跨界战疫中的新经济活力:机器人企业造测温神器 车企搭热成像系统


来源:中国产业经济信息网   时间:2020-02-25





  网红景点开启“云赏花”模式、机器人企业造测温“神器”、车企搭载热成像系统、学校用“大数据”教学……重庆两江新区各行各业这些不拘一格的“跨界”,展现着新经济发展的蓬勃活力。


  汽车、机器人等制造业“跨界”提高应对疫情技术能力


  “远距离捕捉目标,有效测温范围可达10米,最大误差在±0.2℃,通过ai识别+云处理,对体温异常者快速识别。”听到这样的介绍,很多人以为这会是一台高科技的医疗器械。但它其实是长安汽车将推出的热成像防疫车。


  该款防疫车不仅搭载了军工级ai智能热成像测温系统,而且不受环境温度影响,保证了人体测温的准确性和稳定性。对于体温异常者更是能够“秒”识别,做到零误差。


  长安汽车相关负责人介绍:“防疫车将在近日亮相,可免费提供给重庆市内高铁站、社区等市政、交通、医疗服务机构使用,助力公共防疫。”



  重庆华数机器人有限公司生产的测温“神器”。两江新区宣传部供图,华龙网-新重庆客户端发


  最近,两江新区第一人民医院和金山小学都不约而同地安装了一款“测温神器”。人在红外探测镜头8米内快速经过,仪器1秒钟就能显示人体热图像和最高体表温度,分辨率精确到0.05℃。当遇到可疑发热人员,就会立即发出警报并判断发热点。


  它的生产商是位于两江新区的重庆华数机器人有限公司,这是一家地道的机器人公司。公司副总经理王旭丽介绍,疫情发生以来,华数公司联动武汉、重庆、佛山等地的研发团队,依托积累的大数据、云技术,开发并生产了这款仪器。


  对于从机器人制造到医疗仪器的这种“跨界”,王旭丽表示:“这种‘跨界’考验的是一个企业的研发技术投入,既需要及时反应,也需要平时的技术积累。”


  景点、学校等服务“跨界” 提升工作效果和质量


  今年的2月14日,两江新区一家人气景点当天的订单达到了500单。可喜的销量,与这家景点的“跨界”密切相关。


  依托h5、小视频、云存储等方式,这家名为“熊婆婆花园”的景点,将线下的参观展览搬到了线上。通过网上浏览美图的方式,吸引网民和消费者“路转粉”并下单订购花卉产品,发力线上业务。通过线上直播,最高游客同时在线看展人数达到了70多万。


  从被动等着游客来欣赏,转为主动“上线”成为“网络科技公司”,“跨界”帮助这家企业实现了自我的突破。企业负责人应博超说:“疫情期间企业也需要自救,不能只靠外力,‘跨界’值得尝试。”


  不仅仅是企业在技术、业务模式上“跨界”,两江新区的服务人员、教师群体也在“跨界”。


  日前,两江新区企业开始有序复工复产,为精准帮扶企业,两江新区300多名企业“服务员”全部到达指定企业,开展一对一服务。值得一提的是,这些“服务员”很多都是新区产业、政务等职能部门的干部,本身是产业发展、社会管理中的“行家里手”,此次也“跨界”做起了企业服务。


  在他们的“跨界”帮助下,两江新区共协调解决了区内复工复产企业大大小小的问题1000多个。


 
老师转型当“主播”。两江新区宣传部供图,华龙网-新重庆客户端发


  2月10日正式启动线上教学起,两江新区各中小学的新学期也正式开始。除了老师们直播上课,一些学校还主动拥抱大数据进行“跨界”。礼嘉中学就和科大讯飞合作,推广使用基于大数据智能化技术的精准教学系统。该系统可自动生成学生试卷及作业中知识点的错误率,形成针对知识盲点、误点的“大数据”。


  “老师们通过这个系统能够更精准地了解学生对不同知识点的掌握情况,做到有的放矢。”该校校长唐继东表示,“学生也可以获取‘个人数据’,了解自己在学习中的知识点盲区,做到更精准地学习。”


  唐继东说,希望通过这种学校、科技公司的“跨界合作”,提升教学质量。


  专家:“跨界”有助于企业转型升级


  对于疫情期间企业的“跨界”,重庆工商大学经济学院院长李敬也十分关注。


  “疫情确实带来了很多负面影响。但是每次危机面前,也存在着机会。抓住机会,对于产业发展就存在着一定的推动作用。”李敬说,“在应对疫情危机中,企业能够积极地寻找新的市场需求,有针对性地进行产业拓展,‘跨界’才更有意义”。


  “疫情等大的挑战来临,往往会伴随着新需求的产生,企业要坚定信心,要在这种重大的变化面前把握趋势、瞄准需求。”李敬说,“短期内‘跨界’可以更好地做好疫情防控,长期来说,可以推动产业转型升级。”


  不过,他也表示,“跨界”不是一蹴而就,企业要想迅速反应、把握机遇,也需要自身长期的技术积累和储备,这也提醒企业在日常生产中要注重研发投入,才能更好地应对各种危机和变化。(首席记者 佘振芳 通讯员 唐会余)


  转自:华龙网

  【版权及免责声明】凡本网所属版权作品,转载时须获得授权并注明来源“中国产业经济信息网”,违者本网将保留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的权力。凡转载文章及企业宣传资讯,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网观点和立场。版权事宜请联系:010-65367254。

延伸阅读



版权所有:中国产业经济信息网京ICP备11041399号-2京公网安备110105020359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