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庆炼化青年员工“走上讲台”,为基层干部传授新技术、新理念--
“新带老”激活双向成长引擎
4月22日上午,大庆炼化公司炼油控制中心225办公室里,炼油一部青年二级工程师陈爽正在给部主任张力民讲解流程模拟软件,演示如何对高温油品进行指标分析。这种由青年员工向领导干部传授新技术的场景,是该公司“反向师带徒”活动的生动写照。
与传统师带徒模式不同,大庆炼化的“反向师带徒”活动打破常规,让青年员工担任导师,为领导干部传授新技术、新理念。自4月上旬启动以来,这项创新活动在企业内部引发热烈反响,开启了一场别具特色的“代际融合”。
“刚听到这个消息时,我还有点不敢相信。”32岁的青年导师任家瑞笑着说。他是公司“青马学员”之一,擅长高压电气设备维护。在这次活动中,他成为电仪运行中心主任胡宪敏的“导师”,负责讲解电气调度自动化系统。
作为公司电气专业数字化转型的基础,电气调度自动化系统在监测电气设备运行状态、上传故障报警信息上起着关键作用。任家瑞从网络结构入手,深入浅出地解释“三层两网”“四遥”等专业术语。在交流过程中,胡宪敏不时提出专业问题,促使任家瑞不断深入思考。“备课和讲解的过程,对我来说也是一次难得的学习机会。”任家瑞感慨道。
胡宪敏同样收获颇丰:“以前总觉得数字化是年轻人的事,现在通过学习才发现,这些新技术能切实解决实际问题,我们所有人都应该学。”
像这样的“反向教学”场景,如今在大庆炼化每天都在上演。活动启动以来,54名青年员工通过自主报名和组织选拔,与二级正职以上领导干部一一结成师徒对子。这些青年导师中,有在集团技能大赛中摘金的“技术大拿”,也有参与新产品研发、数字化转型攻坚项目研究的“科研新秀”。
“反向”并不意味着单向输出。在一次学习交流中,青年导师李跃华提出通过开启副线阀,来保证二套酮苯装置换热器E-228的换热效果,但遭到炼油三部主任李训的质疑:“你有没有想过,长期开启副线阀会导致后路管线出现严重的冲刷腐蚀现象?”一时间,交流陷入停滞,李跃华当即陷入沉思--确实忽略了设备长期运行的潜在风险。
第二天,李训又带着李跃华去现场调研换热器情况。最终,2人结合实际设计出一套“三次塔进料加热器疏水阀换型改造方案”,不仅解决了进料温度不足导致溶剂回收率低的问题,还彻底解决了之前的顾虑,保障了装置长周期高效运行。“李训主任教会我,创新要立足实际,而我也让他看到了新技术的应用潜力。”李跃华说。
“反向师带徒”不仅表现在理论层面,更在实践中开花结果。师徒们结合大庆炼化“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的发展方向,共同挖掘创新切入点,推动理论成果向业务实绩转化。
在非标管束试压胎具研制项目中,青年导师祝庆伟与检维修中心主任于冰结成师徒对子。祝庆伟提出了制作封堵环和改良单管试压设备两种方案,于冰则从安全和实用的角度提供了专业建议。他们的方案成功落地,预计可为公司节约大量非标管束试压检修成本。
“反向师带徒”不仅是一次活动,更是一场关于未来的对话。它让传统与创新相遇,让经验与激情碰撞,为企业发展注入了源源不断的动力。正如公司执行董事、党委书记周世岩在“反向师带徒”活动签字仪式上所说:“今天签下的,是'教学相长'的约定,是'双向赋能'的承诺,更是'愿与企业共成长'的愿景。”(记者 丁玲 王若欢)
转自:中国石油报
【版权及免责声明】凡本网所属版权作品,转载时须获得授权并注明来源“中国产业经济信息网”,违者本网将保留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的权力。凡转载文章及企业宣传资讯,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网观点和立场。版权事宜请联系:010-65363056。
延伸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