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数据 优模型 建平台 中国远洋海运加快推进船舶服务业务绿色数智转型


中国产业经济信息网   时间:2025-01-20





  中国远洋海运集团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中国远洋海运)以实施国有企业改革深化提升行动为契机,充分利用自身覆盖航运全领域的产业优势,对航运大数据进行系统集成、深度治理和全面挖掘,并有机融合人工智能、物联网和区块链等前沿技术,大力推进船舶服务板块数字化赋能改革,促进现代数字技术与传统船舶服务业务深度交融,推动船舶服务全要素生产效率实现显著跃升。


  集聚船舶服务“大数据”,筑牢数智转型坚实根基


  一是筑牢数智基础,助力行业升级。通过大数据采集分析以及信息服务系统实时监控等手段,精心构建航运数据中台,实现将原本分散、杂乱、失真的数据重新聚合整理,不仅有效提升了数据质量,更充分激发了数据活力,使其转化为数据资产。2024年,汇集形成包括船舶档案、港口档案、码头档案、设备档案等方面,近540万条基础数据,为全系统互联互通和行业产业化服务奠定坚实基础。二是实施数智驱动,保障航行安全。依托航运数据中台,叠加全球海洋高精度气象数据、中国沿海气象预报数据等多元信息,借助智能辨识船舶状态、动态监控船舶态势以及提前预测航线环境等技术手段,实现对船舶航行全生命周期行为的精准识别与全面监控预警,并能对全球港口进行实时监控。2024年,已汇集全球26万多艘船舶的全生命周期动态数据1亿余条,涵盖船舶事件7大类、24小类,船舶风险6大类、22小类,促使航行安全保障从经验主导向数据驱动发生根本性转变。三是强化数智赋能,提升船管水平。以中台为坚实底座支撑,构建全集团统一的航运管理信息标准化平台,运用数字化手段为传统船舶管理赋能,全力辅助船岸协同和高效决策。2024年,已汇聚在管船舶25万条修船记录、63万条备件订单、34万条物料订单、300多万条维护保养工单、15万条安全检查记录、2700多条险情事故记录等海量数据,为船舶管理科学决策提供多维度的分析工具支持,助力船舶管理从经验管理迈向“数据+经验”的科学管理新阶段。


  研发船舶服务“大模型”,深度释放数据要素潜能


  一是构建船舶运维保障供应链体系。加强供应链各节点间的信息有效共享,并融合应用AI技术,实现船舶智能运维保障供给的高效协同。2024年,已成功打造行业垂直大模型算法4套。运用人工神经网络和时间序列模型,有效解决船舶备件供应及时性问题。构建预测性维护保养算法体系,达成船舶设备实时监测、设备健康度动态评估以及维修科学决策。运用运筹优化模型,合理匹配船、货、港,使物流成本降低5%以上,备件供应时效提高50%以上。二是完善船舶燃料供应链解决方案。通过对全球油价、港口加油情况、船舶加油动态的密切关注与跟踪,有效监控和分析船舶油耗动态,运用人工神经网络模型算法智能化预测可航里程,并推荐最优加油港及加油方案,有效助力航线效率提升,借助数智化手段实现船舶节能减排,提升船舶能效等级。2023年,已在1200多家客户中投入使用,使船舶能耗降低8%以上,推动从半自动化监管向数字化监管的全面升级。针对全球首艘大型电动集装箱船“中远海运绿水01”,打造新一代信息技术大型电动船综合安全解决方案,荣获2024年度中国物流与采购联合会科学技术进步二等奖。三是创新打造船舶服务业务大语言模型。运用大语言模型对采购数据开展智能化加工分析,构建优化采购策略匹配关联模型,辅助备件和燃油交易决策。实现每5分钟解析询报价邮件100封以上,自动解析和录入比例至少达到73%,订单执行响应速度提高5%以上,极大地提升了采购信息的准确性和及时性。


  搭建船舶服务“大平台”,全面重塑业务管控流程


  一是促进业务全线可视化、透明化。平台上线统一收口系统,打通全域备件、燃油业务数据连接,实现业务采购审批、询价报价、订单确认、物流跟踪、收款开票等全流程操作的完整留痕,并支持数据可视化呈现,确保全链透明、全程可控。与第三方物流平台打通数据接口,结合船期信息进行拟合判断,实现订单全流程可视化监控预警,推动船舶配件采购从“人跟备件跑”向“备件跟船跑”转变,显著提升船舶有效营运率。二是实现库存数据实时性、完整性。平台借助于物联网射频识别技术,规范入库、出库、盘点流程,实现船舶备件的科学化、精细化管理,切实做到库位清晰、账物相符,数据真实完整,可靠可控,有效化解船舶备件种类繁多、数量庞大的库管难题。已在中国远洋海运5艘船舶和集团外1艘船舶率先应用,推进传统备件采购从被动响应向主动感知转变。三是保证业务关键数真实性、可靠性。基于区块链技术,实现数据分布式存储和共识验证,区块链平台节点数5个,电子数据证据近70万条,充分保证关键数据的完整性、真实性和可靠性,有机整合线下孤立、分散粗放的船舶服务业务,实现数智化革新升级和科学化精益管理。


  转自:国资委网站

  【版权及免责声明】凡本网所属版权作品,转载时须获得授权并注明来源“中国产业经济信息网”,违者本网将保留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的权力。凡转载文章及企业宣传资讯,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网观点和立场。版权事宜请联系:010-65363056。

延伸阅读



版权所有:中国产业经济信息网京ICP备11041399号-2京公网安备110105020359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