存于匠心,工于至诚。
朱振友就是一个用至诚“焊接”智造的“大国工匠”。在制造业砥砺前行28年后,他仍会继续坚持下去。
“一条智能制造生产线,你看到的是机器人,是机械手;但在我眼里,是焊接工艺,是打磨工艺,是流程再造,是控制软件,是有机统一体。”在江苏北人登陆科创板之际,公司创始人、董事长朱振友接受了上证报专访,向记者展示了智能制造的理念,还有他的浓浓匠人情怀。
开弓没有回头箭
不曾想,江苏北人刚成立时,就已被估值数亿元,知名创投不断递来橄榄枝……
“一开始创业,哪里敢去找创投啊?就连借钱都不敢。”忆及8年前刚创业时的情景,朱振友对自己当初的“太保守”微微一笑。
2010年,朱振友在焊接工作的岗位上已度过近20年的时光,创业的念头如同焊枪喷出的火花,萌生而出。于是,他开始到处寻找志同道合的伙伴,遇到焊接专家、时任上海交通大学副教授的林涛时,两人一拍即合。次年,两人把钱一凑,就创立了江苏北人的前身——北人机器人系统(苏州)有限公司。
江苏北人所从事的智能制造系统集成业务,相对而言是重资产行业,前期投入很大。很快,在做了两个项目后,朱振友、林涛凑起来的钱就花完了。
接下来该怎么办?
开弓没有回头箭。来不及更多犹豫,两位“战友”便决定,必须要办下去!
“我和林老师对自己的技术很有信心,对行业的前景很有信心,所以我们相信选择的路。”虽然是自己的创业搭档,但朱振友至今还依然喜欢称呼林涛为林老师,这是一种习惯,也是对林涛专业能力的认可。
不久,江苏北人迎来了天使投资,资金问题暂时缓解,走上发展的快车道。在朱振友看来,自助者天助。
“其实也很巧。2011年,上海市杨浦区理工科技园举办了一个创业大赛,我们被通知去做个展示、讲演一下。”朱振友笑着回忆道。当时,他完全没有股权融资的概念,对举办的活动也没有太多概念,但还是认真地做了一份ppt去参加。结果,无心插柳的江苏北人,拿到了大赛的第一名。
“就讲了一些自己在做的事情,还有就是很缺钱。”被问及讲演的内容,朱振友哈哈大笑说,当年的他连商业计划书是什么都不知道,就是一个人溜达着去现场的,甚至都没有准备名片,当一堆人围过来要名片时,他只好手写联系方式给这些投资人。他有点遗憾,当时也没有同事去给自己拍张照片,做个留念。
“就这样,我们获得了天使投资人的垂青。此后,每一轮融资都有他们跟投。”说到这里,朱振友满怀感激。
做好行业洗牌的准备
作为一家智能制造系统集成商,江苏北人的主营业务是面向汽车行业提供系统集成服务。
当前,汽车行业步入“寒冬”,处于产业链上的江苏北人会受到影响吗?
“肯定会有一定的影响。比如,拿订单就没有之前那么轻松了。”朱振友坦承却不失乐观,如果“寒冬”引发行业洗牌,反而对江苏北人来说是件好事。
“我们的订单从几十万元到几千万元不等,每年有几百个订单,就算是丢掉一两个,对公司业绩影响也不大。”朱振友介绍,不同于其他专注于整车智能化生产线的厂商,江苏北人专注于零部件的系统集成生产线,这一领域受到汽车大行业的冲击相对较小。
朱振友的“底气”,更多来自江苏北人的核心技术。
在朱振友看来,客车和轿车属于完全不同的产业领域,而家用的床、货架、简易低速农用车等,则归属于同一个产品类别。
“我们是按照产品工艺来划分的。”朱振友解释道,床、货架、简易低速农用车,它们用到的工艺都是焊接钢管,所以用到的工艺是同类的。而客车是框架式结构,在焊接工艺上,属于定制化的非标产品。
江苏北人的强项正是焊接技术。这一强项,源自朱振友等人28年来的精细耕耘,也源自江苏北人在上一轮焊接产业洗牌中的锤炼沉淀。
“18岁那年,我考上哈工大,就开始做焊接,从此就再也没有离开这个领域。同样,林老师也是做了一辈子的焊接工艺。”提到焊接,朱振友说,上世纪90年代,国内焊接行业开始大洗牌,从业公司一下子从几千家锐减到数百家。坚持到现在的从业人员,对焊接才算是“真爱”。
“现在,新一轮的洗牌已经开始,也会更加激烈。”朱振友告诉记者,智能制造时代,无论是做自动化物流,还是做自动化生产线,集成商都要精通焊接、打磨等传统工艺,还要深刻理解下游应用行业和流程再造,同时也必须做到“软硬兼施、结合工艺”,精通人工智能等高新技术,方能立于不败之地。
朱振友介绍,通过研发和项目实践,江苏北人在plc(可编程逻辑控制器)控制程序、mes制造执行系统软件等方面,已经建立了标准功能模块、类库、软件模块等体系,成为目前业内能够将内部ot(操作技术)设计和外部it(信息技术)设计成功融合的系统集成商。
瞄准“共性技术平台”
“高兴只有一瞬间。接下来,压力会更大。”谈及科创板上市,朱振友告诉记者,过会当晚,他确实非常开心,但第二天便收拾起心情,号召公司全员反思来时的路。
“以前,我们的思想还不够开放,战略布局也不是足够好。”朱振友自己有所反思,也让团队进行大反思,对过去进行梳理:哪些做对了,哪些又做错了。
科技发展日新月异,制造业也在快速迭代。朱振友告诉记者,江苏北人的应对策略是研发一代、储备一代、应用一代,并将航空航天、汽车领域的经验复制推广到其他行业,这将是江苏北人的优势所在。“目前,我们已在重点拓展工程机械等重工领域。”
“做共性技术平台。”谈及公司上市后的规划和发展,朱振友说,根据初步设想,江苏北人将按照产品或工艺,成立几个事业部,进行大平台化建设。“江苏北人已经在规划建设未来智能化示范车间、四大软件系统、基于云平台的车间远程运维系统,并研究实现四大系统与智能化生产线系统集成。”
查阅招股书发现,江苏北人本次募集资金计划的投向就是研发和智能化生产线项目。
“做制造业,花里胡哨是不行的,产品和工艺必须在验证之后,才能推荐给客户。”朱振友深刻认识到,虽然智能制造概念火热,但产业发展还要分步走,不能太急躁。江苏北人从事制造业,也必须脚踏实地,为客户提供足够高性价比的产品,才能适应“产业链发展不平衡”。
“制造业是立国之本,智能化趋势是未来方向。”在朱振友看来,坚定不移地推动智能制造发展,需要分步实施,逐步发展。提及政策建议时,他说,相关部门要先筛选出那些真正有价值的示范型企业、示范性项目,再给予一定的扶持,才能真正有效地推动智能制造的发展。
转自:新华社客户端
【版权及免责声明】凡本网所属版权作品,转载时须获得授权并注明来源“中国产业经济信息网”,违者本网将保留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的权力。凡转载文章及企业宣传资讯,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网观点和立场。版权事宜请联系:010-65367254。
延伸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