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心映匠心——记凉山矿业"中铝大工匠"王竹云


来源:中国产业经济信息网   时间:2019-09-03





  “作为选矿车间磨浮工段的工段长,他经验丰富,工作认真,带领磨浮工段出色地完成各项工作。”


  “他对待工作始终如一,在浮选领域攻克了一个又一个难关,使得铜钼技术指标在同行业处于领先地位。”


  “感动云铜”十大人物、凉山矿业股份有限公司首席技师、凉山矿业优秀党员、拉拉工匠等荣誉是对他完美的诠释。而如今,王竹云的荣誉薄上又写下浓墨重彩的一笔——获首批“中铝大工匠”殊荣。


  初心不忘 争当技术“领头羊”


  1986年,王竹云来到矿山。工作中,他扑下身子学技术,脏活累活抢着干,从来不计较自己的利益得失。30多年过去了,他从一名普通的浮选工成长为工段长。岁月的磨砺和工作的历练把他从一名基层工人锻炼成集技术、管理于一身的“多面手”。


  “把事情做到最好”是王竹云一直保持的初心和坚持的信念,正是这种精益求精的精神使他成为浮选的行家里手、技术创新的“领头羊”。


  凉山矿业4500吨/日改扩建工程、工艺流程改造、脱水压力机、磨浮0#磨设备改造……多年来,他主持或参与车间多项技术改造、设备革新,优化选矿工艺流程,大幅提升铜、钼、铁等金属产量和经济技术指标,得到中铝集团、中国铜业有限公司的认可。


  在王竹云的带领下,拉拉公司选矿车间磨浮工段各项技术指标持续提升,创造了良好的经济效益。2014年~2018年,铜回收率稳定在92%以上,铜精矿品位由23.79%提高到24.84%,钼回收率由69.6%提高到74.02%。


  “小水长流,则能穿石。不忘初心,方得始终。”作为一名工段长,王竹云是班组员工成长的“领路人”。2018年,他与班组员工李林露建立“师带徒”关系。在他的言传身教下,李林露所在的404班铜生产指标多次获得劳动竞赛第一名。在他的带动下,李涛和邓大勇等多名浮选技师也在生产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在工作中,你们一定要学会坚持,不怕吃苦……”他时常告诫身边的员工。


  匠心独运 “望问切”是绝活


  浮选是选矿的关键工序,王竹云对磨浮的生产流程以及设施设备了如指掌,练就了一套“望问切”绝活。


  他通过观察浮选作业区泡沫的色泽与大小等,就能了解和把握当班的生产和设备运行情况,精细地控制浮选流程。他指导操作工用碎矿石照着阳光看金属含量,结合粗、精选情况估计原矿品位,对浮选操作、优化生产指标帮助极大。


  王竹云常年保持着每天提前30分钟到岗巡查的习惯,与当班员工交流,和夜班班长沟通,向白班班长交待,将“望”得到的信息相互印证,最后“切”中要害,及时解决生产中出现的问题。


  为了稳定磨矿细度,王竹云整日奔波于车间的各个生产岗位。在磨浮工段车间里,他在球磨机旁检查传动小齿轴承温度,在搅拌桶边测定矿浆pH值,在浮选机旁查看铜粗选泡沫颜色和刮出量……为稳定回收率,他甚至整日整夜待在现场查找原因。


  “功夫不负有心人。”在他和全车间员工的共同努力下,精细控制已成为凉山矿业拉拉公司最具竞争力的“硬指标”,生产指标在同行业中处于领先水平。


  丹心赤诚 创新创效显身手


  采用铁再磨流程,提高入选矿粉细度;增设高频振动筛,提升入选原矿粒度;运用脱泥箱技术,提高入选原矿可选性;合理配比磨机钢球比例,可以稳定磨矿细度……一项又一项的合理化建议,正是王竹云善于钻研、乐于钻研、勤于钻研的体现。


  王竹云积极配合车间完成钴、钼、铁选矿流程技术改造,积累和掌握先进的选矿生产技术数据。经过反复的数据摸排、经验总结、试验验证,一套适用于落凼矿区原矿性质变化的铁、钴流程技术数据由此产生。通过改造验证,铁产量同比增长40%,品位稳定在60%以上;钴精矿品位提升0.1%,完全摆脱了钴产品长期不达标的的困境,创造直接经济效益数百万元。


  2015年,选矿车间45米浓缩池回水投入使用。由于回水中的药剂pH值偏高,导致车间钴浮选出现波动。根据实际情况,车间安排他作为项目负责人对钴流程进行弹性生产技术改造。改造后,车间除钴以外的其他各项精矿生产指标都有不同程度的提高,同时原来用于钴浮选的药剂、人力和电费等成本均下降,节约成本约700余万元;2016年,王竹云负责铜钼分离技术攻关项目的具体实施工作,彻底解决了铜钼分离长期存在的问题,实现经济效益1100余万元。该项目荣获中铝集团2016~2017年度“金点子”奖、中国铜业2017年科学技术成果一等奖;2018年,他参与的《一种新型给料机》攻关项目,获得国家专利证书。


  2018年,选矿车间在保证主产品铜、钼生产指标持续优化稳定的前提下,下大力气开展铁流程工艺优化攻关。王竹云又开始了新的探索之路,总结摸索出了一组根据原矿铁品位变化弹性调控,准确掌握槽底水水量,磁选机槽底最佳作业浓度的攻关数据,为提升铁精矿质量和产量打下了基础。


  “冬去犹留诗意在,春来身入图画中。”风风雨雨30多年,当年他像一颗种子,埋进矿山的土壤;今天,他成为扎根矿山的参天大树。优化指标是王竹云永远追逐的目标,他用严谨的工作作风创造不平凡的业绩,用满腔的热情奉献自己的力量,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他用他的“初心”“匠心”和“丹心”,完美诠释出了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


  转自:中国有色金属报

  【版权及免责声明】凡本网所属版权作品,转载时须获得授权并注明来源“中国产业经济信息网”,违者本网将保留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的权力。凡转载文章及企业宣传资讯,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网观点和立场。版权事宜请联系:010-65367254。

延伸阅读

热点视频

多措并举稳外贸 动力强劲底气足 多措并举稳外贸 动力强劲底气足

热点新闻

热点舆情

特色小镇



版权所有:中国产业经济信息网京ICP备11041399号-2京公网安备11010502035964