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广核:突出核心功能 发挥三个作用 加快建设具有国际竞争力的核能领先企业


中国产业经济信息网   时间:2024-10-09





  中国广核集团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中广核)聚焦增强核心功能、提高核心竞争力,坚定不移做强做优做大核能主业,围绕“核”与“电”持续培育发展战新产业,打造形成核能、核燃料、新能源、核技术应用、数字化、科技型环保和产业金融“6+1”产业体系,加快建设以核能为特色的世界一流清洁能源企业。中广核清洁能源在运在建装机超1亿千瓦,其中核电在运在建装机4375万千瓦,占全国规模的43%。2024年上半年,实现上网电量1728亿度、同比增长4%,利润总额163.5亿元、同比增长5.8%,生产经营业绩创历史最好水平。


  聚焦主责主业,坚定做强做优做大核能产业


  一是打造卓越运营能力。全面推进“卓越运营2025”计划,以大修创优、重大设备可靠性管理、关键敏感部件数字化平台建设等为抓手,引领核电机组运营业绩突破性提升,在能源电力保供中发挥稳定基核作用。在运核电机组90%的世界核运营者协会指标达到世界先进水平,15台机组世界核运营者协会综合指数达满分。华龙西部首堆防城港3号机组首循环保持零停堆,机组可用率达到98%以上。二是高质量推进华龙批量化建设。深入实施华龙批量化建设全面创优工程,优化工程设计,应用先进施工技术,提升工程组织管理,多措并举提升项目控制能力。今年5月,防城港4号机组实现高质量投产,标志着中广核华龙一号示范工程全面建成。高质量推进广东太平岭一期、陆丰5、6号机组和浙江三澳一期项目建设,形成“一台机组比一台机组好”的良好态势。三是稳妥实施核能“走出去”。主动服务国家外交战略大局,坚持能力驱动、严控风险,有所为有所不为,打造中广核良好口碑。与法国电力公司共同投资建设英国HPC(欣克利角C)核电站,推动项目转向设备安装阶段。积极输出台山EPR全球首堆建设经验,为芬兰奥尔基托洛-3号、法国弗拉芒维尔-3号等项目提供技术支持服务。


  加快科技创新,着力打造核能新质生产力


  一是部署实施核能重大科技创新。聚焦核能科技前沿,打造先进核能原创技术策源地,大力推进先进堆型、先进燃料等自主创新,着力突破一批关键核心技术。成功研发的“华龙一号”三代核电技术,通过英国通用设计审查和欧洲用户要求认证,在国内实现批量化建设。海上小堆和第四代反应堆关键技术研发实现突破,陆续转入工程实施阶段。自主研发的核级数字控制系统在国内多个堆型实现规模化应用,并向航空、轨道交通等高可靠性领域拓展。二是着力推进重大科研平台建设。依托粤港澳大湾区科研院所、高校、科创企业等资源优势,建设中国南方原子能科学与技术创新中心,布局一批重大核能科技基础设施和示范工程,总投入超过300亿元,打造我国原子能科学综合性科研基地。牵头建设核电安全技术与装备全国重点实验室,重点开展核电安全技术和机理研究。三是建立健全科研管理机制。优化研发投入机制,成员公司研发费用视同利润加回,将研发投入、重大科研任务完成情况纳入成员公司年度及任期考核。2023年,集团研发投入强度达到3.7%。完善科研示范项目管理机制,降低科研示范项目投资收益要求,科研费用不计入项目投资成本,免除前期研发成本分摊,为核能科研示范项目落地创造了良好条件。制定首台(套)应用鼓励和责任豁免政策,对成员公司勇于承担首台(套)应用任务予以考核加分。


  强化安全保障,切实筑牢核能发展根基


  一是坚决做到核安全万无一失。深入理解“绝对安全、万无一失”,统筹推动核安全管理专项行动、安全生产治本攻坚三年行动等重点工作,全面组织实施质保体系有效性评价,紧盯薄弱点、失效点持续改进,大力推动风险分级管控和隐患排查整治双重预防机制落实落地,以扎实举措确保绝对安全。二是全力保障铀矿战略资源安全供应。自2008年起,率先走出去开发海外铀资源,目前在中亚、非洲、澳大利亚和加拿大等四大富铀地区均形成战略性布局,铀资源控制量和年产量位居全球第四。建成投产纳米比亚湖山大型铀矿,2023年实现达产4500吨铀,约占我国天然铀年需求总量的40%以上,极大提升了我国天然铀保障能力和市场话语权。三是着力提升产业链安全水平。扎实推进产业链融通共链行动,充分发挥核能产业链龙头作用,以重大项目为牵引,带动5400多家核电产业链企业参与“华龙一号”建设。联合产业链企业、高校、科研院所等开展核电设备国产化研发,实现400多项关键设备自主化,有力促进我国核电产业链韧性和实力的提升。设备国产化“十大专项”圆满收官,80余项研发成果实现应用,接续承接“1025专项”任务,核电设备国产化率达到90%以上,有效控制“卡脖子”风险。


  转自:国资委网站

  【版权及免责声明】凡本网所属版权作品,转载时须获得授权并注明来源“中国产业经济信息网”,违者本网将保留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的权力。凡转载文章及企业宣传资讯,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网观点和立场。版权事宜请联系:010-65363056。

延伸阅读



版权所有:中国产业经济信息网京ICP备11041399号-2京公网安备110105020359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