锦州石化创新工作室促进科技成果转化


中国产业经济信息网   时间:2025-04-15





  4月2日记者获悉,在锦州石化召开的劳模(职工)创新工作室成果转化推进会上,劳模创新工作室现场演示的“流程智能模拟系统”创新成果,提升了生产流程的模拟精度和效率,为安全生产操作提供了有力保障,成为公司推动创新成果转化的生动实践。


  近年来,锦州石化不断提升企业科技创新能力,推进结构调整、转型升级,充分发挥科技创新在石油化工行业中的支撑引领作用,为高质量发展装配最强引擎。


  构建高效运转管理体系。锦州石化进一步理顺科技创新“管理”与“技术”界限,明确各部门职能。加大软硬件支持力度,建立原油、炼油、化工上中下游“产学研用”全链条贯通机制,产品、技术、信息、成果全方位衔接,切实将科技资源和科研能力转化为现实的生产力和竞争力。


  协同创新凝聚发展合力。锦州石化成立两级技能专家工作室,将劳模创新工作室、技能专家工作室与科研攻关项目有机融合、协同推进,锻造自立自强的“硬核实力”。在生产过程优化、节能降耗减排、设备可靠性提升等领域,共同开展技术攻关、技改革新、管理提升、成果推广应用等工作,统一安排任务、按时提交成果、组织评定转化,实现全公司创新力量的联袂、联合、联动。


  打造多元开放合作平台。锦州石化在坚持自主创新的同时,积极构建“双循环”创新生态,优化整合利用内外部科技资源,开展差异化、有特色的对外合作。一方面,结合本单位具体业务特点和发展需要,建立科技人才的培养使用机制。另一方面,加强与国内一流及行业领先的科研院所、高校、企业深度合作,深化资源、技术、成果共享,推动化工新材料创新链、人才链、产业链的跨区域协作和开放融合,实现互利共赢。(记者 周慧颖 通讯员 史俊)


  转自:中国石油报

  【版权及免责声明】凡本网所属版权作品,转载时须获得授权并注明来源“中国产业经济信息网”,违者本网将保留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的权力。凡转载文章及企业宣传资讯,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网观点和立场。版权事宜请联系:010-65363056。

延伸阅读



版权所有:中国产业经济信息网京ICP备11041399号-2京公网安备110105020359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