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10日至11日,为共同抢抓市场发展战略机遇,协同培育世界一流采购供应链,进一步完善全球采购朋友圈生态体系,建立开放共享、创新共进、合作共赢的潍柴动力采购新平台,潍柴动力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潍柴动力”)全球供应链战略合作伙伴大会在海南省海口市召开。来自全球的400余家供应商代表齐聚一堂,共享2023年辉煌成就,共谋“链合”创新大计,共商未来宏图。
山东重工集团董事长、总经理,潍柴动力董事长、中国重汽集团董事长谭旭光在会上作《链合创新,挑战未来》主旨演讲。他表示,潍柴动力与全球供应链合作伙伴携手改变了全球动力行业竞争格局,推动中国动力迈向全球科技巅峰,打造全系列全领域动力解决方案,构建全球最大的动力产业集群,成就一批具有重要影响力的全球品牌。谭旭光提出“战略一致、互利共赢、优化提升、廉洁生态”4项合作共赢原则,与全球供应链合作伙伴共同打造全球最优的产业合作生态。
在全球动力链企业家圆桌会议上,博世动力、伍德沃德、巴恩斯、马勒等22家供应商代表畅所欲言,提问题、谈建议,共同探讨新时期合作新思路,表达与潍柴动力携手共创共赢共发展的强烈愿望和举措建议。
谭旭光在圆桌会议上表示,与世界一流供应链合作共赢,为全球行业服务,是潍柴动力的最终目的。潍柴动力一家强是强不起来的,必须和供应链一起强,要聚合供应链的力量,大家共同加大投入、协同共进,才有可能迈向一流。坚持自立自强,完善一流的中国供应链,是迈向一流的必由之路。
据了解,今年以来,面对内外部环境的深刻变化和严峻的市场挑战,潍柴动力不断提高核心竞争力,创造了史上最辉煌业绩。山东重工集团全年销售收入预计同比增长32%,工业增加值预计同比增长31%,出口收入预计同比增长57%,发动机销量预计同比增长29%。荣辱与共,这背后是广大供应链合作伙伴与潍柴动力同心、奋楫笃行的结果。
会议期间同步召开了潍柴动力-中国重汽发动机产品研发共同体会员大会,产业链合作伙伴就产业发展趋势、发动机关键核心技术协同创新等进行深入研究和交流碰撞。
潍柴动力有关人士表示,这次大会的另一个显著亮点,就是潍柴动力携手所有供应商,齐声向社会发出诚信合作的郑重承诺:潍柴动力与供应商企业坚决杜绝商业贿赂,坚决杜绝利益关联交易,坚决维护公正招标流程,坚决保证高品质,共同维护市场秩序。会上,潍柴动力首席执行官、总经理王德成与10家供应商代表签订诚信合作承诺书。
会议还发布了潍柴动力优秀供应商评选激励的框架意见,公开向供应商征求意见。该框架意见从优秀供应商的评价标准、动态管理及激励政策等方面详细规定了优秀供应商的标准,旨在进一步加强采购管理,激励广大供应商持续提升综合实力,共同打造迈向世界一流的全球供应链体系。
记者了解到,面对全球产业链的新特点、新趋势,潍柴动力作为“链主”企业,将与全球供应链合作伙伴共同打造全球最优的产业合作生态,并提出四大合作共赢的基本原则。原则一,战略一致。潍柴动力与供应链合作伙伴是利益共同体,有共同的客户、共同的价值观,做大共同的事业是大家最大的梦想;原则二,互利共赢。供需双方不是零和游戏,在竞合中做大产业蛋糕,让供应商有钱赚、让客户享受价值;原则三,优化提升。潍柴动力始终坚持与最优秀的供应商合作,全球开放、严格考核、优胜劣汰;原则四,廉洁生态。携手打造风清气正的全球供应链“朋友圈”,公平竞争、阳光透明、廉洁干净。
深耕内燃机领域70余年的潍柴动力,聚焦“国家战略、行业短板、产业瓶颈”,充分发挥企业在科技创新中的主体作用,与全球130余家上下游企业共同打造“研发共同体”,构建了以动力总成为核心的产业众创生态圈,以开放创新的模式开展前沿技术研发,突破了一项项了不起的科技成就。2002年,潍柴动力发布中国首款具有完全自主知识产权的重型商用车柴油机;2005年,潍柴动力首创全球动力总成商业模式,支撑中国商用车品牌牢牢占据99%的市场份额;2020年-2022年,潍柴动力柴油机本体热效率突破50%、51%、52%,连续3次创造世界纪录,切实提升中国动力在世界内燃机领域的话语权。
一流企业“链”就一流产业、成就一流品牌。潍柴动力作为“链主”企业,通过聚链、强链、补链,带动形成一批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品牌。潍柴动力国际配套产业园是其打造万亿级企业的重要载体,吸引了瑞士泰科电子、德国克诺尔等50多家知名配套企业入驻。供应链合作伙伴共享潍柴动力规模化发展、几何式增长红利的同时,潍柴动力以20年发展经验形成的WOS(Weichai Operation System)质量管理模式为基础,结合“上云、用数、赋智”,打通产业链上下游企业,实现生产研发销售大协同,助推产业链企业锻造强大内生动力。数据显示,潍柴动力成就了600多家国内供应商、200家国际供应商协同实现高质量发展,带动全球800多家具有正向开发能力的供应商在全球的影响力日渐提升。(记者 朱文达)
转自:中国质量报
【版权及免责声明】凡本网所属版权作品,转载时须获得授权并注明来源“中国产业经济信息网”,违者本网将保留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的权力。凡转载文章及企业宣传资讯,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网观点和立场。版权事宜请联系:010-65363056。
延伸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