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说”中国标准动车组十年


中国产业经济信息网   时间:2022-12-30





  穿行于各地的高铁动车组,宛若一条条巨龙,给经济社会发展插上了腾飞的翅膀。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成功研制拥有完全自主知识产权和世界先进水平的“复兴号”中国标准动车组,中国标准动车组家族不断壮大……


  如今,中国标准动车组不仅开进了世界屋脊高寒、高原地区,还以“中国标准”出海,为世界高铁贡献中国方案,不断释放影响力。


  84%采用中国标准从追赶到领跑


  中国标准动车组项目起始于2012年,在中国铁路总公司(现中国国家铁路集团有限公司)主导下,中国铁道科学研究院、中国中车、西南交通大学等产学研单位,集合优势力量,共同开展了中国标准动车组的研制工作。


  项目团队以中国标准为主导,按照正向设计思路,以自主化、互联互通互换、技术先进为目标,开始研制具有完全自主知识产权、时速350公里的中国标准动车组。十年间,共有60余家科研单位、企业签订战略合作协议,70多位院士、近千名教授、2万多名工程技术人员参与其中。


  制造完全自主知识产权的高端轨道交通装备,技术突破是关键。研发团队用5年时间,历经503项仿真计算、5278项地面试验、2362项线路试验,才实现了中国标准动车组从启动研发到最终定型。在中国标准动车组采用的254项重要标准中,中国标准占到84%,11个系统96项主要设备采用了统一的中国标准和型号。


  2015年6月,中国标准动车组样车下线。2016年7月,两列中国标准动车组在郑徐客运专线上进行了时速420公里交会试验,完成世界上首次在实际运行轨道上进行的高速列车会车试验。2017年6月,中国标准动车组被正式命名为“复兴号”,同年9月,“复兴号”在京沪高铁实现时速350公里商业运营,为世界高速铁路商业运营树立了新的标杆。


  持续壮大的“标动家族”


  350公里、250公里、160公里不同速度等级,8辆短编、16辆长编、17辆超长编不同编组形式,动力集中和动力分散不同动力牵引模式——如今,中国标准动车组家族不断壮大,已形成系列化产品。


  其中,最抗冻的要数时速350公里“复兴号”高寒动车组。“采用密封防雪结构、低温防冻、冷凝水防治等措施,解决了高寒气候下运行的防寒保暖、转向架积雪、关键部件冻结等难题。”中车长客股份公司高级工程师马凯告诉记者,这些“独门绝技”使得列车在零下40摄氏度的极寒环境下也能奔跑如常。


  “复兴号”高原内电双源动车组最高运行海拔达5100米,为世界运行海拔最高的动车组。它采用可变增压技术和高原适应性技术,相比于传统高原内燃机车燃油消耗率降低4.7%,不断刷新着中国高铁的“高”度。


  从世界首条穿越高寒地区的耐高寒动车组,到穿越戈壁大漠的抗风沙动车组,再到征服世界屋脊的高原内电双源动车组,奔驰在祖国广袤大地上的4000多组高速铁路动车中,中国标准动车组已累计配属超750列,约占全国动车组总数的22%。中国标准动车组已累计安全运行8.36亿公里,相当于环绕赤道行驶2万圈,覆盖全国31个省区市,深刻改变了中国人民的出行和生活方式。


  “中国标准”动车组加速出海


  凭借具有独立自主知识产权的高铁建设和装备制造技术体系,中国标准动车组不仅开进了世界屋脊高寒、高原地区,实现了跨海过桥不减速,还以“中国标准”出海,为世界高铁贡献中国方案。


  2021年12月,中老铁路开通运营,这是中国标准动车组首次走出国门。中国中车针对老挝的具体实际进行适应性的设计优化,为老挝人民提供便捷舒适出行方式。


  前不久的G20峰会期间,以中国标准动车组为技术平台为印尼雅万高铁量身定制的综合检测列车缓缓驶出德卡鲁尔车站,并逐渐加速前行,标志着我国高铁列车“走出去”实现历史性突破。


  中国标准动车组走出去的步伐不止于此。中泰铁路是中泰共建“一带一路”的重要项目,这条泰国首条标准轨高速铁路使用的正是中国标准动车组技术。对于这条铁路,许多泰国人士已经开始期待,“从曼谷到呵叻,中泰铁路经停不少地方,通车后会给这些地方带来极大的交通便利,带动当地经济发展。”


  转自:科技日报

  【版权及免责声明】凡本网所属版权作品,转载时须获得授权并注明来源“中国产业经济信息网”,违者本网将保留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的权力。凡转载文章及企业宣传资讯,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网观点和立场。版权事宜请联系:010-65363056。

延伸阅读

  • 中国动车组通过TSI认证 凭借过硬实力打入欧洲市场

    中国动车组通过TSI认证 凭借过硬实力打入欧洲市场

    记者日前从中国中车集团获悉,由中国中车下属的中车株洲电力机车有限公司研制生产的中国首批出口欧洲的动车组——马其顿电动车组项目通过TSI认证,这标志着中国动车组正式获得欧洲铁路产品的EC符合性认证证书,赢得欧洲技术标...
    2017-06-08
  • 中国中车:驱动技术革命 推进国际联运和互联互通

    中国中车:驱动技术革命 推进国际联运和互联互通

    近日,中国中车集团董事长刘化龙表示,下一步要继续驱动技术革命,推进互联互通,不仅要为“一带一路”建设量身定做各类轨道交通装备的能力,还要不断推出新技术新产品,适应国际联运和互联互通。
    2017-06-30
  • “复兴号”高铁动车组批量应用镁合金型材

    今年6月,具有完全自主知识产权的中国标准动车组“复兴号”正式投入运营,实现了中国轨道交通技术又一里程碑式的进步。在这一进步的背后是许许多多中国制造型企业的不懈努力与奋斗,成都天智轻量化科技公司就是其中的一员。
    2017-12-21
  • 时速250公里“复兴号”中国标准动车组研制通过设计方案评审

    时速250公里“复兴号”中国标准动车组研制通过设计方案评审

    记者11日从中国铁路总公司获悉,时速250公里“复兴号”中国标准动车组日前通过设计方案评审,标志着研制工作取得新进展。
    2018-04-13


版权所有:中国产业经济信息网京ICP备11041399号-2京公网安备110105020359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