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6日,在冬奥会倒计时60天之际,中国大唐集团有限公司保2022年北京冬奥会和冬残奥会安全稳定工作现场会在大唐国际高井热电厂举行。
冬奥能源保供,事关国计民生。中国大唐厉兵秣马,专题部署此项工作,制定“1+9+1”工作方案预案,按照“全国保华北,华北保京津唐,京津唐保京张,京张保核心”的原则,明确所属大唐国际、山东、山西、河南4家分子公司的27家保电核心及重点企业着重做好电力可靠供应工作、27家冬奥会空气质量保障核心及重点企业着重做好保空气质量工作,煤炭煤化工企业重点做好对安全管理工作,全力保证北京冬奥会、冬残奥会期间系统安全生产形势平稳、职工队伍稳定、电力热力可靠供应,全面展现中央企业的责任担当。
能源保供:电热满格 乌金满仓
入冬以来,我国北方已经历了数次寒流“洗礼”。为确保人民温暖过冬,中国大唐煤电机组应开尽开、应发尽发,全面保障电力热力稳定供应。
大唐国际发电股份有限公司在京津冀蒙地区有17家煤电企业,装机容量1972万千瓦,其中15家热源厂供热面积达1.63亿平方米,是中国大唐保供电、保供热、保冬奥工作的主力军。大唐国际组建了唐山区域、张家口区域、河北南网区域3支设备紧急抢修队伍,在保供期间做好支援片区内抢修机组的应急保障工作,加强运行管理和设备维护,全面提升机组可靠性。
仓廪丰方能底气足。面对今年燃料市场的严峻形势,中国大唐精益管理,千方百计通渠道、充库存,“一厂一策”制定应急预案,确保源源不断的“乌金”烧红炉膛。大唐山西公司强化中长期合同全覆盖,确保已签合同足额兑现;狠抓煤源和运力落实,保质保量完成电煤储备达煤场上限。大唐河南公司进一步挖掘集装箱供应的开发潜力,建立“省外+省内”、优质煤种和经济煤种合理搭配的库存结构,备足了燃煤“口粮”。
安全保障:稳扎稳打 硬实举措
张家口地区是冬奥保电核心区域,也是面向世界的重要窗口。中国大唐在张家口地区装机容量为456万千瓦,占张家口地区总装机容量的79.17%,总供热面积为4700万平方米,占张家口地区的74.42%;位于崇礼县冬奥会核心赛区的西桥梁风电场,新能源供电比例占赛区的16.3%,对冬奥会能源保供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作为保障冬奥会供电供热安全最大的电力企业,中国大唐扛起政治担当,自年初以来,先后借助“两会”保电、春检、“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安全文明生产大检查”等契机,深化安全生产专项整治三年行动,较真碰硬开展“六查六严”,做到企业间互查全覆盖,确保在保供电供热前做到隐患清零见底。
下花园区是冬奥会通往崇礼赛区的高铁换乘必经点和后勤保障基地,作为下花园区唯一热源,大唐下花园发电厂在冬奥会前完善各级应急支援互备机制并开展实战演练,确保疫情防控、电力保障时刻在线。
大唐神头发电公司作为保冬奥安全用电核心企业,精细化机组运行监测和异常分析,强化指挥系统应急响应和工作人员应急处理、协作配合,确保供电供热应发尽发稳发满发。
大唐山东公司针对冬奥保电共细化分解成348项具体任务,全部落实了责任人和具体措施;组织开展了23次冬奥保电应急演练,进一步提高了全员应对突发事件的处理能力。
极端天气同样考验着大唐职工驾驭设备安全可靠的能力。中国大唐未雨绸缪,严格落实各项防寒防冻措施,组织系统各企业对雨雪冰冻极端天气应急预案进行自查、修编,完善防寒、防风、防冻相关措施,做好人员、车辆和物资供应保障工作,全面提升了设备的可靠性。
环保增“绿”:智慧赋能 护航蓝天
中国大唐科学统筹,严格落实冬奥环保相关要求,不断加强环保设施运行维护管理,以多项务实举措为安全稳定发电、供热提供强大的“绿色”支撑。
随着主机100%投入运行,中国大唐按照区域划分安排专人调度督导冬奥措施落实,每日汇总核心区域、重点区域企业保冬奥措施落实情况以及最新政策变化,及时更新保冬奥运输车辆落实情况。大唐国际各火电企业提前部署,细致分析,主动作为,从燃料和大宗物资供应、固体废物清运、达标车辆准备等方面全盘考虑,全面推进落实冬奥赛事环境保障措施。大唐河南公司所属企业根据机组负荷情况做好精细化燃料科学掺配和锅炉燃烧调整,密切关注各项环保指标达标排放,确保各项环保指标达标排放。
中国大唐以科技创新推进发展添“绿”,布局启动一批引领性科技创新项目等举措,为安全稳定发电、供热提供强大的“绿色”支撑,守护最美的“冬奥蓝”。大唐保定供热公司加强智能热网平台建设,大力发展清洁供热;大唐张家口发电厂积极配合推进2022年冬奥会配套工程——世界最大单体洗涤产业园工业蒸汽项目建设,利用6至8号机机组冷再蒸汽高旁出口管道上引出供汽抽汽管道,经减温减压供汽,做到综合利用中、低压蒸汽资源,单机供汽55吨/时,以实际行动践行“绿色”奥运的承诺。
以冬奥会倒计时60天为新的起点,中国大唐持续增强保电的责任感和使命感,保持电热“满格”状态,人员严阵以待,坚决保证冬奥会和冬残奥会期间保安全、保稳定、保供电、保供热、保空气质量工作万无一失。
转自:国资委网站
【版权及免责声明】凡本网所属版权作品,转载时须获得授权并注明来源“中国产业经济信息网”,违者本网将保留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的权力。凡转载文章及企业宣传资讯,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网观点和立场。版权事宜请联系:010-65363056。
延伸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