光明号”健康快车为2000多名贫困白内障患者实施手术,帮助他们拨开云雾重见光明;累计在全国2260座加油(气)站设立环卫驿站,为环卫工人提供“遮风挡雨”的“新家”。
农历2019年末,新冠肺炎疫情突如其来。中国石化第一时间向全系统吹响战“疫”集结号,全面投入到抗击疫情、保供防疫物资和复工复产各项任务中,加足马力全面介入熔喷料、熔喷布和口罩生产,缓解“口罩难买”的燃眉之急;全国3万多座加油站正常营业,保证物资供应。同时,积极响应国家号召,全面复产复工,启动“百日攻坚创效”行动,争当国家稳定经济的开路先锋。
2019年,中国石化在海外履行社会责任,实现共同繁荣。在北美,中国石化国勘加拿大公司Wapiti8-32井施工创新两项纪录,为推动Wapiti区块效益开发做出新贡献;在中东,中国石化承建的中东地区最大炼厂——科威特阿祖尔炼厂主装置全面建成,成为中科合作的又一典范;在南美,中国石化国勘阿根廷公司作业区内的ME 6-2淡水井供水工程正式投产,解决所在地居民饮水问题。
2019年,中国石化持续加强责任管理,引领持续发展。联合相关方,编制出版 《中国企业社会责任报告指南4.0之石油化工业(CASS-CSR4.0)》,共同推动中国企业社会责任发展;连续9年开展中国石化公众开放日活动,搭建社会公众与中国石化沟通的桥梁;持续创新社会责任沟通方式,策划组织消费扶贫促进会以及扶贫媒体行赴甘肃东乡和湘西等市场化传播活动,推出线上线下结合的消费扶贫模式和渠道,“甘肃东乡扶贫样本”“湘西旅游扶贫”“易捷平台消费扶贫”“海拔最高的中石化小学”等部分话题登上微博热搜,助力当地群众增收。
转自:新华网
【版权及免责声明】凡本网所属版权作品,转载时须获得授权并注明来源“中国产业经济信息网”,违者本网将保留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的权力。凡转载文章及企业宣传资讯,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网观点和立场。版权事宜请联系:010-65367254。
延伸阅读
版权所有:中国产业经济信息网京ICP备11041399号-2京公网安备110105020359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