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北石油工程公司:优化人力添活力 多元创效拓新局


中国产业经济信息网   时间:2025-08-01





  “自去年四季度电驱排水采气项目启动以来,我们已完成10多口井的作业,累产气超1000万立方米,有效激活气田低效井产能。”7月24日,华北石油工程井下作业分公司HB-SY102/104试油队队长董海果介绍道。


  2024年以来,华北石油工程公司针对非直接参与生产人员占比高、人工成本利润率低等问题,在拓展新业务的过程中持续提升人员素质、释放员工潜能,推动人力资源向人力资本转化,力求让每一名员工都能实现自身价值的提升。截至目前,已撤销各类机构14个,全口径用工总量减少2.1%,人工成本利润率提升0.8%。


  把新岗位的工作做到更好


  “我们队正在同时施工10口井,在气田水淹井和低效井治理中效率最高。”7月中旬,在东胜气田J30P20井排产施工现场,从华北石油工程井下作业分公司装备管理中心调岗到HB-SY102/104试油队的董海果,带着队伍投入气田低效井电驱排水采气项目。


  2024年以来,为解决机关部门及附属机构人员多等问题,华北石油工程各专业分公司按照“做精机关、做实项目部、做强基层”原则,严格控制机关和生产保障等非生产性机构定员,不断精减管理人员数量,分类施行“三定”工作。


  在井下作业分公司机关,推行“一专多能、一岗多责”的AB双岗位设置,优化低效岗、撤并无效岗,促使机关各部门以“全员起立、竞聘上岗”的方式,实现岗位、人员结构优化,促进人员素质、劳动生产率的提升,以最少用工获得最大效益。


  装备管理中心副主任董海果曾在一线工作多年,近期成功竞聘为低效井电驱排采新项目试油队队长。从机关来到了东胜气田,曾经是劳模队长的董海果说:“如今,一线安全管理要求愈发严格,我会把在机关学到的理论知识运用到实际工作中,在生产协调、安全管理等方面做得更好。”


  “季节性输出”提升自身素质


  “从压裂准备到结束,各道工序精准优质,把任务交给你们,我放心。”7月中旬,在中海油临兴工区LXDC-32-4H水平井压裂现场,甲方监督对华北石油工程公司HB-YL204压裂队队长郭立新竖起大拇指。此次水平井压裂施工,郭立新带领10多名员工协助外单位操作压裂设备,全程安全高效,展现了过硬的业务素质。


  2024年以来,该公司结合自身人员结构,承接了系统内工程及安全监理、油藏开发等37个对外业务输出项目,同时也借此培育了大批业务精干的员工。在外部市场,国内各石油工程企业的管理模式各有千秋,如何借鉴他人的先进经验呢?


  在中海油临兴工区压裂项目中,他们发现该工区的工作量存在季节性、区域性集中释放的特点。集中施工时,华北石油工程公司自身压裂装备难以满足需求,而同期在该工区施工的杰瑞公司虽设备充裕,却面临操作人员短缺的问题。经过多次协商,双方签订了业务合作协议。“这一做法既解决了施工间隙部分员工的待岗问题,又能让大家学习对方先进的管理经验,实现了双赢。”郭立新表示。目前,双方已成功合作60余次。


  自主制造拓宽创效之路


  “机器人启动前,务必检查输入数据、工件位置和角度是否准确。”6月底,在华北石油工程河南钻井工程服务分公司,电焊工韩静平向徒弟讲解焊接机器人的操作要领。


  为进一步优化人力与装备资源配置、提升专业竞争力,华北石油工程公司不断调整整合同质化业务单元,将河南钻井工程服务分公司原有的钻井、固井等业务划转至其他专业分公司,使其专注于设备检修、外委转自营及业务承揽等工作。


  通过多方调研市场需求,河南钻井工程服务分公司瞄准技术含量高的业务进行攻关,转为自主设计制造,去年下半年承揽了钻机配套项目后,调剂内部80余名员工投入营房、材料房等配套装备的设计、制造和加工工作。


  韩静平是管子修理工,转岗成为电焊工,并积极参加了数控机床、激光切割以及焊接机器人的培训。凭借对焊接机器人的熟练操作,他成为加工班的骨干。除了焊接,韩静平还参与设备的设计改造。“这段时间,我学会了钻头修复加工,以及八参仪数据回传设备的制造。”韩静平自豪地说,“艺多不压身,通过新产品的输出,我们也能为企业打开更多市场。”(王军 刘明辉 聂永丽)

  【版权及免责声明】凡本网所属版权作品,转载时须获得授权并注明来源“中国产业经济信息网”,违者本网将保留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的权力。凡转载文章及企业宣传资讯,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网观点和立场。版权事宜请联系:010-65363056。

延伸阅读



版权所有:中国产业经济信息网京ICP备11041399号-2京公网安备110105020359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