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鼓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沈鼓集团)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抓住国企改革三年行动和沈阳区域性综合改革的有利契机,切实提升改革综合成效,连续打破国际垄断,为我国能源与化工行业装上了“中国芯”。2022年,集团主要经济指标创历史新高,企业利润总额相比三年改革前增长9倍,净资产收益率增长15倍,全员劳动生产率增长33.5%。
聚焦主业 以国之砝码的担当实现中国能源与化工核心动设备从无到有、从弱到强
沈鼓集团主要为石油、化工、天然气、电力、国防等关系国计民生领域的重大工程提供大型离心压缩机、大型往复式压缩机、大型核泵等“工业心脏”的高端装备研发设计、制造和全生命周期服务业务。成立70年来,始终聚焦主业,以“成就客户、专注品质、持续创新、追求卓越”的核心价值观为引领,承担了我国能源与化工领域所有大型压缩机组国产化首台套的研制任务。成功研制我国首台套年产150万吨乙烯“三机”、10万等级空分压缩机、天然气长输管线压缩机、年产2000万吨炼油装置用压缩机组、150吨活塞力往复式压缩机、CAP1400三代核主泵、高压空气储能压缩机、二氧化碳加氢制绿色甲醇用压缩机等200余种重大技术装备,并且百分之百成功,持续打破国际垄断,产品达到了国际先进水平,为国家节约投资上百亿美金。彻底结束了我国能源与化工核心动设备长期受制于人的历史,保障了我国经济安全和战略安全。
勇于创新 以敢为人先的魄力实现了核心技术从跟跑到并跑再向领跑迈进
始终坚定不移地践行科技自立自强的创新驱动战略,常年保持6%以上的研发投入,建立“两站四院五中心”的联合创新体系,拥有以“五朵金花”、姜妍等同志为代表的1300多位国内顶尖的研发设计团队。建设国家级技术中心、国家能源大型透平压缩机组研发(实验)中心等国家和省级科技创新平台22个,累计拥有2397项自主知识产权技术和专有技术,承担市级以上科研项目366项,其中国家级项目100项;获得市级以上各类科技荣誉和奖励1455项,其中国家科技进步奖12项,对推动行业技术进步和产业高质量发展提供了重要支撑。目前已经具备年产180万吨乙烯、140万吨PTA、2000万吨炼油,以及500万方LNG、天然气长输管线、15万空分,300MW空气储能、大型清洁煤化工等装置用压缩机组、EVA超高压往复压缩机,以及国核一号、华龙一号核主泵等重大装备的研制能力,以自主知识产权为特征的重大技术装备研制能力已跻身世界先进行列,成为世界上少数几个能够设计制造大型复杂压缩机、高端核主泵等重大装备的制造厂商之一。
坚持“两个一以贯之” 以混促改推动企业向中国特色现代企业治理变革
深入贯彻落实国企改革三年行动重大决策部署,先后完成多家子公司混合所有制改革、三项制度改革、集团股权多元化改革等一系列体制机制变革,企业发展的内生动力和活力全面迸发。改革后,国资由76%的绝对控股变为44%的相对控股。同时,重构法人治理结构,在公司章程中厘清了党委会、股东会、董事会、监事会及经理层的职责边界,实行职责清单化管理;全面推行两级职业经理人市场化选聘,所有高管全部辞去市管干部身份,统一转为职业经理人。建立两级职业经理人队伍,构建薪酬与绩效考核紧密挂钩机制,实现薪酬系数0—2.5倍的宽幅区间应用。集团大幅精简组织机构和管理层级,所有中层管理人员重新竞聘上岗,41人退出原有岗位,中层管理人员数量由190人精简至158人,降职降级管理人员9名、诫勉谈话24名;建立“以岗定薪、因能差异、按绩取酬”薪酬体系和企业战略导向型全员绩效考核体系,同一岗位员工能力工资差距最高达8倍,年度绩效工资收入差距最高可达20倍左右;实施关键核心岗位员工持股,持股人数达到17%,累计占集团股份的9.35%;探索建立子公司超额利润分享机制,70名管理人员绩效年薪上浮10%,59名管理人员绩效年薪下浮20%—70%,15家子公司核心业务骨干获得超额利润奖励,2727名员工获得十三薪嘉奖。全面对标世界一流企业,深入推进战略管理、精益管理、绩效管理、合规内控管理等现代化管理扎实落地。确定子公司“战略管控、财务管控、运营管控”三种管控模式和管控清单,对管控清单进行动态调整。加快企业数字化建设,建成从数字化研发和设计、数字化运营、数字化生产和交付、数字化服务全流程的数字化管理平台,信息化建设水平较同行企业高47.9%,始终处于行业领先地位。
锚定目标 以实干笃行精神奋力将宏伟蓝图变成生动现实
全面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以价值创造为关键抓手,以高质量发展为根本原则,通过传承与创新相结合、产品力与经济效益相结合、影响力与价值创造相结合,全面建设成为市场全球覆盖,技术全球领先,品牌全球公认的世界一流企业。
下一步,沈鼓集团将持续开展国企改革深化提升行动,持续加大技术创新与投入,保障我国能源与化工行业低碳、绿色发展,为客户提供更加优质的产品和服务,为东北全面振兴贡献新力量。
转自:国资委网站
【版权及免责声明】凡本网所属版权作品,转载时须获得授权并注明来源“中国产业经济信息网”,违者本网将保留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的权力。凡转载文章及企业宣传资讯,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网观点和立场。版权事宜请联系:010-65363056。
延伸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