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力装备制造数字化转型有了"施工图"


中国产业经济信息网   时间:2024-11-13





  工信部日前发布的《电力装备制造业数字化转型实施方案》(以下简称《方案》)指出,以新一代信息技术与电力装备制造业深度融合为主线,以智能制造为主攻方向,分类、分级推进数字化转型工作,形成场景、工厂、产业链和产业集群立体式数字化发展路径,以数字化转型提升电力装备产业基础能力和产业链现代化水平,不断推进电力装备高质量发展。


  在业内看来,《方案》明确了电力装备制造业数字化转型的目标和任务,这一"施工图"将进一步加快推进电力装备制造产业链数字化转型进程。


  锁定目标任务


  《方案》提出,到2027年,电力装备制造业数字化转型取得明显成效--数字化水平明显提升、标杆引领作用持续增强、支撑服务能力不断完善;到2030年,电力装备制造业规模以上企业在研发设计、生产制造、运维服务等环节完成深度数字化改造,人工智能赋能效果明显,达到世界先进水平。


  在具体举措方面,《方案》明确三大重点任务--加快研发设计、生产制造、质量管理、供应链管理等关键环节数字化转型;通过健全标准体系、强化评估诊断、夯实网络数据基础等手段夯实数字化转型基础;通过加快链式转型、推动集群转型、培育优质服务商等方式构建数字化协同转型生态。


  "电力装备制造业数字化转型不仅是电力装备制造业本身高质量发展的必然要求,更是为加快推进电力行业设备数字化、智能化、绿色化运行转型的前提条件和支撑保障。"中国电力设备管理协会秘书长刘斯颉在接受《中国能源报》记者采访时指出,《方案》站位高远、内容务实、目标明确、定位精准、举措有力,将对全国电力装备制造产业链数字化转型产生积极的推动作用。


  东方锅炉数字化技术研发部副部长彭雷告诉《中国能源报》记者:"《方案》明确了电力装备制造业数字化建设的现状,并为制造企业下一步的数字化转型指明方向,相关的规划安排较为系统、详实,对电力设备制造业相关企业而言,后续可以按照《方案》制定工作计划。"


  值得注意的是,《方案》还提出较具体的数字化目标,例如关键工序数控化率要超过75%,数字化研发设计工具普及率需达到90%以上。


  "这些都是衡量企业及行业数字化水平的重要指标。通过实现这些目标,不仅会大大提升企业的生产效率和产品质量,还将促进产业链上下游之间的协同合作,形成更加紧密高效的产业生态系统。"刘斯颉表示,此外建设国家级智能工厂和数字领航企业等措施也将树立标杆作用,激励更多企业投身数字化转型大潮。


  仍存诸多不足


  近年来,在相关政策推动下,我国电力装备制造业数字化转型成效显著,数字基础建设持续优化、数字技术支撑持续加强、数字赋能水平持续提升,基本实现从研发到工艺、从生产到服务的数字化覆盖和贯通。


  "首先是行业对数字化认识有明显提高,不管是系统层面的意识还是实际层面的推进。具体来讲,一是智能车间、智能制造方面的进步较大,各地都有一些标杆工程在申请或已经建好;另外,设备生产制造环节之外,包括前期的设计规划和后期的运维服务,都在积极推进数字化赋能工作。"彭雷介绍,企业目前的数字化转型主要围绕数字化管理、智能制造以及数字化产品三方面展开。"其中数字化管理、智能制造主要是内部的,包括信息化和智慧车间建设等。数字化产品主要偏向于产品和后续的服务,一方面是给用户提供运维优化指导和安全性能分析等数字化增值服务,另外数字化设计也在开展相应工作。"


  不过,多位受访者也坦言,当前我国在电力装备制造业数字化转型过程中,还有诸多短板。


  "不同领域、区域和企业转型进度存在差异,产业链上下游协同有待加强、数字化转型基础有待夯实、数字化转型水平有待提升,这在一定程度上制约电力装备制造数字化转型的全面推进和深化优化,需要相关政策驱动和全产业链合力协同。"刘斯颉指出。


  彭雷认为,当前电力装备制造业数字化转型在全产业链的系统规划和有效实施方面仍有不足,其中包括数字化赋能在全产业链相关的理论、系统、架构管理,以及对于工业软件的理解和实施应用等方面。"制造型企业也在开发一些数字化产品,但目前也存在工业软件定位、研发等方面的问题或不足,这方面还处于探索起步阶段。"


  产用合力协同推进


  在刘斯颉看来,电力装备制造业数字化转型不仅包括电力装备制造厂家自身采用数字化手段,提高制造效率、工艺质量和成本控制,还应包含通过数字化转型,生产出具备数字化功能、性能的设备产品,以适应和满足电力设备产品用户构建新型电力系统对数字化设备技术的需求。


  "能源转型加速推进、新型电力系统加快构建,都对电力装备化制造提出更高要求,也将为电力装备制造业数字化转型带来巨大市场机遇。例如,新能源发电、储能等领域设备需求将大幅增长,都将借助电力装备数字数字化技术实现转型升级,提升电力设备的运行效率,保障电力系统的安全、高效、可持续运行。"刘斯颉指出。


  对于接下来数字化转型如何发力,彭雷指出:"首先要对数字化转型有更深的认识,比如数字化产品的价值如何体现,对数字化产品、数字化服务等数字化转型方面的期待和规划等。另外,还有数字化管理和技术两方面的融合,一是技术本身的融合,比如工业过程和信息化的融合,以前的很多专业壁垒要打破;二是管理和技术、市场等之间的融合,比如综合性人才以及对应的管理和推广体系方面,这些对我们来说有挑战,需要进一步发力。"


  刘斯颉建议:"一是加强技术集成与数据互通。鼓励电力装备制造企业积极采用新一代信息技术实现新旧系统的无缝集成和数据互通;二是提升数据管理与网络安全水平。建立完善的数据管理体系,加强数据分类、分级保护和风险评估等工作;三是加强人才培养与引进。可与高校、科研机构等合作,共同培养具备数字化转型所需专业知识的人才;四是优化成本与收益平衡。鼓励电力装备制造企业制定清晰的数字化转型战略和商业计划,明确数字化转型的目标、路径和预期收益;五是发挥政府与行业组织作用。"(记者 李玲)


  转自:中国能源报

  【版权及免责声明】凡本网所属版权作品,转载时须获得授权并注明来源“中国产业经济信息网”,违者本网将保留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的权力。凡转载文章及企业宣传资讯,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网观点和立场。版权事宜请联系:010-65363056。

延伸阅读



版权所有:中国产业经济信息网京ICP备11041399号-2京公网安备110105020359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