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焦农险新业态 中国人保全方位助力乡村振兴


中国产业经济信息网   时间:2021-12-13





  乡村振兴既是一场攻坚战,更是一场持久战。中国人民保险集团(简称“中国人保”)积极践行党中央、国务院关于乡村振兴工作的安排部署,成立了由主要负责人担任组长的助推乡村振兴工作领导小组,建立起集团、子公司、省级分公司、市级支公司、县级支公司五级组织推动机制,立足农险、依托农网,在大力发展传统优势业务基础上,继续创新产品、加强保障、优化服务,全面助力乡村振兴。


  作为金融央企,中国人保以推动农业产业发展为着力点,积极扩大农业保险覆盖范围,不断完善“以中央政策性险种为主导,以地方政策性险种、商业型险种和创新型险种为补充”的农险产品体系,开办农险产品超过4400个。2021年前三季度,中国人保农业保险为7494万户次农户提供风险保障2.33万亿元,支付赔款约194亿元。


  同时,中国人保积极参与三大粮食作物完全成本保险和收入保险试点。截至2021年9月底,三大粮食作物完全成本保险和收入保险扩大试点在13省312个县全面推开,中国人保参与承保177个县,占比达56.7%,提供风险保障约353亿元。此外,中国人保高度重视服务种业现代化和国家粮食安全保障,2021年前三季度,累计为三大粮食制种保险提供风险保障22.58亿元,积极助力种业现代化。


  值得一提的是,围绕农业“做文章”,中国人保不只是“输血”,更通过“造血”助力扶贫脱贫、乡村振兴。在河北省隆化县,中国人保创立“保险+融资+科技”肉牛产业发展新模式——“隆化模式”,以肉牛保险产品创新,实现保险保障全覆盖;以“险资直投”功能创新,打通产业发展资金血脉;以“牛脸识别”科技创新,提升产业经营管理水平,有效发挥地方政府、人保财险公司、农业产业主体三方优势,推动隆化肉牛产业上档升级,支持承德实体经济发展。


  强化科技赋能是提升农业保险服务效率的重要抓手。据了解,中国人保通过“按图承保、按图理赔”项目,依靠卫星遥感和实地调查精准划定地块,建立全国地块数据底图和基础数据库,提高承保理赔工作效率;针对奶牛、牦牛等承保标的,运用RFID电子耳标、牲畜脸部识别等技术进行身份识别,强化风险管控力度;优化农险核心业务系统,农险APP“耘智保”开发承保理赔线上功能,在北京、新疆、广西等地15个省区级公司推广试点。


  科技赋能也极大提升了农业保险服务效率,让农户体验到了更快更优质的理赔服务。比如,今年4月江苏省大风、冰雹等强对流天气灾害发生后,人保财险紧急调动全省112架无人机、424辆三农查勘车,依托公司端的“农险A平台”和农户端的“农险快赔保”,全方位开展立体式农险理赔。灾害发生后,第2天就赔付了第一笔赔款,5天内完成所有案件现场查勘工作,10天内支付赔款1.4亿元,跑出了农险大灾理赔的“加速度”。


  中国人保致力于做“有温度”的专业风险管理者和保险服务者,始终把解决农民急难愁盼问题作为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致力于推动实现农民高品质生活。围绕农村社会人员生活、农业生产和基础设施建设、农业产业经营等多个场景,中国人保将涉农保险产品进行个性化整合,推出“乡村振兴保险综合服务方案”,实现“一次投保、自由组合,一张保单、全面保障”,满足农村地区全方位、多元化的保障需求。


  针对农民看病就医问题,通过降低大病保险起付线、提高报销比例、取消封顶线等措施,参与构建包括基本医疗、大病保险、医疗救助以及各类补充医疗保险在内的多层次医疗保障体系。例如,在湖北,人保寿险开展了“女性安康项目”,通过女性商业健康保险在城乡妇女基本医疗保险、大病医疗保险和专项救助的基础上进行确诊即赔付的服务模式,提高农村贫困家庭的综合保障水平,解决部分贫困家庭“因病致贫、因病返贫”的突出问题,让更多“两癌”患者“病有所医,医有所资”。


  截至2021年9月底,中国人保政策性健康保险业务覆盖31个省区市,承办1628个项目,服务超过8亿人次。针对防范脱贫人员和农村低收入人员等人群因病因灾致贫返贫,中国人保积极开展“防返贫保险项目”,助力构建防止返贫长效机制。截至2021年9月底,防返贫保险覆盖25个省区市、提供7178亿元风险保障,支付赔款1.62亿元。


  2021年是中国人保实施“卓越保险战略”的开局之年,中国人保将始终坚持“人民保险 服务人民”的初心和使命,在传统优势业务基础上,进一步丰富产品体系、完善服务职能,以“乡村振兴保险综合服务方案”项目为依托,充分发挥保险作用,全方位助力乡村振兴,做有温度的人民保险。为推进农业高质高效、农村宜居宜业、农民富裕富足,彰显人保温度、贡献人保力量。(记者 向家莹)


  转自:经济参考报

  【版权及免责声明】凡本网所属版权作品,转载时须获得授权并注明来源“中国产业经济信息网”,违者本网将保留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的权力。凡转载文章及企业宣传资讯,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网观点和立场。版权事宜请联系:010-65363056。

延伸阅读



版权所有:中国产业经济信息网京ICP备11041399号-2京公网安备110105020359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