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提出,促进外贸基本稳定,围绕支持企业增订单稳岗位保就业,加大信贷投放,扩大出口信用保险覆盖面,降低进出口合规成本,支持出口产品转内销。
政策红利的逐步释放给外贸企业转内销注入了强心剂。分析人士认为,很多外贸企业转向国内市场,对促进国内市场消费、树立国产品牌积极形象有较大的促进作用。从目前的市场需求来看,消费者对海外品牌商品需求度明显下降,国产品牌在未来半年到一年内会有更强的竞争力,国内外的消费市场格局或将重塑。
出口转内销成效突出
日前,商务部部长钟山在国新办新闻发布会上表示,从最近的情况看,一些政策措施发挥了作用,比如出口退税速度加快,原来要十几天,现在缩短到一个星期左右,有利于企业资金周转。再就是扩大企业信贷规模,帮助企业解决资金难的问题。扩大信用保险覆盖面,现在中国信保已经为11万家企业提供了帮助。外贸企业原来多数是单一做出口的,现在出口受阻之后,政府支持他们出口转内销。
“在当前国际疫情依然严峻的情况下,我们原来的外贸订单尽管也在按时生产出货,但是我们的眼光已经转向国内市场和内销客户,在做好产品的同时,紧紧抓住国内C端客户群,让它成为企业发展的一个新引擎。”浙江农富纺织品有限公司负责人杨奕在参加海宁家纺采购节时说道。
外贸出口转内销已见成效。来自商务部的数据显示,4月份出口企业内销额增长17%。这说明优质的外贸产品同样受到国内消费者的欢迎。
内贸批发平台阿里巴巴1688的数据显示,3月入驻该平台的外贸工厂新增数环比增长了60%,其销售出现了近300%的环比增长。近日,该平台还上线了数字化外贸专区,计划在今年内推动50万家外贸企业实现2000亿元内贸线上批发交易。阿里巴巴副总裁、1688事业部总经理汪海在接受有关媒体采访时表示,国内消费市场正面临着变革与升级,消费者变得更为精明和挑剔,外贸转内销的商品某种程度上能很好地适配这样的需求,因此外贸转内销会有一波长期的增长。
业内专家表示,在多渠道稳外贸的同时,更要引导企业改变思维,转危为机,依靠技术、模式、业态和管理创新,打造一批实力更强的中国外贸企业,践行国家对外贸新业态新模式创新的要求,推动外贸高质量发展。
海外代购悄然生变
伴随着人们收入水平的提高,以及跨境出游的便捷,购买国外品牌的产品似乎已成为人们追求品质生活的表现之一,但受海外疫情影响,跨境销售渠道受阻,很大一部分消费者将目光转向了国内品牌,给国产品牌带来新的机遇。
作为一名专职化妆品代购,去美日韩等国海淘是张杨日常生活的重要组成,但由于疫情影响,最近她的生意有些惨淡。张杨表示,国际航班取消,海外代购几乎停滞,现在卖的货基本都是以往囤积的,如果这种状况继续维持下去,要考虑寻找新的市场机遇。
“现在国货化妆品就卖得很好,除了本身品质不断提升,品牌影响力不断壮大外,线上渠道的拓展以及网红带货也产生了很多爆款化妆品,我认为代购国产化妆品也很有市场,未来甚至可以反向代购,将国货带到国外市场。”张杨说。
来自北京的乳品代购刘萍也十分苦恼。她表示,因为海外疫情升级,很多代购都不敢冒着风险将货带回来,但奶粉作为刚需,并没有因疫情而抑制消费,很多奶粉已经 “断供”的宝爸宝妈,开始将目光转向国内市场,寻找一些可代替的国产奶粉。
分析人士认为,海外疫情对进口奶粉在我国市场的供销产生较大的负面影响,这对国产婴幼儿奶粉企业来说,除了能够提高国产品牌国内市场份额,还有利于国产品牌奶粉走出国门以及未来的国际化。
跨境电商谋求新突破
疫情冲击下,企业看到了自身存在的短板,也发现了产业格局变化的一些新趋势,下阶段企业应如何发力?
“思路要变化,仅仅依靠单一的外贸是不行的,企业要重视国内市场的培育,实现均衡发展。”一位服装外贸企业的负责人告诉记者。
和他想法一样的还有东莞普莱雅公司电商负责人杨慧,她在接受有关媒体采访时表示,内贸转型并不是权宜之举,而是战略选择。不把鸡蛋放在同一个篮子里,企业韧性才足够强。
除了国内外两个市场并重,时下正火的线上市场,也是外贸企业一个新的突破点。
借力跨境电商,瞄准线上市场,并通过跨境电商平台发掘国外新客户、拓展外贸新市场,已成为外贸企业疫中寻机的新路子。
钟山表示,近年来,跨境电商、市场采购贸易方式等发展很快。今年商务部加快推进试点,特别是跨境电商综合试验区,从原来的59个扩大到105个,要支持新业态发展,培育外贸新动能,使这些新模式新业态成为外贸发展新亮点。
前瞻产业研究院分析,在进口端,国内消费者对于海外商品的需求越来越大,海淘趋势崛起较快,大量海外品牌看到国内市场商机后,纷纷意图拓展中国市场;出口端,伴随着电商全球化的趋势下,国内品牌商更多地选择进军国际市场。因此,未来趋势上,市场需求面临着更大的增长空间,且电商服务的品类亦会不断扩张,长尾市场将逐步打开。(马艳)
转自:中国工业报
【版权及免责声明】凡本网所属版权作品,转载时须获得授权并注明来源“中国产业经济信息网”,违者本网将保留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的权力。凡转载文章及企业宣传资讯,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网观点和立场。版权事宜请联系:010-65367254。
延伸阅读
版权所有:中国产业经济信息网京ICP备11041399号-2京公网安备110105020359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