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色化管理呵护“大庆蓝”——大庆石化履行社会责任提升企业内涵式发展纪实
截至5月6日,大庆石化今年焚烧处理污泥600余吨,自公司出台危险废弃物减量专项考核办法后,大庆石化污水污泥外排更加严格更加环保,企业绿色发展理念深入人心。
大庆石化将环境保护的理念融于企业的经营管理,完善环保设施,加大项目投入,全面推进低碳发展路线图,构建起资源节约、环境友好绿色发展体系。
近年来,大庆石化累计在隐患治理、环保项目投入23亿元,完成了汽柴油产品质量从国Ⅲ到国Ⅵ升级,企业实现高质量发展转型,绽放出“绿色魅力”,收获了“绿色财富”。
国Ⅲ到国Ⅵ“连续跳”汽柴油全线“绿化”
从国Ⅲ升级到国Ⅵ,油品更加环保,生产难度也更大。大庆石化炼油厂重油催化二车间工艺主任王恒说:“油品升级重点是对油品清洁度的调整,从而减少车辆污染物的生成和排放。与国Ⅴ相比,国Ⅵ标准更加清洁环保,不再只是硫、氮含量的降低,而是烃类组分的大幅变化,在芳烃及烯烃含量降低的同时,保持辛烷值及抗爆指数不降低。”
为控制汽车污染物排放,提高环境质量,大庆石化炼油厂积极行动,调整加氢装置工艺参数,优化柴油调和方案,使用现有的生产装置,提前3个月生产出符合国Ⅵ标准的柴油。
完成柴油质量升级后,在烷基化装置尚未投产的情况下,大庆石化牢牢把控项目施工进度、产品升级指标等工作,克服大庆石蜡级原油烯烃含量高、辛烷值低的不利因素,利用现有流程,加紧国Ⅵ汽油产品调和生产。
大庆石化比国家限定日期提前75天,成功调和出满足国Ⅵ标准的92号车用汽油,并全面实现了92号、95号车用汽油国Ⅵ标准生产,各项指标均优于国Ⅵ标准,汽柴油全线“绿化”,努力呵护着“大庆蓝”。
此外,大庆石化投资新建了130万吨/年汽油脱硫等多套规模型装置,生产装置结构发生了巨大改变,不仅增加了新的效益增长点,也改善了城市的空气质量。
油不落地声不扰民 绿色检修环保先行
“现在有了这两个均质罐,再也不用担心不合格污水外排了。”大庆石化腈纶厂系统车间污水站庞子彬看着“家门”前的两个新罐高兴地说。系统车间污水站是外排污水的重要岗位,如果生产不稳或污水不合格,会有污染环境风险。为确保污水外排安全环保,腈纶厂新建两个总容量可达4000立方米的均质罐,将污水存储,经过处理化验,水质达标后外排至水气厂进一步处理,为安全环保上了“保险锁”。
在塑料厂低压装置,回想起前段时间完成停车退料、置换吹扫、向检修界面交接时的情景,一些熟悉装置的老员工依然有点不适应。既听不见以前检修停车时的“汽笛长鸣”,也看不见大桶装小桶接己烷满地推滚的场面。没有了氮气置换时白雾弥漫的状况,取而代之的是如今洁净、安静的检修停车退料现场。
为防止油污落地,大庆石化对2098台换热器、蒸汽塔的废气废水全部进行密闭处理,加密监测频次,做好工业污水、生活污水、雨排水及特殊作业期间的环境监测和数据分析,做到火炬无异常排放、无异味扰民。
大庆石化还强化直线管理和属地责任,严格危险废物处置审批程序,对固体废弃物、建筑垃圾和生活垃圾分类存放,统一处置,严格落实各项环保预案,确保了安全环保万无一失。
炼油、化工、化肥全面同步停工大修期间,在涉及生产装置69套、设备4.1483万台和1.32万条压力管道的高风险下,大庆石化以实际行动实现了“气不上天、油不落地、声不扰民”的诺言。
对标国家环保标准 打造宜居生活环境
2月1日,大庆石化质量检验中心环保监测站一次通过CNAS(中国合格评定国家认可委员会)现场复评审,标志着大庆石化环保监测能力与水平得到国家认可。
近几年,大庆石化先后投入近3.5亿元完成了化工污水、炼油污水、腈纶污水提标改造等污水治理项目,年减排COD920吨、氨氮180吨、石油类27吨;在烟气提标治理方面,先后投入近11.5亿元完成了锅炉烟气脱硫脱硝、催化裂化再生烟气脱硫脱硝等烟气治理项目,实现年减排二氧化硫5000吨、氮氧化物9000吨。
经过多年努力,大庆石化已经建立污水处理设施、催化再生烟气脱硫脱硝设施、锅炉烟气脱硫脱硝除尘设施、三级防控设施、在线监测系统等完善的环保治理体系,将全部环保设施纳入生产管理,有效降低了污染物排放。
同时,大庆石化坚持日常检查与不定期抽查相结合,强化在线监测设施管理,确保设施完好、运行稳定、污染物达标排放。仅2013至2017年,在线监测数据传输有效率均超过99.5%,远高于国家90%的考核指标。
大庆石化自行监测和委托具有资质的第三方监测机构对厂界大气、厂区周边敏感点环境空气进行监测。去年5月,大庆市环保局委托具有资质的第三方监测机构对厂区周边区域久青村进行了监测,监测结果显示各项指标值均满足国家相关标准要求。(记者 谢文艳)
转自:中国石油报
【版权及免责声明】凡本网所属版权作品,转载时须获得授权并注明来源“中国产业经济信息网”,违者本网将保留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的权力。凡转载文章及企业宣传资讯,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网观点和立场。版权事宜请联系:010-65367254。
延伸阅读
版权所有:中国产业经济信息网京ICP备11041399号-2京公网安备110105020359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