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色发展再上新台阶 华润万家为企业社会责任注入新基因


中国产业经济信息网   时间:2021-10-21





  成立于1984年的华润万家至今已走过37载。2020年,华润万家在新冠肺炎疫情冲击背景下再创佳绩。


  数字化转型助力线上业务逆势大增


  德勤报告指出,自2020年8月以来,中国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当月同比增速出现正增长,销售逐渐恢复,并超过疫前同期水平。随着居民绿色、高端、品质化需求快速提升,加之疫情改变了消费者购物偏好、频次以及场景,消费品行业各个赛道加速分化。


  这也加速了消费者购买行为的改变。包括专业专卖店、百货在内的线下业态营收状况持续走弱,行业迫切需要数字化转型。


  华润万家洞察到这一趋势。万家以Allin“万家+互联网”,实现全业态规模上线,覆盖从大卖场、标超、便利店到高端精品超市等的各个零售业态品牌。


  2020年上半年,华润万家线上业务呈现爆发式增长,线上业务累计增长532.2%,全年线上业务销售额59亿。加之顺应消费升级的大潮,万家2020全年逆势延续“开店潮”,全国范围内新开门店达222间。


  根据中国连锁经营协会发布的《2020中国连锁百强》榜单,华润万家销售额以878.28亿元排名第6,门店总数达3261间。


  连接每日生活,服务千家万户


  华润万家(控股)有限公司总经理徐辉感慨道,万家正处于转型发展的关键时期。


  “2020年,面对新冠肺炎疫情带来的严峻考验,万家全力推进疫情防控、保供稳价等工作。”他提到,疫情防控常态化趋势也促使我们思考,如何在不确定、不稳定中,增强组织韧性、保持发展动能,并持续向社会及各利益相关方输出信心。这也是万家作为民生央企的应尽之责。


  达,则兼济天下。


  正如徐辉所说,受疫情影响,部分地区农产品滞销,万家聚焦“畅通物流链”“提升价值链”两大帮扶目标。全年累计采购贫困地区农特产品逾1.9万吨,销售金额近1.3亿元;在全国设立产销对接基地达34个。


  例如万家牵头在毕节成立的项目组,先后在400余家门店设立毕节专区。稳销路、教生产、调结构、建品牌……通过扩大毕节农产品的销量和品牌影响力,2020年,万家门店销售毕节农产品逾934吨,销售额超过1000万元,有效帮助当地群众增收。


  全力抗“疫”,共克时艰


  疫情发生以来,华润万家紧急成立应急小组,部署“保供应、稳物价”。


  据介绍,除了积极驰援抗疫一线的医护人员、社区工作者,累计向抗疫一线的医护人员捐献224.51万元的物资之外,2020年春节期间,为保证消费者基本生活消费不受影响,华润万家全国门店超10万员工坚守在一线,36个配送中心每天平均发送2530车次,最高吞吐量达到2200万箱,有效保证全国3000余门店的生鲜充足供应。由于部分产地果蔬运输不便,农民销售遇阻,华润万家发挥门店、物流优势,帮助困难地区解决销路问题,累计采购2412.1吨农产品,保障农民生活。


  同时,华润万家还在春节期间免除全国各门店招商租户租金。在全国共计减租金额1.3亿元,涉及出租面积157万平方米,覆盖30个省、自治区、直辖市,惠及全国各业态超市招商租户近16000户。


  绿色经营,节约能源消耗


  在节约能源消耗方面,华润万家也不断完善环境管理体系,健全环保督查运行机制,强化环保专业培训。


  从制度方面来看,结合自身业务特点及环保管理水平,华润万家研究制定《华润万家全面做好生态环境保护工作方案》,对华润万家生态环境保护工作目标、组织机构和工作计划等方面作出详细部署,为做好生态环境保护工作提供良好的制度保障。


  从具体经营环节来看,华润万家也加大了门店节能减排投入的力度,对高能耗设备进行升级替换,推进LED光源更换、冷柜加门加盖、磁悬浮空调、节能水泵、水泵变频等重点节能减排项目,促进能源效率提升。并在全国范围内推行绿色采购和绿色运输,不断加快绿色物流体系建设,带动合作伙伴共同履行环保责任,同时积极开展环保减塑行动,带动旗下企业降低“三废”排放量,采取针对性举措处置生产经营过程中产生的固体废弃物、液体废弃物和气体废弃物,严控生态环境风险。


  例如在门店设立专门的纸皮房用于回收纸皮,与专业公司签订纸皮回收合同;对其店内使用有门雪柜,降低约30%能耗;固体废弃物设置专门的垃圾存放处,引导门店做好垃圾分类工作;要求有关门店在洗碗池等关键部位安装隔油池,严禁废油直接排至下水道,并与专业的废油回收公司合作,定期清理,做到废油去向可查;为门店熟食操作间安装运水烟罩,定期清洗油烟管道,使油烟气净化后再排放,严格践行环保责任。


  展望未来,华润万家仍将大步向前。徐辉表示:“我们见证、参与了我国零售行业的成长、发展与变迁。未来,万家还将继续锐意进取、开拓创新,放大企业社会价值,创造更多美好生活价值。”


  转自:中国质量新闻网

  【版权及免责声明】凡本网所属版权作品,转载时须获得授权并注明来源“中国产业经济信息网”,违者本网将保留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的权力。凡转载文章及企业宣传资讯,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网观点和立场。版权事宜请联系:010-65363056。

延伸阅读



版权所有:中国产业经济信息网京ICP备11041399号-2京公网安备110105020359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