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铁装备:国之重器背后的“新”力量


中国产业经济信息网   时间:2024-12-08





  无论是在“时尚之都”巴黎,还是秘鲁首都利马、巴西圣保罗,在这些国家的一些大型基建项目中,都有中铁工程装备集团有限公司(下称中铁装备)及其创新成果的身影。当前,正在建设中的巴西圣保罗地铁2号线延长线1标段项目,使用的正是中铁装备为其量身打造的开挖直径11.66米的“中铁1207号”盾构机。截至目前,中铁装备盾构机/TBM(全断面隧道掘进机)已经出口30余个国家和地区,市场占有率连续12年保持国内第一,产销量连续7年位居世界前列。“大国重器”远销全球的背后,中铁装备用知识产权为“矛”为“盾”,促创新、强保护,打造了我国盾构出口的“第一品牌”。


  突破技术 强化管理


  初冬时节,在中铁装备关键部件产业化车间里,“国之所托,使命必达”的标语显得格外耀眼。高达3层楼、重量过千吨的盾构机十分壮观。车间内正在组装的一台100多米长的盾构设备,仿佛一条静卧的“机械巨龙”。


  过去一段时间,盾构机这种高端装备制造机械产品,绝大多数来自德国、日本、瑞士等国企业。从国外购买“洋盾构”,价格高昂,受制于人。21世纪初,“关于隧道掘进机关键技术的研究”被列入国家863计划。中国中铁股份有限公司成立了由机械、液压、电气等方向18名技术人员组成的研发团队,开启中国盾构研发征程。2008年,中国第一台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复合式土压平衡盾构机--“中国中铁1号”在中国中铁股份有限公司下属的中铁装备下线,被用于天津地铁掘进任务,填补了我国一项技术空白。


  如今的中铁装备,已经建设并运行国家企业技术中心、国家工业设计中心、博士后科研工作站等科研平台,拥有国家强基工程盾构/TBM主轴承减速机工业试验平台;引进国内外各类技术人才700多人,每年研发费用占主营业务收入比重超7%,累计研发投入超30亿元,拥有专利近900件,完成著作权登记130余件,主持或参与编制了领域内大量国家和行业标准。


  “在攻克'卡脖子'技术难题过程中,专利导航工具发挥了巨大的作用。”中铁装备科技创新部部长郑永光介绍,公司设立了国家知识产权局专利局专利审查协作河南中心专利审查员工作站,建立知识产权“引智”工程,由专利代理师等专业人才参与研发全流程,提高技术人员专利检索、专利分析技能,从技术创新前端为创新成效提供有力支撑;公司自主开发了知识产权全生命周期智慧管理平台,实现知识产权全流程信息化管理。


  中铁装备还构建了横向协同、纵向联动的“大研发”创新体系,突破了大直径主轴承、大排量液压泵、主驱动密封等多项“卡脖子”关键核心技术,累计形成352项核心技术,其中194项技术填补国内空白,整机国产化率大于95%,实现了国产盾构设备产业链、供应链自主可控。


  中铁装备自主研发的“全断面隧道掘进机刀盘刀具检测换刀机器人”技术,在更换报废刀盘效率方面提高10倍以上,大大减少了人员的安全风险,获得郑州市首届高价值专利大赛一等奖;“全断面隧道掘进机”项目入选河南省高价值专利培育项目,先后获得中国专利奖金奖、银奖各1项,河南省专利特等奖3项。


  保护为帆 护航“出海”


  被誉为“工程机械之王”的盾构机,是集机、电、液、气、传感于一体的大型自动化掘进设备,装配零部件多达2万余个。欧洲是盾构机的发源地。1825年,英国在泰晤士河下建设了世界上第一条采用盾构法建造的隧道。1997年,我国在修建秦岭隧道时,不得不花7亿元人民币从德国某公司购买两台盾构机。


  如今,中国上天有神舟,下海有蛟龙,入地有盾构。以中铁装备为代表的中国产盾构机品牌,出口到法国、意大利、以色列等32个国家和地区,在海外市场占有率已接近70%。


  “欧洲曾经有德国维尔特、海瑞克、法国法马通等多家世界知名的盾构机生产厂家,更有美国罗宾斯、日本三菱重工等在欧洲进行专利布局,可谓强手如林,专利密布。”中铁装备科技创新部知识产权负责人徐娇娇介绍,为此,中铁装备公司实施了海外专利布局工程,在接到海外订单后,公司研发团队首先通过专利技术检索、风险预警评估,提前进行海外专利布局,确保设备运输到海外时专利已获得授权。目前,该公司累计拥有国际专利30余件。“盾构出海,专利先行,在中铁装备已经是标准动作了!”


  “每台盾构机都有不同的构造和规格,几乎每台盾构机都会形成不同的专利。”徐娇娇说,由于世界各地客户的地质构造不同,公司会制定个性化技术订制方案,包括世界最大直径硬岩掘进机“高加索号”,应用于格鲁吉亚 KK公路;我国出口海外最大直径土压平衡盾构机“中铁1294号”,应用于土耳其高速公路建设;我国出口新加坡最大直径常压泥水盾构机“中铁1108号”,应用于地铁跨岛线;防爆型土压平衡盾构机“中铁1403号”,应用于意大利西西里岛,采用的防爆设计满足 ATEX(欧盟防爆指令)、CE(欧盟安全认证)和意大利当地规范等多项标准。


  目前,中铁装备盾构/TBM订单累计突破1700台,隧道掘进里程累计4000多公里,出口设备累计120余台(套),占我国盾构机出口量近70%,成为擦亮“中国品牌”的“国之重器”。(特约通讯员 李建伟 通讯员 李俊志)


  转自:中国知识产权报

  【版权及免责声明】凡本网所属版权作品,转载时须获得授权并注明来源“中国产业经济信息网”,违者本网将保留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的权力。凡转载文章及企业宣传资讯,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网观点和立场。版权事宜请联系:010-65363056。

延伸阅读



版权所有:中国产业经济信息网京ICP备11041399号-2京公网安备110105020359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