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索孕育具有南疆地方特色的“知行·崇正”文化实践主题,围绕“融、学、育、聚、引”为文化建设培土筑基,引领全体员工崇尚真知、行于正道,南方电网广西崇左供电局始终秉承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践行《南方电网企业文化理念》,将企业文化转化为情感认同和行为习惯。文化建设紧紧围绕中心工作,促进企业文化在“筑安全、优服务、倡廉洁、严法治、凝班组”五个领域有效落地转化,用实际行动和实干业绩为企业高质量发展提供坚强支撑。
落地生根,文化形成于职工传承
2020年是崇左供电局成立的第17年,也是工作已有34年的庞建文伴随崇左供电局走过的第17个年头。在谊祥巡维中心,他拍摄了短视频向供电局送去生日祝福。为了保证电网稳定运行,庞建文远离繁华的都市,始终坚守在变电站。
“合上1号主变110kV侧中性点1010接地刀闸”“检查1号主变10kV侧901开关在分闸位置”……在110千伏白云站内,庞建文按照操作票的流程,一个步骤一个步骤严谨地完成操作。主变由运行转检修是庞建文日常工作中再正常不过的事情,几十年的变电运行经验,几万次的倒闸操作,让他对这类工作早已形成肌肉记忆,但每次戴上安全帽,走进变电站,他还是始终保持着端正的态度认真对待每一项细微的工作。
“端正、守正”是庞建文这一代人对待工作的态度,“正直、正气”是他们这一代人品行特点。“崇尚真知、行于正道”的“知行·崇正”企业文化始于崇左电网建设的开荒者,传承在一代代为南疆万家灯火奋斗不息的崇左供电人。让越来越多的青年职工将个人的价值与企业文化理念相结合,在企业改革发展中实现了人生的价值。
2020年入企的新员工农姝创在经历了“新员工学文化,上好入职第一课”“文化进班组”等培训后,对企业文化产生了浓厚的兴趣,报名参加了企业文化讲解员选拔,并顺利成为一名文化讲解员。她认为接过老师傅的接力棒,传承企业文化是她今后工作的标尺,指引着她做好职业生涯规划。如今工作半年的她,已进行了10余次企业文化讲解,成为一名优秀的企业文化传播者。
载体多样,文化由抽象转为具体
崇左供电局办公区和生活区每棵树上都挂着廉洁标语,有的字迹稚嫩,出自刚学会写字的孩子,有的字迹铿锵有力,出自早已白发的父母。这是崇左供电局“崇廉·正身”廉洁文化专线,这些挂有廉洁标语的树是职工家庭认领的崇廉树,该局会定期组织职工家庭对树木进行养护并开展廉洁寄语展示活动。
“规矩千万条,清廉第一条;贪腐不归路,亲人两行泪。”是该局职工伍世胜正在上小学的女儿,通过网上查找资料,征求爷爷奶奶建议后选择的廉洁标语。看着发动全家定下来的廉洁标语挂在自己上下班经过的路上,伍世胜倍感责任重大。同时,该局还通过安全家属、家庭助廉承诺书、家属看电网等多种形式,让职工家属也参与进来,让文化进家庭,不但在企业形成浓厚的文化氛围,也在家风中融入文化,在工作时间之外也形成了文化影响力。
崇左供电局通过“点线面”立体化学习宣贯,引导领导干部“带头学”和全体员工“主动学”。开办“知行·崇正”系列课堂、支部书记大讲堂、“知行·红木棉青年说”沙龙,引导全体员工将个人奋斗目标与企业价值追求相结合。建立完善制度学习宣贯机制,科学的绩效管理标准,将文化融入企业管理基础。完善企业文化展厅、专业文化专线、班组阵地,建立听觉识别系统,通过节目展示、文化视频、H5传播等形式,让企业文化看得见、听得见、摸得着。
开花结穗,文化引领见实效
崇左供电局将“知行·崇正”文化体系融入班组管理,切实做到“知职责,知行合一;行有所成,正道直行”,推进“一班(站所)一文化”。夯实班组基础管理和人才队伍建设,通过结对帮扶,加强班组间交流,及时分享好经验、好做法,树立一批管理过硬、带动作用强、基层员工认可的标杆班组文化,累计打造2个五星班组、33个四星班组、20个三星班组。
崇左供电局输电运维一班结合输电线路杆塔组成元件特点,提炼出“螺丝钉”特殊班组文化,以螺丝钉“牢固坚韧”的精神维护崇山峻岭险要环境中的输电线路,像螺丝钉一般卯住钉眼“四两拨千斤”,将班组员工力量发挥到极致守护南疆用电稳定,学习螺丝钉“螺旋上升”的进取精神,充分发挥支部战斗堡垒作用和党员先锋“钉子”精神攻坚克难,实现近五年台风期间所辖线路零跳闸。
通过企业文化建设,形成植入于崇供人血液里“开疆扩土”的拓荒精神、“不甘平庸”的进取精神、“敢为人先”的创新精神。员工的工作热情和创造活力不断被激发,各项指标任务稳中向好,主营业务收入同比建局之初增长407.35%,相当于再造了5个崇左供电局,跨年度连续安全生产超6000天,获得地市级及以上集体荣誉453个,用实际行动和实干业绩为企业高质量发展提供坚强支撑,为崇左市社会经济发展保驾护航。(通讯员 易欢)
转自:广西新闻网
【版权及免责声明】凡本网所属版权作品,转载时须获得授权并注明来源“中国产业经济信息网”,违者本网将保留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的权力。凡转载文章及企业宣传资讯,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网观点和立场。版权事宜请联系:010-65363056。
延伸阅读
版权所有:中国产业经济信息网京ICP备11041399号-2京公网安备110105020359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