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能源汽车下乡势头凶猛:五菱宏光迷你EV月销1.5万超越特斯拉


来源:中国产业经济信息网   时间:2020-09-25





  “新能源汽车具有绿色、智能、安全等优势,我国广大农村地区发展新能源汽车具有巨大的需求和潜力,也具有充电设施建设的明显优势,为农民朋友提供新能源汽车,既满足了低碳出行的需求,降低了使用成本,也更加智能、安全和舒适、便捷,提升消费档次和生活质量,可以说是一步迈入新时代。”9月20日,全国政协副主席、中国科协主席万钢在全球智慧出行大会暨中国(南京)国际新能源和智能网联汽车展览会上表示。


  继7月下旬,新能源汽车下乡活动首站在青岛启动后,新能源汽车下乡发展势头迅猛。


  新能源汽车下乡第二站启动


  9月20日,新能源汽车下乡第二站在南京启动。据工业和信息化部装备一司副司长陈克龙介绍,此次启动仪式上包括北汽新能源、奇瑞新能源、比亚迪汽车、长安新能源、上汽荣威、零跑、长城欧拉汽车等19家车企共计52款车型参与,优惠幅度从3000元到3万元左右不等。


  “据初步统计,下乡车型近两个月的销售已超过4万辆,特别是上汽通用五菱的宏光迷你EV,8月份销量超过1.5万辆,跃升新能源汽车车型销量第一名。消费的关键要看产品,希望企业能研发更多质优价廉、适应农村环境的产品,同时希望各地政府能推出更多政策,加快使用设施建设。”陈克龙表示。


  他认为,当前新能源汽车发展面临竞争加剧、技术变革、核心技术掌握不足、替代优势尚未形成等困难。“但是我国是汽车消费最大市场的地位不会变,产业突破关键技术,推出优质产品的决心不会变,消费者逐步认可,接受新能源汽车的趋势不会变,我们有信心应对新形势,迎接新挑战,巩固优势,推动产业发展再上新台阶。”


  中汽协数据显示,8月份新能源汽车产销均突破10万辆大关,销量为10.9万辆,同比增长25.8%。新能源汽车销量的回暖,一部分得益于市场需求,随着我国统筹推进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工作取得成效,消费市场环境逐渐恢复,消费者购车意愿增强,汽车销售持续改善;一部分得益于多项政策的积极引导。


  7月14日,工业和信息化部、农业农村部、商务部联合发布了《关于开展新能源汽车下乡活动的通知》,根据通知,为促进农村地区新能源汽车推广应用,引导农村居民出行方式升级,助力美丽乡村建设和乡村振兴战略,三部委决定联合组织开展新能源汽车下乡活动。这是在我国新能源汽车销量连续12个月同比下降背景下,寻找我国电动汽车增长新动力、提升电动汽车市场渗透率的重要举措。


  7月下旬,新能源汽车下乡首站在青岛正式启动。据不完全统计,仅青岛站活动展出的三天时间内,参展及下乡车型成交数量达240辆,意向订单量224辆。此外,新能源下乡活动第三站、第四站活动将分别于海口和成都举办。


  万钢提出三个期望


  “开展新能源汽车下乡活动,瞄准农村市场有助于带来新的市场增长点,促进农村地区消费升级,助力新能源汽车市场走向成熟。”中国汽车工业协会常务副会长兼秘书长付炳锋在论坛上表示。


  “新能源汽车是产业转型升级重要战略方向,目前发展至今已开发出众多适用于农村市场的车型,近年来四轮电动车在农村市场迅速普及,据统计四轮低速电动车全国保有量超过600万辆,因此农村消费者已经接受纯电为动力的车辆。”


  在他看来,新能源汽车下乡活动只是一个开端,开拓新能源汽车农村市场,实现新能源汽车的全面推广是一项长期的系统性工程,需要政府、行业、企业的共同努力和支持。


  万钢也表示,拓展新能源汽车农村市场,满足新时代农村居民的需求是一项长期的工作。需要有关部门、地方政府、行业企业乃至全社会持续共同努力。


  为进一步做好新能源汽车下乡活动,万钢提出了三点期望:第一,新能源汽车企业要研发生产更加符合农村用户需求的新能源汽车产品,在产品质量、安全标准、可靠耐用方面严格把关。广泛应用智能网联、安全驾驶新技术,让农村用户充分体会技术进步带来的便利;此外,建立健全覆盖乡村新能源汽车售后服务体系,为农村消费者提供高效、优质的社会服务保障。


  第二,要使农民朋友享受政策优惠,不断营造和完善乡村新能源汽车环境,加强配套基础设施建设,鼓励推广清洁能源发电,做好户用充电设施的接入和服务保障。积极鼓励资本多元化投入,支持新能源汽车销售、服务、产业链的下乡。


  第三,要做好新能源汽车科技普及和市场调研,在服务农村用户的同时,加强对农村居民出行规律使用场景、功能需求等调查研究,深入了解活动实施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切实保障农村消费者权益,也为企业先进适用产品的研发和高质量的发展做出贡献。


  转自:21世纪经济报道

  【版权及免责声明】凡本网所属版权作品,转载时须获得授权并注明来源“中国产业经济信息网”,违者本网将保留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的权力。凡转载文章及企业宣传资讯,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网观点和立场。版权事宜请联系:010-65363056。

延伸阅读



版权所有:中国产业经济信息网京ICP备11041399号-2京公网安备110105020359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