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威是一家“看不见的”部分比“看得见的”部分更加强大的企业,“看不见的”最终决定了“看得见的”命运。
2017年早些时候,通威集团董事局主席刘汉元听了一场关于华为的演讲,题目是“理性与平实”,刘汉元很是感慨。35年来他正是坚守理性与平实,才实现了通威的高效稳健经营。这使他有了一份特别不一样的感受。
这份特别的感受,还源于2016年整个通威集团和通威股份(,有不一样的表现。
刘汉元领导的通威集团是全球最大的水产饲料企业和全球光伏电池片行业领军企业,创业之后每隔十来年就有一次跨越式腾飞。1984-1986年他开创了中国现代水产养殖业和水产饲料行业;1994-1996年管理提升,开始全国扩张;2004-2007年打通了化工和新能源循环经济产业链,与农业并起形成“双主业”;2014-2016年进入光伏电池片并高速成长为行业最佳,晶硅产业高速发展、365养殖模式和“渔光一体”商业模式全面形成。四次跨越都获得巨大成功,但第四次与前三次有明显不同。
前三次跨越,都处于改革开放后社会经济高速发展的大背景下,各行业都在“风口”上,大发展式的跨越转型相对容易,但是第四次跨越,处于全球金融危机之后中国经济增长趋缓的不利态势之中,却取得了更为突出的成绩。
这几年,通威的表现确实很抢眼。2016年主要业务全面逆势大幅增长,通威股份(600438)水产和畜禽饲料板块人均效率提升40%以上,通威太阳能成长为全球最大的光伏电池片企业,产销规模最大、品质客户评价最优、单片成本最低、产能利用率最高、影响力和口碑最好、盈利能力最强,实现了光伏电池片行业多项NO.1,而且是在谁都没预料到的情况下,从零开始两三年内取得的;旗下永祥公司也做到了高纯晶硅全行业成本最低。前所未有的“渔光一体”商业模式也开始大规模推广。该年整个通威集团销售收入超过560亿元人民币,位居中国民企业500强前列。
这次跨越转型,不仅经济收益可观,更大的价值与意义在于企业素质全面提升,商业模式实现了本质性的创新变革,通威有了更强的实力和能力去实现下一步发展。显然这是中国经济转型的一个企业样本。
关键是,这些成绩是在中国经济遭遇改革开放以来最大下行态势,宏观经济举步维艰的背景下取得的。
为什么?凭什么?这是一个值得研究的课题,刘汉元自己也在深入思考。尤其是这一切都建立在通威依然主要身处传统行业并主要作为一家传统制造企业的基础之上。
2017年下半年,北京大学出版社出版了《创变者逻辑》一书(作者白勇),对通威成功经营35年且从无大的波折和2014-2016年大转型的深层次逻辑,进行了系统全面的分析,是对中国经济转型的一次企业样本解读。作者认为通威成功的深层次原因,是对王阳明心学的实践,是一种“企业心学”营造,是对人心人性的全面遵循与价值发掘。
第四次转型成功,在于员工对企业文化理念的创造性执行,在于通威“诚信正一”核心文化理念已成为员工的本心,同时刘汉元上百条经典语言也深入员工内心,比如“表率是最好的领导方法”“用心工作,用智慧工作,用只争朝夕的精神工作”“细节决定成败,效率决定效益,速度决定生死”“1%仰望星空,99%脚踏实地”……这些简单实用的语言在具体工作中落地践行,即表现为“理性与平实”地面对工作中每一个环节、细节,用心用智慧只争朝夕地创造性发挥才干,处处用心用智慧提高效率降低成本,获得行业竞争优势。在人心这一深沉、幽微的层次上经营企业,何尝不是一种“企业心学”的营造与践行呢?
当然也就是一种真正的企业文化。这样的企业文化就是一种“企业心学”。
通威就是一家用“心”经营起来的企业,只有用“心”的文化才能真正影响人,才能在管理中尊重人遵循人性,因此通威认为经营企业就是经营人,就是经营人的精神。这样的“用心”,是一种根植于所有员工内心的“底层思维”,它是一种“看不见的力量”,甚至可以说它是企业的另一面,是“看不见的企业”。通威是一家“看不见的”部分比“看得见的”部分更加强大的企业,“看不见的”最终决定了“看得见的”命运。
《创变者逻辑》一书,对刘汉元的思想创造性地进行了总结和提炼,是近年难得一见的深入分析企业人心人性的佳作,颇多理论建树和思想闪光。全国人大副委员长、民建中央主席陈昌智、北大光华管理学院院长刘俏、著名财经作家吴晓波、著名媒体人秦朔等人向读者隆重推荐此书,其中秦朔在序言中说:“刘汉元是和枊传志、王石同时期创业的企业家。关于枊传志、王石,已经有了许多介绍。关于刘汉元,我相信这本迟到的论著也能给大家带来不寻常的收获。”
本文转自 重庆商报
版权及免责声明:凡本网所属版权作品,转载时须获得授权并注明来源“中国产业经济信息网”,违者本网将保留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的权力。凡转载文章,不代表本网观点和立场。版权事宜请联系:010-65363056。
延伸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