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邦制药“融合用工”让残障员工有用武之地


中国产业经济信息网   时间:2021-03-15





  工作,对于残障人士获得人生价值十分重要。怎样因人制宜, 让他们有用武之地,发挥他们的价值,湖南安邦制药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安邦制药”)用了10年时间,探索创建了“融合用工”模式。


  那么什么是“融合用工”呢?


  安邦制药前身是一家福利工厂,政府安排了不少残障人士在这里就业,2010年,董事长陈飞豹和团队对企业进行收购改制,经过反复“斗争”,决定留下这些残障员工,但怎么使用他们成了问题。陈飞豹并不想再重复以往福利企业的定岗集中就业模式,于是开始了残健融合就业的探索。


  “融合用工”简单概括就是公司遵循“三七法则”,根据残障员工的身体、专业、特长等综合情况,安排各个岗位接纳30%左右残障人员与健康员工一起融合就业,同工同酬、相互激励、协同发展。


  这个模式起初并不被理解和接受。公司曾将几名残障员工安排到后台服务部门,部门负责人都认为残障员工效率低,怕影响绩效不愿接受。公司一些股东和高管也认为他们会拖企业后腿,影响效益,得不偿失,不如把他们解聘。外界也普遍不看好,不和谐的声音此起彼伏。


  了解情况后,公司负责人与部门负责人反复沟通,他说,“你们就当自己的爹妈给你生了一个残疾兄弟姐妹,试试看再说,残障员工应该会拿成绩说话。”后来事实证明,这几名残障员工不仅干得了,而且还干得不错。


  佘世雄网名“小熊”,是一名残障员工。对他负责服务的经销商,俩人已经到了“称兄道弟”的情分。当年,这位经销商因为销售业绩突出受邀参加了企业年会,于是第一次见到了“小熊”本人。没想到电话中的“小熊”兄弟竟是位残障人士。这位经销商激动不已,给了佘世雄一个大大的熊抱。


  侏儒症患者屈金艳,是湖南中医药大学中药学专业的硕士研究生,在安邦制药研发中心工作。2018年,她随队出国,与巴基斯坦专家学者一起合作开展“银黄清肺胶囊”巴基斯坦临床试验和产品注册工作,银黄清肺胶囊成为中国第一个进入巴基斯坦的中成药。“我在这里找到了实现个人价值的舞台。”屈金艳感叹。


  资料显示,安邦制药500多名员工中,残障员工占比超过30%,他们活跃在研发、财务、销售、质量、生产等各个岗位,用自己的聪明才智和辛勤努力,换来有尊严的就业和生活。


  为了让残障员工有归属感,安邦制药不仅探索融合用工,致力于残障人士和其他普通员工在业务上融合,还帮助残障员工与其他普通员工在感情上融合、价值上融合。企业每年组织残障员工开展多种文化娱乐活动,增进员工之间的情感交流;工厂提供宿舍,建立无障碍通道,为残障员工工作、生活创造便利条件;外包车间坚持手工作业不引进智能生产线,保证残障员工不丢掉饭碗……


  2011年,安邦制药率先在国内药企行业成立激励残障员工成长的“学习张海迪小组”,小组经常组织成员走进戒毒所、福利院等,通过残障员工讲述自己的经历,以鼓励这些特殊人群重新走进阳光,走出心理阴霾。近年来,小组成员甚至勇敢地走进大学校园、走进“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宣讲活动现场,进行励志宣讲。组长齐文英,长沙理工大学中国古代文学硕士,是一位小儿麻痹症患者,需要借助双拐才能行动,她说,在安邦制药,残障人士有了展示自己人生价值的舞台。


  2013年7月23日,中国残联主席张海迪来湖南之时,看望了“学习张海迪小组”成员,鼓励齐文英要“做有文化的英雄”。


  2018年安邦制药曾对残障员工生活情况做了一次匿名问卷调查,有93%的残障员工不仅自身生活得到较大改善还能回馈家庭;有97%的认为公司上下友好亲善;100%愿意继续在公司工作。


  “融合用工”模式不仅让残障员工自己实现了稳定就业、根本脱贫,获得了有尊严的生活。也推翻了压在他们父母身上最大的一座大山。既解放了家庭生产力,也为社会增加了一个稳定源。”陈飞豹介绍,近三年,公司累计投入残障员工的用工成本超2500万,残障员工每月可获得两三千至一万多不等的工资,平均年薪不低于3.5万元,而且真正融入社会,获得尊重。“融合用工”模式入选了联合国国际劳工组织全球推广案例,安邦制药也成为国际劳工组织商业与残障网络中国分支(GBDN-China)副主席单位。


  安邦制药探索的“融合用工”模式,实现了精准扶贫由“分离自生”到“偏利共生”向“互利共生”的转变,推动了融合劳动,形成了融合文化与环境,实现了融合价值,开创了残障人士有尊严脱贫的新路子。


  “这一模式如能在全省普遍推广,将会带来巨大的社会经济效益,还可以通过模式的输出,为全国残障人士有尊严脱贫贡献湖南智慧,提供湖南经验。”九三学社湖南省委员会副主任委员吴金明认为。


  “这些残障同事都是我的老师,他们给了我太多教育。”陈飞豹表示,安邦制药的发展目标是成为一家社会企业,解决残障人士有尊严的就业,希望通过大家的共同努力,为残障人士回归社会、融入社会、回馈社会提供更好的帮助。(冯轶男)


  转自:经济参考网

  【版权及免责声明】凡本网所属版权作品,转载时须获得授权并注明来源“中国产业经济信息网”,违者本网将保留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的权力。凡转载文章及企业宣传资讯,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网观点和立场。版权事宜请联系:010-65363056。

延伸阅读



版权所有:中国产业经济信息网京ICP备11041399号-2京公网安备110105020359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