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铁资源新鑫公司为海外属地员工成长成才铺设“绿色通道”


中国产业经济信息网   时间:2024-08-05





  中国铁路工程集团有限公司下属中铁资源新鑫公司(以下简称“新鑫公司”)是中国在蒙古国全额投资最大的单体矿山企业。该公司积极创造各种有利条件,提升属地员工的专业技能和综合素质,为员工成长成才铺设“绿色通道”。


  语言技术“双突破”,搬走成长“绊脚石”


  盛夏时节,蒙古高原天气凉爽。宽敞明亮的教室里,新鑫公司20余名生产一线属地员工齐聚一堂,等待着中文工坊暨产教融合中心合作单位——山东职业学院的李遵富老师授课。合作期间,李遵富老师深入调研、收集整理了新鑫公司基层岗位汉语词汇与短语3000余条,并组织20余名蒙方员工进行HSK汉语考试及中国文化、中国语言培训,多次向蒙方员工介绍中国茶艺、厨艺、灯谜等具有中国特色的传统文化。此外,该公司还申报立项了教育部中外语言交流合作中心“齐风鲁韵·技行中国”汉语桥项目。


  据了解,从2023年开始,该公司在教育部语合中心、中国有色金属工业人才中心的帮助指导下,成立了“中文工坊”暨产教融合培训中心,并与国内多家职业院校签订合作协议,组织国内职业院校的教师开展既教中文又教技术的复合式培训。


  “对于海外企业而言,蒙方员工听不懂中文,很难接受系统化的技术培训;而中国技术人员不懂蒙古语,进行技术指导时就如同茶壶里煮饺子,有货倒不出!”提及曾经困扰属地员工技术培训的难题,该公司选矿厂相关负责人一度紧皱眉头。借助中文工坊平台,该公司实现了语言培训和技术培训双管齐下,为下一步培养懂技术、会管理、通语言的蒙方技术工人奠定基础。


  该公司还与合作的国内职业院校进行了深入探讨交流,探索建好中文工坊“三个课堂”,分别是:语言课堂,提升外籍员工的中文听说读写技能,解决“沟通”问题;专技课堂,提升外籍员工的专业知识和技能,解决“求知”问题;职业课堂,培养外籍员工的职业素养与工匠精神,巩固专业技能,解决“成才”问题。


  据了解,该公司除了依托中文工坊对蒙方员工开展语言与技能培训外,还大力鼓励中方员工学习蒙古语。他们聘请懂汉语的蒙方员工当老师,开设蒙语培训班,每周培训1期,至今已连续开办50余期,形成良好的语言互学氛围,提升相互沟通交流的能力。2024年7月,在蒙古国那达慕节期间,中蒙员工共同参加传统那达慕和文化娱乐活动,增进文化相融、情感相通。


  与此同时,该公司把国内成熟的“导师带徒”做法带进了海外,为蒙方技术“好苗子”对口安排技能发展全面的中国师傅,手把手地进行传帮带。


  在日常工作中,中国师傅们通过实际操作和案例分析,引导蒙方徒弟动手操作,让蒙方徒弟在实践中不断积累经验。


  2023年10月,新鑫公司的蒙方员工德巴雅尔呼等5人前往北京,参加中国有色金属行业海外企业班组长培训比武。在激烈的角逐中,德巴雅尔呼等5人从来自几内亚、刚果(金)、赞比亚、秘鲁、巴基斯坦、蒙古等6个国家的10支代表队中脱颖而出,其中3人荣获个人铜奖,2人获得个人优秀风采奖,他们还共同斩获了团体铜奖。


  技能绩效“双提升”,成长成才有奔头


  “我从2级工成功晋级3级工,技术津贴比之前涨了15万蒙图。”前不久,该公司组织针对蒙方员工的技能等级考核,蒙方员工额尔顿毕力格在得知自己成功晋级后,立即把这个好消息告诉了家里人。


  “由于经济环境和文化背景与国内不一样,蒙方员工更多的是习惯于随遇而安,对个人技能学习的压力不大。”该公司相关负责人说到。通过打破当地企业技术工人吃大锅饭的传统做法,公司以技能等级管理为抓手,充分激发了蒙方员工学技练功的热情。


  据了解,从2021年起,该公司就对蒙方管理人员及技术工人实行岗位技能等级与津贴挂钩的制度,将技术工人划分为浮选工、磨矿工、碎矿工等12个类别,每个类别区分一级工到五级工五个档别。该公司专门成立技能考评委员会,每年对蒙方技术工人进行一次“专业技能水平、理论业务知识、职业道德、日常工作态度”等方面的综合考核,并根据考核结果评定技术等级,结合技能等级的高低来发放相应的技术津贴,级别越高,津贴越高。


  经过考核,新鑫公司现有116人评上了一级工,39人评上了二级工,9人评上了三级工。该公司还将选矿厂属地员工的人均绩效发放制度进行了调整,根据贡献大小,最高的能够拿到每月84万蒙图绩效,技术能力越高,表明贡献越大,绩效收入也会“水涨船高”。这种做法打破了员工管理“齐步走”,薪资收入“吃大锅饭”的状态,大大激发了蒙方员工的积极性和上进心。


  接下来,新鑫公司将不断探索创新,为属地员工提供更好的培训资源和更多的发展平台,为企业高质量发展贡献力量。


  转自:国资委网站

  【版权及免责声明】凡本网所属版权作品,转载时须获得授权并注明来源“中国产业经济信息网”,违者本网将保留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的权力。凡转载文章及企业宣传资讯,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网观点和立场。版权事宜请联系:010-65363056。

延伸阅读



版权所有:中国产业经济信息网京ICP备11041399号-2京公网安备110105020359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